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桐庐

文章导航

  数字化赋、色化定位和精准化服务

  找准文旅融合的最优“着力点”、最佳“连接点”和最大“公约数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如诗如画的桐庐,是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瑰丽溶洞、秀美乡村,山水人文……美村美景点缀富春江两岸,到处充盈着诗乡画城的怡然风情。

  自文旅机构融合以来,桐庐紧紧围绕“融合发展”主题,坚持“一体两翼、双核驱动”,努力打造文旅产业融合改革试验区。通过数字化赋能、特色化定位和精准化服务,努力找准文旅融合的最优“着力点”、最佳“连接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有效融合、深度融合、有机融合,共促文旅产业新增长。

  ▲数字化赋能,找产业融合“着力点”

  “城市大脑”是杭州市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大部署,基于桐庐作为“中国最美县”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标杆定位,2018年11月桐庐旅游专班便入驻杭州“城市大脑”专班,在杭州市文旅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多方指导下,2018年年底“城市大脑”桐庐旅游系统正式上线并开通首条杭州城市大脑桐庐数字旅游专线,桐庐成为城市大脑旅游系统建设先行区。

  从转场接驳、景区入园、酒店入住、停车场停车等游客排队最多的场景为突破口,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快速转场(数字专线)、便捷入园、自助入住、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口碑监测等功能,强化“政府管理与惠民应用”并进,打造“让游客多游一小时”桐庐样版,深化全国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来桐游客体验度和美誉度。

  全域数字旅游专线、自助入住数字酒店和ETC沪通卡便捷入园三大文旅数字产品面向市场,自助、智能、便捷是关键所在。

  ▲特色化定位寻产业融合“连接点”

  风景名胜众多、文化丰富多彩是桐庐的特色优势,在此基础上,桐庐开发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旅游、非遗活化旅游等新产品,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比如,诗画富春江风景区便是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应运而生,通过游船和码头将两岸的乡村古镇景点串珠成列打造了一个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东门码头,记载了桐庐东门区片的历史变迁,展示了桐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生或是游客可以在接待中心开展非遗小课堂中,跟非遗传承人一起学习制作剪纸、草编等非遗项目;接待中心门前的广场上定期举办的非遗产品展会上有着各类非遗小吃。

  景区推出的富春江“唐诗之路”非遗研学,是桐庐至杭州水上旅游航线,游船沿着唐诗西路行进,沿途跟着老师学习关于桐庐的古诗词,也有现场诵读,学习璀璨的诗词文化。若有兴趣,还可沿江临摹写生,用画笔创作属于你的“富春山居图”,有着别样的文化旅游体验。

  ▲精准化服务,探产业融合“公约数”

  做好对口企业服务,深耕一批文体活动,落地一批品牌项目。

  借“城市大脑”产业园工作的延伸,桐庐积极引导2050科技人才来桐创业,打造“人才科技空间”,如利用东门码头老街区域、快乐度假村、江北区块空间,由2050科技人才打造一个可供来自全国各地年青人团聚的场所;利用桐庐闲置场所(民宿村落),对接科技、文创等全球领先资源,打造“不可思议的民宿”等品牌项目。

  通过这些“人才科技空间”的打造,留下一批科技青年。目前,浙江卫视《预见2050》演播厅落地桐庐,桐庐县人民政府与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启动了2050唯一永久营地战略合作。


江南游报 桐庐 00016 2019-11-28 江南游报2019-11-2800014;江南游报2019-11-2800015;江南游报2019-11-2800013 2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