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鞠球是唐宋兴盛的玩具。平时电视里古代男子竞赛玩的圆球正是鞠球,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蹴鞠”,不过材质多以皮革、藤条为主,和夜白做的鞠球有所不同。夜白借助绣线,把一大团棉花缠成球形,缠绕厚度一般不会超过2毫米,只待整个球看不见棉而形状浑圆的时候,就可以在绣线上编织、刺绣图案了。
夜白制作的鞠球,一团团菊纹、长长短短的漩涡图案、圆形菱形几何花纹,在球体上热热闹闹地绽开来,花团锦簇又各领风骚,一只一只鞠球就像一个个凝结的梦。
这些绣着花纹的鞠球,又称为”手鞠”、”鞠子”。作为中国古代孩童与女性的玩具——手抛、互传,它们是闺园深处的乐趣。
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后的手鞠,织绣技法有了更多变化。京都手工店前,常挂着这样悦目的鞠球,以至于2016年底去京都逛店的夜白也被它吸引了。
那时候夜白还没想过要玩鞠球,花了3年时间成为了一位职业皮具手艺人。这次原本是去日本枥木县搜集优质牛皮与五金,看见店前的鞠球,也就不自觉想到几个月前认识的上海小姐姐,玩的也是鞠球。
从日本回杭不到半年,夜白开始玩鞠球,正值2017年初夏。长时间敲打、雕刻皮具的手有些不堪重负,她决定尝试柔和一些的手工艺。妈妈十字绣现成的材料不少,请教过上海的鞠球小姐姐,夜白决定练习做鞠球。
一开始,夜白偏爱使用渐变色;成品视觉协调柔和,在朋友圈获得的点赞量一度远超皮具作品。
她偶尔也玩撞色,黄撞紫很混搭,不过还是难跳出配色壁垒,找到自己的表现方式。
直到1年后,她花了200个工时,制作出一款12厘米直径的大鞠球。这款由32个不同切割面拼接穿插而成的图形,混合蓝绿紫等多种颜色,冷暖调交织,一反以往暖色的视觉偏好。
自此夜白用色更不拘常规。一般人不爱用红配绿,她偏绣出红绿相间,充满圣诞或婚庆气质的婚球,就像一束另类的捧花,方便新娘搭配汉服。
通常配色时,她会从筐里200多个颜色的绣线中,一次性抓出5到8个颜色,确定了底球用色后,再配合主题从中筛选出其余色泽。
中国传统配色自有乾坤,故宫博物院曾展出了几件清朝后宫的女装,用色考究,夜白决定在鞠球上呈现出那份古典之美。绣线的绿色不匹配,她还要手工草木染调色——既不浓艳高调又不会灰扑扑显得沉闷,符合现代人审美又不失典雅气质。最终,结合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如懿传》中周迅的着装,她做成了一款充满东方韵味的大鞠球,放在众球中,一眼就能辨出。
上面提到的直径12厘米的大鞠球,像一个里程碑,留在店内展出一年,后来被一位美籍华侨买走给孩子当玩具。这样的玩具,比一般的运动球精美,还多了一份祝福寓意。
传统的鞠球里,常放有稻谷壳、羽毛、药材、香料……它就如平安符一般,给人带去平安与祝福。
喜欢香道的朋友,会向夜白定制内含沉香、檀香等香材的鞠球,堪比香囊,又别有情趣。而失眠的时候,夜白会将薰衣草、菖蒲、白芷等本草香料包进鞠球,放在枕边,看着比香薰灯更精致,还能安神。
夜白并不满足于鞠球玩具的功能,她希望延伸鞠球的使用场景与应用领域。
论珍贵,鞠球的艺术价值可拓展到收藏范畴。夜白耗费300多个小时,为期3个多月制作成《万华镜》,中途引发颈椎病不得不停工休养1个月。这个利用92个不同切割面的几何图案穿插而成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她喜欢的哥特风建筑。阳光穿过穹顶大教堂多彩的玻璃窗投射出一地斑斓。夜白想用鞠球上交织的色彩呈现那种景象。《万华镜》做成后,目前正受邀赴日本参赛。
论奇趣,它也能运用于家居装饰领域。夜白创作的《瓶鞠》,是极巧的装饰品。一个圆肚细颈瓶,居然被一个风车纹样的鞠球填满。这样新颖又奇趣的造型,受到了同行肯定,让夜白从普通玩家一跃成为中高级玩家。
而要说小巧,鞠球还能衍生成车挂、包挂、耳饰。夜白的耳饰造型极具现代感,穿插进几何线条,搭配鞠球俏丽的花纹,滋生多重美感与想象,常受到85后到00后的朋友们偏爱。而挂饰设计多为传统,内敛古典而秀丽,受众也更广。
夜白的成绩,都是她每天工作14个小时换来的。她设立“熙物社”品牌工作室,带着作品参加文博会、艺博会的展览,也在淘宝上出售。如果还想亲身体验鞠球,也可以报名夜白的手工课。在基础班里,花费2个半小时,可以制作第一款自己的鞠球,而在每周日的系统班里,学员能得到更多进阶训练。
如果给鞠球拍照,鞠球就成了一个圆形带花纹的平面。利用这样的思路,日后的夜白,会提取鞠球的纹样,做成衍生品,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