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文化旅游

文章导航

品戏读城之金华婺剧

  记得前些年国庆前后去的金华,经过南郊时,当地的一个朋友说,这些天刚好村子里搭了戏台子,要不就逗留几天听个戏吧。对于婺剧是向往已久的,曾听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这样赞美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找去。”

  得此机会自然是不可错过,于是便和金华的婺剧有了一场邂逅。

  品戏读城之金华婺剧

  ◎ 记者 王 珏

  记得开唱的那天,我们早早就出了门,马路上已经挤满了人,路边上是各种商贩,朋友说这种市集在这里叫做“交流”,每当盛大节日的时候,这些商贩和村民就是自发的聚集到这里。

  “交流”的这条街很长,两边看不到头,在中间是村中心的大菜场,菜摊一挪,便是个搭台演戏的好场所。现在戏台子已经搭好了,台板、杆子、灯具、幕布……孩子们在台下嬉闹着,也有很多人已经搬来了家里的条凳,更多的人手上提着“交流”来的零食站在旁边聊天,仿佛就等着那一声锣鼓。

  不多一会,有人上到戏台角落的乐队处,拿起胡琴开始调音,然后静默了一下,便有人抬起一个一米多长的细细喇叭仰头吹奏。仿佛从地心深处涌起一股绵长的力量,接着,各种锣、鼓、梆的声音也夹杂进来了,人群便渐渐安静了。

  时隔多年,当我再听到这《花头台》时,是在浦江仙华山脚。那次我在仙华山脚领略初春胜景,忽然被高亢的乐音吸引,循声而去,脚步落定在一个大广播前。悠扬的笛子声、唢呐声里,花朵徐徐绽放,蝴蝶翩翩而来,所有生灵都沐浴着春光,在轮回中新生。一曲听完,不由心驰神荡,惊醒少时梦。

  《花头台》,又称《闹头台》,是婺剧音乐中最有特色、最“豪华”的一个协奏曲,一般放在好戏开场之前演奏,意在提醒大家时辰将到,演员们赶快化好妆、穿好衣,候场准备,乡民们快快刷好碗,带好孩子,入场就坐。曾在书里看到对婺剧的介绍,《花头台》共四个乐章,第一为“驾祥云”,第二“聚仙会”,第三“庆盛世”,第四“水仙子”。婺剧《白蛇传》“水斗”这出戏,正是采用了第四乐章的曲调。

  《花头台》后,按农村惯例,《踏八仙》要开始了。这是一出神仙戏,讲的是众仙官从四方齐聚,向天官拜寿。拜寿结束,便是著名的“三跳”。第一“跳魁星”,在“魁星锣”伴奏下,演员头戴面具,左手捧斗,右手执笔,走矮子步上场,后台念“魁星出华堂,提笔写文章,麒麟生贵子,必中状元郎”时,魁星做出要将状元帽戴在其头上的举动,可头大帽小,他万分不舍只好将帽子留下。第二“跳加官”,戴白面具的演员台步沉稳,从容不迫,最后亮出“天官赐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条幅。第三“跳财神”,身穿黑蟒袍、脸戴金面具的财神,以激昂的台步手捧金元宝上场,这时台上锣鼓喧天,台下鞭炮齐发,天地之间一片轰鸣……

  《踏八仙》后,有时候会加演一个《百寿图》。《百寿图》戏里人物长在帝王之家,但夫妻间的小情小闹却与寻常伴侣一样:金枝玉叶的公主小“作”一下,惹来驸马杀身之祸,皇帝与皇后双方劝和,小夫妻尽释前嫌,恩爱如初。那时我记下了“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海样深”的唱词,早早领悟到人间真情,最后都会转化为恩情。

  再往后,才是正本戏了。

  婺剧又称“金华戏”,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各种声腔下面又有多种曲调分支。六种声腔,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如高腔中的侯阳高腔《米兰敲窗》,乱弹的《雪里梅》、《珍珠衫》,弹簧的《僧尼会》、《断桥》等。婺剧的唱腔二凡、三五七两类最为常用。二凡用小唢呐或笛子以及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并配以“牛腿琴”,曲调有时激越豪放,有时雄壮悲怆。三五七曲调流丽、清柔、婉转,我看的闺门旦的戏,大抵是这个曲调。演员欢快处唱三五七,激动愤慨时唱二凡,一戏两腔配合使用,感染力极强。

  婺剧表演格调粗犷,动作强烈,但在细节处理上和人物性格刻画上,却又相当工细,善于运用特技和夸张的艺术手段,多在手腕和手指上下功夫,不同于京、昆等剧种而别具一格。

  如果,看戏其间拐到边上的小屋,可以看到演员化妆。化妆是件极繁琐的事,拍底色、拍腮红、定妆、涂胭脂、画眼圈、画眉毛、画嘴唇、勒头、贴片子、梳扎、插戴头面。

  之后,便没有在这样的草台上看过婺剧了,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戏曲产业走入低谷,连带着金华婺剧的发展和创新也十分困难,近几年,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倒是又经常看到婺剧的身影。为了重新传承婺剧文化,必须要依靠市场。旅游业可以以金华婺剧为文化价值导向,与金华地区的地域形象和文化氛围结合起来,展现金华地区的人文风貌,使得金华婺剧与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互相促进。

  金华婺剧文化旅游的本质就是要依靠戏曲的魅力来拓展旅游产品,反过来通过旅游活动更好地创新戏曲内容。

  如今,戏曲的传统结合旅游被注入了新的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重新成为一种“活” 的传统。由于戏曲有着很明显的地方特征,因此在开展戏曲旅游产品设计的中多了地方旅游的个性和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同时民俗旅游也给游客增添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就像之前去的金华白龙桥镇天姆山村的婺剧文化礼堂。里面陈列了各种婺剧用品,有各种乐器和演出行头。还定期有画脸谱的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小朋友。

  有一次路过金华婺剧中心,看海报上写着正在上演《宫锦袍》,只是行程匆忙,并未来得及进去看戏。只见婺剧院外,等着一批批准备进入的观众,便又想起多年前的草台班子,依稀听见:

  白蛇:金山战败遗恨难休,

  青蛇:娘娘——

  白蛇:一片深情付汪洋,

  青蛇:娘娘——

  青蛇:劝娘娘暂忍悲愁,

  有一日定能够雪冤报仇,

  白蛇:如今是,扁舟一叶漂雾海,

  青蛇:茫茫人海何处投!


江南游报 文化旅游 00012 品戏读城之金华婺剧 2019-11-14 江南游报2019-11-1400006;江南游报2019-11-1400008;江南游报2019-11-1400009;江南游报2019-11-1400010;江南游报2019-11-1400007;江南游报2019-11-1400011;江南游报2019-11-1400012 2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