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绍兴

山水江南——绍兴等你来“打卡”

文旅融合 绍兴打造世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山水江南——绍兴等你来“打卡”

  文旅融合 绍兴打造世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绍兴,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不仅山水中透露着江南灵秀之气,文化民俗更是包含内敛宽容之风,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将绍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绍兴走出浙江,走出国门,是绍兴市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绍兴市重拳出击,举措活动不断,令人目不暇接:建设文商旅会共同体、打造“古城”品牌、发布“新春打卡地”“绍兴十二时辰”,打造出包括古城、兰亭、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浙东运河文化带、古越遗存文化带和绍兴文创大走廊在内的一系列文旅融合大IP……日前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上海·绍兴周”活动,更是将文旅融合发展推向高潮。上海市民们惊喜地发现,在此找回了记忆中的绍兴。

  绍兴有诗又有酒  还有好看的传统戏曲

  “唐诗之路”是浙东一带的唐代诗人游历集中,且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对唐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古风景观旅游线。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作为启动实施大花园战略的重要抓手。绍兴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所在地,用“唐诗之路”串起了全域旅游。绍兴通过深化空间布局,优化游线整合,加强市场营销,提升行业品质,将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打造了一大批特色小镇、风情小镇、古镇古村,让美轮美奂的唐诗在全域旅游中“活”起来,拓展了绍兴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可以说,唐诗之路不仅是绍兴的一条山水诗路,还是书法、绘画、诗歌交相辉映的的文化之路,是文化绍兴的标志。

  吟诗还得有酒,绍兴黄酒是中国麦曲稻米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几千年来,古越绍兴的黄酒酿造技术遍传江南大地,江南人对黄酒也产生了一种集体性的喜爱。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清朝末年,越剧起源于绍兴嵊州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1925年9月17日,绍兴嵊州“的笃班”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如今,越剧早已从民间草根艺术,发展成为一个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剧种。

  古城元素齐绽放  “十二时辰”尽显风华

  从前的绍兴,每一个时辰都有古人的吟诵与留恋,而现在的绍兴延续了西周的天时而为每一个时刻都顺应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图景,从前与现在,不变的是绍兴十二时辰。

  在本次“上海·绍兴周”中,“十二时辰”系列油画也惊艳亮相,它们分别描绘了十二个时辰的不同风光,并被制作成明信片,进行现场派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谈起了制作明信片的由来,他说:“记得当时我们在深圳、北京首提绍兴文旅十二时辰后,绍兴的一位艺术家很有感觉,短时间内就友情创作了这些油画作品,现在我们把它做成了明信片,希望用从卯时到辰时这样一种连贯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不一样的绍兴。”

  卯时,去越王台下赏枕河,走老街,品特色小吃;辰时,去书圣故里怀古今,这里荟萃着“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巳时,去吕府深处探阳明,感受王阳明先生精神的精髓;午时,去西小河畔品美食,品一品绍兴菜与众不同的“味中有酒”;未时,去兰亭圣地看流觞,“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在这儿写下,兰亭雅集的文脉由此绵延千年;申时,去鲁迅故居坐乌篷船,在小桥流水间穿梭,感受微风拂面、舟楫声声;酉时,去咸亨酒家吃老酒,体会老绍兴人的细腻与醇厚;戌时,去沈园之夜赏越剧,感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有亥时去迪荡湖畔夜吹风,子时去江南水乡静安寝;丑寅时去古越禅寺修圣心。朝霞如烟,暮鼓似乐,日升月落,时光悠长。从晨曦到日暮,绍兴十二时辰里的活力风情,每时每刻皆有诗意。

  绍兴 “十二时辰”的发布可以说是文旅融合品牌打造的又一次升级,多角度、全方位的将绍兴这座古韵之城的魅力一层一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相信未来,绍兴的故事将会迎来更多“懂它的人”。

  凝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力量

  “跳出绍兴发展绍兴”是绍兴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杭州湾南岸中心的绍兴,始终从长三角范围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发展地位,并以“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战略定力,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积极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力争成为深度接轨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的排头兵。

  绍兴与上海同属江南文化圈,绍兴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同源。通过举办2019“上海·绍兴周”系列活动,绍兴多维度地向上海展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成果。

  共建文商旅会共同体是绍兴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绍兴积极建设文创大走廊,努力塑造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如与杭州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谋划上海文博会、杭州西博会绍兴分会,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注重植入产业因子、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此外,绍兴市各级文化旅游部门梳理了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的10大支撑,包括3大“国字号”品牌、江南山水风光、两大文化旅游带、3大文化旅游高地等。

  千年古都、江南水城、秀山碧水、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绍兴的自然生态特色和城市记忆,绍兴正全市域、全领域推进生态改造、生态保护、生态创建,把“绿水青山”禀赋转化为“金山银山”财富,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居住集聚地。

  ◎ 金星月


江南游报 绍兴 00006 文旅融合 绍兴打造世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2019-12-19 江南游报2019-12-1900006;江南游报2019-12-1900011;江南游报2019-12-1900008;江南游报2019-12-1900010;江南游报2019-12-1900007;江南游报2019-12-1900012;江南游报2019-12-1900013;江南游报2019-12-1900014;江南游报2019-12-1900015;江南游报2019-12-1900016;江南游报2019-12-1900017;江南游报2019-12-1900018;江南游报2019-12-1900019;江南游报2019-12-1900009 2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