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旅观察

  2017年,北京东城区入选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据当年数据,作为首都的核心区,东城区拥有356处不可移动文物,18.5片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院团81个,剧场设施34个。区域文创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4%,是东城区优势产业。金融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24%,是东城区的支柱产业。其中不难看出,文化金融的牵手离不开旅游的媒介作用。

  再看看宁波,它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段的出海口,更是 “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的始发港。宁波的人文、民俗、曲艺、游玩购、餐饮、古建筑以及自然风景名胜等众多。从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的天一阁;到享负盛名的佛教圣地阿育王寺;再到全球生态 500佳的滕头生态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等,总体来说宁波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据《201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旅游业,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0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增长1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77.9亿元,增长19.9%。文化推动了宁波旅游的发展,文化旅游的牵手,让文化产业插上了金融的翅膀。

  随着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文化旅游正在成为资本的蓝海。在文旅产业融合中,资源丰厚度并不直接与产业健康发展程度成正比,满足文旅产业发展的丰富资源不一定能快速有效形成产业。 这时金融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了。

  为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宁波充分发挥金融生态好、民营资本活、文化产业发展快等优势,聚焦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大力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创新,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金融业繁荣提供了文化支撑。

  当前,宁波通过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并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文化金融体系架构,以提高服务宁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在机制上,提高文化金融服务精准度。例如,推动农行宁波市分行在全国农行系统内组建了首家文化创意支行,至2018年底,该行累计与上百家文创企业建立业务合作,贷款余额达10.2亿元,同比增长18.6%。同时,农行的“文创贷”、工行的“股权质押”等,累计为8000多家文化企业和百余个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融资服务。而且为了拉动文化消费,宁波市联合农行、中行、建行推出了集会员服务、消费支付、结算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卡,覆盖了近400家文化企业单位。目前发卡量达79万张,共拉动消费37亿元。

  在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下,2000年,宁波首家文化企业在主板上市,全市现有上市文化企业7家,累计在资本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募得资金100多亿元。同时,有多家企业进入IPO上市辅导期。2018年1月,在宁波市股权交易中心开设全国首个“文化创意板”,一年来挂牌文创企业达118家,撮合间接融资近6000万元,22家企业先后获得私募股权融资1.58亿元,年轮映画、甬派传媒等5家企业成功转板至新三板。全市新三板挂牌文创企业已达24家。

  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推动旅游媒介的扩大。2018年7月,宁波市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启动重大保险创新项目,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域旅游综合保险服务,涵盖3大保险项目、5大保障措施和7大救援服务,由市财政统筹安排500万元,通过3年试点,构建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全域安全保障体系。2018年12月,又与人保财险与住建、金融等部门联合启动首个文保建筑保险项目,为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护航。

  在文化金融这个生态系统里,旅游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泛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员、全时、全行业、全要素”旅游不再局限于自然风光、 人文风情,其边界已被极力扩大,凡是能够直接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由此产生旅游行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一定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任何地域性吸引因素。事实上,文化创意通过旅游得以展现,旅游让文化传播更为深远,文旅产业融合必须在解决资源、技术、功能和界域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后,才能真正实现融合,金融正是最好的粘合剂。

  宁波作为“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是文化金融发展的机会,更是文化旅游融合的机会。文化为质,金融为器,旅游为媒,宁波文化金融旅游生态系统一定会越来越好。


江南游报 文旅观察 00005 2019-12-19 江南游报2019-12-1900010;江南游报2019-12-1900011 2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