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旅行笔记

文章导航

  在北非,有一个面向地中海,背靠撒哈拉的国家,被称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那里有流畅的海岸线,广袤的大沙漠,无论是享受阳光假期,抑或是寻访古代文明,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风光美不胜收,感受其乐无穷,这个国家就叫突尼斯。

  由于兴趣不同,到访突尼斯的目的各有侧重,但四大看点不容错过。一是托泽尔深入歇比卡绿洲,二是杜兹叩开撒哈拉沙漠门户,三是迦太基寻访突尼斯发源地,四是地中海边漫步西迪布赛“蓝白小镇”。

  首先,我们来到突尼斯西部的托泽尔,这是古代撒哈拉沙漠地区交通贸易线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如今游客最多的是歇比卡绿洲。静谧而安逸的歇比卡绿洲,海拔高度约为27米,背倚亚特拉斯山脉,面对吉哈萨盐湖及撒哈拉沙漠,这里仿佛是沙漠中的一个稀有收藏品。小镇上的建筑由粘土打造而成,不幸的是被已往无情的洪水摧毁,只保留了部分遗迹。然而绿洲中的涓涓溪流和飞泻瀑布,给沙漠送来了丝丝清凉,有的游客干脆在瀑布落入的水潭中嬉水游泳,此情此景,确实难得一见。

  离开托泽尔,不到二个半小时,我们进入了杜兹。这座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小城,被称为“撒哈拉的门户”。这里白天日照强烈,因此我们决定傍晚出行。黄昏的杜兹,沙山如海,残阳如血,色彩瑰丽动人。有人在黄沙漫漫的大漠中,骑着骆驼穿行沙海,随着驼峰的起伏,感受着原汁原味的撒哈拉。

  而我们则选择驾驶四轮摩托车驰骋撒哈拉,这项活动非常有趣,但也并不轻松。由当地人领头带路,开始队伍还算整齐,但车队开出不久,前后距离拉开很大,因为沙漠中的流沙,随时会使车轮陷入原地转动而不能前行,稍不留神,就可能被甩在后面。夜晚一望无边的沙漠,荒芜人烟,也没有灯光,如果掉队,还是让人有点紧张的。

  来到突尼斯,迦太基是必游之地。迦太基是古代突尼斯国名,存在于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146年。公元前九世纪末,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殖民城邦。公元前七世纪,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垄断西地中海海运贸易。公元前三世纪七十年代,罗马对外扩张,爆发了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7年,罗马军团把迦太基城夷为废墟。

  我们看到的迦太基的遗迹,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发现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确实非常惊叹。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迦太基遗址列入了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录。

  突尼斯之旅的“压轴大戏”是去蓝白小镇。这座位于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20公里处的小镇,是地中海边最美的村落。世界上有三座著名的蓝白小镇,分别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和突尼斯的西迪布赛。西迪布赛的全名有点长,叫做西迪·布·撒以德(意思是“爸爸的港口”)。如果自由行,从突尼斯城乘电车,约40分钟就能抵达。

  蓝白小镇坐落在地中海南岸的峭壁上,沿山蜿蜒而上,所有建筑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小镇布局很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

  小巷从屋子内伸出去,房屋都只有二三层高。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散发着迷人的芳香。紫色、红色、黄色,点点花朵,团团拥簇,开得清馨优雅。小巷辗转间,透过房屋的间隙,蓝色大海一目了然。蔚蓝的海水与洁白的房屋,相互映衬,打造出诱人的绮幻梦境,让人一见倾心。

  小镇房屋建筑的细节也可圈可点,白色墙上镶嵌着蓝色的铁窗和木门,阿拉伯式的蔓藤涡卷展现在铁窗窗棂,对称而迷离;院门漆成天蓝色,半圆形的穹顶,类似清真寺的风格,门上的蓝色铜钉则拼合出星星和月亮,以及弓箭、花卉等图案。

  原以为小镇的居民向往浪漫,才选了纯净的白来搭配大海的蓝。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当地政府就规定,西迪布赛所有的房屋只能选用蓝白两色,因为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炎热,白色涂在外墙上可保持室内凉爽,而蓝色在突尼斯人眼中象征着和平、安定。

  风卷撒哈拉,波撼地中海。突尼斯之行,发觉每到一处,无论是北非的粗犷,还是欧陆的优雅,在日月轮回、时空交替中,都已幻化成浪漫的柔光,点亮了天方夜谭的瑰丽,一千零一夜的星空。


江南游报 旅行笔记 00009 2019-08-29 江南游报2019-08-2900011;江南游报2019-08-2900015;江南游报2019-08-2900016;江南游报2019-08-2900012;江南游报2019-08-2900013;江南游报2019-08-2900014 2 2019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