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旅观察

文章导航

  天光从镜面天花上倾泻而下,环抱式书架,一道道如漩涡的灯带,这里俨然如剧场般,仿佛即将上演一场旷世大剧,而剧中角色则由爱书之人出演。这里是杭州的钟书阁。

  作为中国实体书店转型标杆之一,钟书阁一贯主张的“用设计美引来读者,用内容美让读者坐下来,用服务美使读者成为粉丝”引爆了人们对新型书店的渴望,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城市书店成为社交空间的趋势正日益明显。

  2019年中国书店大会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图书销售总额同比预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历了10多年低潮后,实体书店行业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回看来路,2013年,学者周蔚华为大量消逝的独立书店疾呼,要拯救独立书店。“书店作为出版业渠道的象征,独立书店作为文化血脉流通的细枝末梢,如果被堵塞,那么民族的血脉就会瘀结,肌体就不健全,搞不好就会出现脑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同年,国家财政部发布通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让实体书店能够享受原来只有新华书店才能享受的免税政策。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体书店建设,努力将实体书店建设成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消费场所。

  实体书店出路在于做加法,增加空间的功能性,不再只是书籍买卖的场所,更应是一个新型复合文化空间。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与实体书店自下而上集体突围的努力结合,图书市场终于出现了逆转。

  2017年,实体书店走出负增长。

  转型后,书店不同于传统的“购书”场所,除了书籍零售之外,还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书店里的咖啡店和花店满足白领放松休闲的需求;安静整洁的阅读区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和讲座使书店往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书店成为具有文化属性和多元体验双重意义的文化生活空间。一些转型较早的书店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这些书店在突围中不同程度地顺应了政策导向中文化产业向“文化+”时代转型的潮流,把融入价值观的创意和审美叠加、嵌入、融合在独立书店空间内,以复合媒体传播空间想象、以创意空间营造场景体验的模式取代传统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它们用一个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各种阅读的可能性。读者在书店里可以安放关于知识关于艺术的一切想象,获得与世界接触、对话的多种方式。

  查看全国知名主题书店的地图,北京言几又书店、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南京先锋书店、苏州诚品书店……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很多游客按图索骥,走进似曾相识的书店,欣赏独特的风格设计,品味走心的阅读体验。

  在城市旅游迅速发展的当下,书店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已经成为城市最美的文化风景。

  例如,安庆劝业场书店藏身民国风格的老建筑,让游客体验穿越时空之美;蚌埠新华书店延安路店运用铁轨、候车厅等铁路元素,带给游客浓浓的怀旧感;黟县碧山村的碧山书局依托启泰堂,浸润徽风皖韵,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书店”……如今,江淮大地相继出现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书店,成为游客尤其是“书虫”心驰神往的全新景点。

  打开网上一旅游攻略网站,以“书店”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条条独特的线路,一则则详实的攻略,一篇篇优美的游记,将书店之旅全景呈现出来。书店和旅游的结合,也正推动着实体书店更快更好地转型。

  一方面是迅速转型,另一方面是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正如,实体书店在提高自己“颜值”和功能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只来“打卡”参观的游客,图书主业反被忽略,导致书店人流量和销售量不成正比。精美的装修、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游客,却未必能提高书籍的销售量,带来利润。同时,越来越多的书店通过“+”转型后,也呈现新的同质化问题,比如相似的装修风格、相似的咖啡店等,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这就需要我们深挖书店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牌。其实,非书业态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图书业务在复合经营的实体书店中不再重要。比如,西西弗作为全国性主题体验连锁书店,目前旗下有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文创、七十二阅听课儿童阅读体验空间、推石文化等子品牌。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西西弗75%的营收来自图书销售。西西弗将图书大体分为四类:新书、畅销书、主题书、常销书,每种书的运作方式都不尽相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专业采购团队,团队人员负责判断书的内容领域属于哪种,适合哪些读者,偏学术还是通俗,定价高不高等。相应地,西西弗每家门店的营运系统都会有一些关于读者群、消费力的标记,这是“门店定位”。图书的“商品定位”和“门店定位”是相互结合、相互匹配的。由此可见,如果书店定位准确,副业与图书主业高度关联,并成为有益的补充和支撑,那么多种业态所产生的聚合效应将为图书主业带来更多的客流量,产生更大的利润,同时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实体书店的转型中,经营者不仅要敏锐捕捉到都市文化以及旅游消费的需求,更要力图在自己的复合文化空间内建构起一种都市生活方式。从各类成功转型的实体书店看似不同的营销模式中,可以发现它们共同的实践逻辑:空间想象—空间实践—空间认同—生活方式。

  在这个文化空间里,不同圈层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并能在保持各自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更多元的认可、认同或接受。在一个同时完全属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公共平台里,在浓郁的书香中,让各自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之旅变得更加深邃而辽阔。


江南游报 文旅观察 00003 2019-09-12 江南游报2019-09-1200008;江南游报2019-09-1200012;江南游报2019-09-1200010;江南游报2019-09-1200014 2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