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村故事
谈美丽乡村文旅规划
![]() |
![]() |
![]() |
从小村故事
谈美丽乡村文旅规划
◎ 记者 王 珏
中国绝大多数乡村既委婉动人又默默无闻。无论是在流传广泛的民间传说中,还是在优秀的小说、电影、电视剧、 绘画作品中,如莫言笔下的高密、陈逸飞画中的周庄这样被世人熟知的乡村或小镇,少之又少。
然而,每一个乡村必定有它自己的故事,故事里一定有人物,有命运,有发生故事的特定空间场所。因为故事的真实,所以情感更加真挚动人,同时故事背后流露出来的价值观也更容易受到旅游者的认同。
因此,可以说小村故事是美丽乡村开发的重要工作。基于叙事的美丽乡村故事,为历史地理研究与旅游规划搭起了桥梁。
疫情跟着寒冬逐步褪去,盛放的花朵急急的带来了春天。
美丽乡村宛若画中。
除去摇曳的春光,美丽乡村还有着让人割舍不下的乡愁和看得见时光的生活。那是在山清水秀,繁花似锦背后让人留恋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历史的沉积也有时代的洪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曾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借势推进特色农耕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工作, 依托财政扶持和利用社会资源, 重点加强对名人故居、宗祠、古村落等的建设、保护和利用, 既促进乡村游、文化游, 又发挥优秀乡贤对人的教化作用。针对在校学子, 把乡贤纪念馆、红色景点等作为德育教育基地, 把乡贤故事作为校本教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故事叙述是这个文化大背景中的线索。
当这些故事落于文化旅游中,展现于旅游者面前时,旅游者无疑是故事的读者。故事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演绎着悲欢离合。不同于文学叙事中的读者,旅游者同时也是受述者。叙述者和受述者共同描绘、记录、沉淀成了记忆中的美丽乡村。
在泰顺有一个叫仙居村的地方。临近县政府所在地罗阳镇,是温州历史上首位状元徐奭的故乡。仙居村口的“仙居桥”造型古朴、优美,作为“闽浙木拱廊桥”的优秀代表,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途经仙居的古道——“温州大路”,是历史上沟通罗阳镇与温州市的主要交通要道。仙居村因路而兴,保留至今的古桥、古道、古树、古民居,共同烘托出浙南山村的韵味。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一直是地方政府思考的问题。仙居村虽然拥有极具审美价值的木拱廊桥,但是一座廊桥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观光型景区。这个时候,讲好一个故事就成了乡村旅游的骨与肉的关系。
在美丽乡村故事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是故事世界里的历史人物,而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则是解说人或导游。
更为重要的是,旅游者身处的场所正是故事发生的地理空间。旅游开发者营造具有原真性特点的故事情景,如“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保持原样的自然环境等,情景的原真性使得旅游者更容易相信自己置身于故事的世界中。
仙居村地处山乡僻壤,缺乏知名影视或文学作品的 “眷顾”,从历史中挖掘故事成为必由之路。幸运的是,历史地理学家基于家谱等历史文献,系统地整理了仙居村的故事。同时,通过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进一步解读了仙居村的故事。
旅游文化逐步丰满。
从整理的历史人物和集体事件中可以发现,仙居村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当属状元徐奭。状元徐奭就是仙居村的“超级 IP”。
讲好“状元的故事”,成为仙居村旅游叙事的重点。
此外,发生于明清两朝的“禁洗铁沙”和“张氏集资修复仙居桥”两项集体事件,也具 有很强的故事性。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乡村集体事件,这些故事素材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并有历史遗存作为依托,可进行多样化的空间线路组织。
还有,仙居村所处的泰顺县是非遗大县,木偶戏、碇步舞龙、 狮子灯、畲歌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旅游文化叙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结合历史人物故事或乡村集体事件,结合民间艺术形式,结合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环境,编排系列化的情景式表演剧目,让旅游者由传统的观光活动转为对文学与艺术的欣赏,从而获得更强烈的旅游体验。
场景有了,背景有了,“戏”也有了。
从产业规划而言,围绕故事展开“场景链”,让美丽乡村深入人心就成了播种与收获的关系。
情景式表演、叙事性的主题展览馆、影像作品、周边产品和旅游线路,都是乡村故事的舞台。
遍布中国的大部分乡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叙事与基于叙事的旅游规划拓展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为美丽乡村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在基于叙事的乡村旅游中,故事是真正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地是故事叙述的媒介。
而基于叙事的乡村旅游规划则需要视故事为旅游资源,从历史地理的研究中挖掘人物和事件;需要通过故事的剪辑和空间安排来组织游线,构建“场景链”;需要正确处理故事与场所的关系,以搭建具有原真性的“舞台”;需要开发情景式表演、叙事性乡村博物馆、影像作品、周边产品等,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再回到时代的洪流,基于叙事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应当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积极保护乡村景观,保护传统生活方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记忆。乡村景观、生活方式、历史记忆都是独特的、本地化的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