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匠人匠心

“戏曲国宝”裴艳玲
与杭州徒弟项卫东

  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偶像。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崇尚大师,而大师的意义在于薪火相传。这种传承不止于技艺,更在于匠心精神。戏曲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戏曲的保护、保留、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戏曲人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

  “戏曲国宝”裴艳玲

  与杭州徒弟项卫东

  ◎ 刘 青  周 玺

  呈拜师帖、行三拜礼、敬拜师茶……12月14日,一场富于梨园传统特色的拜师仪式在浙江越剧团的古戏台上举行。年逾古稀的梅花大奖得主、著名的戏曲大师裴艳玲正式收下浙江昆剧团的武生演员项卫东为关门弟子。这位“戏曲国宝”寄语后辈:艺术可有高低,人品不可低下。

  来杭收徒的裴艳玲大病初愈。她坦言,得知病情后自己特别紧张,“武松打虎打不了了,西皮二黄也听不了了,我特别难受。”逐渐康复后,她在第一个星期,觉得要好好陪伴家人,和他们一起周游世界;在第二个星期,则觉得还是“唱戏好”,要用剩下的时间多去舞台上转转,不能留下遗憾。

  而收徒,就是裴艳玲不留遗憾的一个表示。项卫东多年前就可以称得上她的私淑弟子。早在1991年,还在建德市婺剧团工作的他,从电视上看到了老师的《林冲夜奔》,就立志学习。次年,他调入浙江昆剧团。2013年,浙江省文化厅举办了“新松计划”第八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裴艳玲应邀担任武生班的“总教头”,对项卫东进行了悉心指导。此次收徒,是这位“戏曲国宝”主动提出来的。

  不过,裴艳玲并不太喜欢“国宝”这个称呼,“那都不算数,我得做一个合格的艺人”。她说,自己永远要做一个合格的,让人前人后都叫好的好老师,也不能对不起这次的介绍人和保人。根据传统,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担任这对师徒的介绍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作保人。他们表示,希望后辈更好地向前辈学习,把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与共和国共同经历了梨园的风雨飘摇。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裴艳玲嗓音高亢嘹亮,行腔似云流水,武功出众,表演出神,戏路宽广,文武皆备著称,其“唱、做、念、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的技艺令人拍案叫绝、风靡海内外。由于她能把每个艺术形象都塑造的光彩照人,极具个性魅力,所以有“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之称。2009年5月18日,夺得梅花大奖。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项卫东,工武生、兼学老生,扮相俊武,在武生界素有“金嗓子”之美称。师承侯少奎、裴艳玲、陆永昌、李玉声、张峰、计镇华等老师。1991年,在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挑滑车》一折荣获表演二等奖;1995年在全省戏曲汇演中,凭借《寻太阳》荣获“表演二等奖”;2002年,以《夜奔》获浙江省昆剧中青年演(奏)员“表演一等奖”;2004年,在浙江省京昆剧青年演员大赛中,凭借《小商河》荣获表演“金奖”;2007年,在全国昆曲青年演员展演中,荣获“十佳演员”之称号。代表剧目有《夜奔》《蜈蚣岭》《挑华车》《小商河》《酒楼》《寄子》《送京》《望乡》等。多次随团出访港澳台、日本、泰国、韩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昆曲表演,深获赞誉。

  建德婺剧团在1982年招生,先选拔了60个学员之后经过层层考核,最终留下了16人,项卫东就是其中一员。最初他学了一段时间的花脸戏,如《醉打山门》的鲁智深。后来浙江京剧团张峰老师来剧团教戏,他对项卫东进行综合分析后,觉得文武老生更适合他,同时也教了短打长靠武生的戏。渐渐地项卫东就转到武生这一行当了。那时建德婺剧团以徽戏为主打风格。学武生的基础戏大多是从京昆而来,项卫东的兴趣也渐渐转到京昆上面来,所以开始有了想转到京昆剧团的想法。

