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
养心、养德,是养生的核心
![]() |
![]() |
![]() |
他是国医大师中少有的年过百岁的大家;
他用经历证明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所言的“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是传说;
在长达80余年的医疗教研生涯中,他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邓铁涛。
2019年1月10日晨6:06,邓老走了,享年104岁。
国医大师邓铁涛:
养心、养德,是养生的核心
邓老在世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语言流利,步履坚稳,很多人好奇,邓老每天的作息如何?如天天坚持真能养生?实则,如此高品质的长寿健康,源于老人自身坚持“养生重于治病”的一套理念。百岁高龄,来源于日日时光,点滴积累。
谨记 “养生第一要诀”
对于养生,邓老一直认同“大德者方得其寿”的观点,认为养生的第一要诀是“养心”,养心又要先养德。吃什么、煲什么汤倒在其次。
邓老曾表示,很多人一提到养生,会先关注吃什么。其实,养生第一条要先养心,养心要先养德,道德是做人的底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了,你自己是最先受益的一个。不要成天想占便宜怕吃亏,占不到便宜、吃了点亏就心里难受,更莫为了占人便宜干缺德事。缺德者不会长寿,也不应长寿。
【养生提要】 明代吕坤《呻吟语》有云:“仁者寿,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置名利于身外才能不被名利所累,如《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也有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心理是否健康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每天的“小习惯”
邓老认为,在精神养生这个基础上,平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坚持运动、保健。邓老作息规律,每天7点起床,都会无一例外的先空腹饮一杯热开水,之后都会打八段锦进行健身,只需十几分钟就练完。邓老年少时在南武中学读书学过拳,后来,他觉得八段锦最简单易学,又不受场地、天气的限制,很方便,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养生提要】“八段锦”源于古代导引术,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东晋名医葛洪的《神仙传》,具体成型于宋代。八段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手段,可以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人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保证人体气血畅通,达到强健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除了打八段锦,多年来老人还始终保持着3个习惯:冷热水交替洗澡、勤梳头和每天做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
1.冷热水交替洗澡:数十年如一日,邓老坚持冷热水洗澡习惯,保持至今皮肤依然有弹性,很少长老年斑,坚持冷热水交替洗澡还能帮助全身血管的血液循环。提醒年长者,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刚开始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能差太大,要待身体适应后可以加大温差。
2.勤梳头:老人每天都会坚持用牛角刮痧板,起床后刮刮头皮,帮助头部神经疏通,同时也要辅助锻炼一下手臂力量,预防肩周炎。除此之外,凡是四肢躯干,血管关节处都可刮,促进气血运行,加快体内代谢,疏通全身血脉,从而强健体魄。
3.每天做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鸣天鼓】手掌贴耳孔,手搭在后脑勺 ,食指和中指配合按后脑勺,持续50次,可以防止得老年痴呆,神经弱化,以及改善头疼头晕等情况。【聪两耳】双手食指插入耳孔,先向前旋转,再向后旋转,然后放手,依然是持续50次,可保持听力正常,防治老年耳鸣。【击枕处】五指微曲,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为主,轻击后枕部,来回做50次,可以改善睡眠,治疗颈椎病等问题。
天人合一 “采阳”养生
天气晴朗,尤其是阳光充足的日子里,邓老经常会在午间下楼围着小区空地慢慢踱步,走上10来圈至身上微微出汗、浑身温暖舒坦才回家。他称这种方法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
【养生提要】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午是一天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跟自然界一样达到相对旺盛的状态,选择这个时候边晒太阳边散散步,可以进一步提升体内的阳气,从而起到采阳的作用。
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晒晒后背,就是晒背后的阳脉之海——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助于驱除脏腑尤其是脾胃的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可以适当晒晒肚脐周围,这个神阙穴所在,有利于养阳。建议大家午间休息的时候,不妨学一学邓老的“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午间散步晒太阳不是说就不午休了,一般午休的时间半个小时左右就比较充足了,所以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安排散步晒太阳,注意是边走边晒,而不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太阳底下晒,那样反而不利健康,散步晒太阳以体感舒适为度。
养生不是吃各类各样保健品,也不是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邓老说,尊重自然规律和身体的生理机制,白天上班,适当工作,晚上下班,适当休息,拒绝夜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尊重优良文化传统的表现,更是养生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