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走读行记

文章导航

  9月19日-20日,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在桐庐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等国家的业界人士齐聚一堂,通过大会主旨演讲、展会交流、考察座谈等,探讨未来中国民宿产业的发展方向、乡村民宿的转型升级以及文创艺术对民宿文化的构建能力等,大力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笔者作为学界代表受邀参加大会,并主持民宿业界人士的座谈会。

  民宿兴起于欧美,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最早的民宿模式起源于英国。以Bed & Breakfast(床和早餐)为代表。大多数国家用 B&B来表示民宿,由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所差异,一些地方用 Home Stay、Family Hotel、Family Inn、Guest House等来表示民宿。各地民宿的发展形态不同,定义也不尽一致。

  日本则是亚洲地区民宿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民宿”一词来自日语。日本民宿不仅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而且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发展经验。

  大会期间,日本农协观光地域交流推进室室长齐藤充利就“日本农家民宿在地域振兴中的作用”做了主旨讲演。他认为,农家民宿不仅仅是单纯的住宿,还要把当地的人文体验、农产品购物、衣食住行等重新包装,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新发展。农家民宿应该为促进当地与大都市的经济和人口交流创造条件,增加乡村经济收入。而对乡村来说,保留特色文化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民宿应该注重人文交流和体验,不要让其成为立于山水间的高级酒店。

  会后笔者与齐藤做了进一步的交谈,就目前国内民宿亟待提升的“人情味”课题,询问了日本业者构建“民宿主人文化”、进行“家庭温情服务”等经营人文特色的经验。齐藤说,日本率先于世界先进国家进入少子化、超高龄化、人口减少的社会,各个地方经济体的发展规模普遍缩少,空房率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为此日本政府、各地方政府以及旅游协会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吸引访日外国客人和城市客人,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地区活跃性。

  他介绍说,从日本民宿的分类来看,日本民宿可以分为农家民宿与公寓民宿两类,其中,农家民宿主要是农民运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对民宿进行开发并提供相应服务,这种民宿种类以乡村风光、乡村文化体验见长。公寓民宿则是通过对城市地区的房产进行购置与出租来获得收益的形式,相对于农家民宿而言,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规范化是其主要的优势;从日本民宿的整体风格来看,日本民宿往往重视文化气息的塑造,在具备多样化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呈现出了朴实无华的特点。民宿主人则十分重视对民宿进行精心管理,并重视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而民宿主人为客人所提供的无微不至的服务,也确保了日本民宿在游客群体中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日本民宿经营者也会运用当地特色的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等,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休闲项目、娱乐项目,从而让顾客获得良好的感官享受。

  齐藤进一步介绍说,重视营造家庭氛围以及重视在细节之处彰显“人情味”,是日本民宿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日本民宿经营者、服务者一般都会将客人视为宾友,无论是在沟通还是服务中都不会产生隔阂,这种服务态度能够让客人产生宾至如归之感;另一方面为了强化民宿所具有的文化体验性,日本民宿不仅会为客人提供家庭日常所用的物品,而且会向客人展现当地特色食物、歌舞等,这些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内容,能够促使客人更好地对民宿特点、民宿资源做出感知, 这对于提升客人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而无论是日本民宿的服务态度还是日本民宿为客人带来的体验,都显示日本民宿主人的人情味,与此同时,这些内容也是日本民宿极具吸引力与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评

  ◎徐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副教授)

  近年来,在城市的快节奏与乡村的慢文化碰撞之下,各地民宿的蓬勃兴起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上讲到,早在2017年乡村民宿消费规模已达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乡村民宿消费将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6%。前景如此美好,但高速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却不可忽略。许多民宿虽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但却总让人感觉少了一些“乡土味”和“人情味”。许多民宿或许做到了远离城市,但本质上却远远未实现回归乡村的初心。

  当今许多创业者把经营民宿当做商机,忽略了民宿实际承载的文化意义。一幢民宿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是激发了游客对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好奇,好的民宿其实代表一种旅居文化,是当地民俗和游客擦出火花的培养皿。

  从日本民宿经营者中获得的启发启发是:服务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强化主人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是民宿经营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我国民宿业者要在大力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急需树立“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重视为客人营造宾至如归的“人情味”氛围, 使游客通过民宿感受到当地的特色文化及家庭般的温暖与温馨,促进民宿产业的内涵建设。


江南游报 走读行记 00004 2019-10-24 江南游报2019-10-2400014;江南游报2019-10-2400015;江南游报2019-10-2400016;江南游报2019-10-2400017 2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