  在1991年的一天,项卫东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裴艳玲老师演出的《林冲夜奔》,一下子被深深吸引被震撼了。那时是黑白影像的电视节目,但是裴艳玲老师的一招一式、潇洒干净利落台风,悲凉高亢的唱腔令他记忆深刻,当时项卫东暗下决心:“这就是我要学的戏。我要学这出《林冲夜奔》!”那时的他默默想着有机会要跟裴艳玲老师学习这出戏。于是在1992年,项卫东鼓起勇气主动给当时的浙江昆剧团团长汪世瑜老师写了一封自荐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很幸运的,汪世瑜给项卫东回了信,也正是机缘巧合,汪老师说剧团也需要年轻力量,汪老师让项卫东来试试看,并给他来浙昆实习机会。1993年3月,项卫东正式加入浙江昆剧团成为一位昆曲演出者。

  2006年,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大奖”中,项卫东又以一折《夜奔》荣获大奖。男怕《夜奔》之说,在梨园行中至少也传有百年。群英角逐,项卫东凭着唱做俱佳的优势,立站鳌头,实属不易!项卫东学戏很苦,这出《夜奔》刚学时,他是看着裴艳铃老师的录像,朝夕琢磨,四处求教,才换来舞台上的呈现。

  项卫东说,认识裴艳玲老师,项卫东说要感谢谷好好老师的引荐。那是在2008年11月,受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裴艳玲老师携《响九霄》赴上海参加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两场。当时项卫东与谷好好老师一行同去看裴老师的戏,在剧场后台,谷好好老师特意将项卫东引荐给了裴艳玲老师。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到裴老师,并和裴老师有了第一次的简短交流,这对项卫东来言这是怎样的幸运,这样激动心情项卫东久久难平。

  项卫东与裴老师学戏,在裴老师家吃住了月余时间,裴老师对项卫东的悉心地指导外了,更让他很感动的是,裴老师还在生活上对项卫东照顾有佳。在传授戏时,裴老师说:她演的《夜奔》形是侯家门的,神是李家门的。在项卫东回杭前,裴老师把鼓师、笛师请到家里,给项卫东响排了这出戏《夜奔》。

  2015年11月4日为庆祝浙江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实施10周年,晚会上,项卫东表演了《夜奔》,主教老师裴艳玲上台时,正当观众报以她热烈掌声时,老太太却指着身旁一身短打装扮的浙江昆剧团武生项卫东说:“你们应该把掌声都给他!”站在“新松计划”十周年《一脉相承》名师带徒戏曲晚会的舞台上,裴老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她把更多的褒奖给了学生项卫东:“还记得2013年,来杭州为‘新松计划’的武生学员上课时,我看到项卫东,他话不多,但他有一副好嗓子,更是一个好苗子。“

  2017年浙江昆剧团518传承演出季,“文武不挡——项卫东个人专场”,5月17日晚的浙江胜利剧院,因为项卫东杭城的昆剧又掀起一轮疯狂的热潮。“痴情小氍毹 塑就大丈夫”,隔着千万立方米的空气,就能感受到项卫东在舞台上的隐忍气质和不服输的内涵。不少戏迷朋友感慨今晚项卫东老师的《夜奔》满宫满调,有滋有味,震撼人心!

  师徒之间的情份还在延续,他们之间故事还在继续。

  薪火传承——手把手教导、一遍遍亲身的示范,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身姿,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词,都是师父留给徒弟最宝贵的财富。师父教的不只是手、眼、身、法、步,更重要的是传授了一脉相承的艺术思想和演戏的艺德、做人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项卫东、李玉声、裴艳玲、汪世瑜

  裴艳玲饰武松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12 “戏曲国宝”裴艳玲
与杭州徒弟项卫东
2019-12-19 江南游报2019-12-1900007;江南游报2019-12-1900008;江南游报2019-12-1900009;江南游报2019-12-1900010;江南游报2019-12-1900011;江南游报2019-12-1900006;江南游报2019-12-1900014;江南游报2019-12-1900012;江南游报2019-12-1900013;江南游报2019-12-1900015 2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