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观南极洲
礼行天下·名家谈
226
巍巍大观南极洲
◎ 李烈钧
人生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旅游的终极梦想,未知的奇妙体验,地球最后的一方净土……不能不向往南极。置身南极洲的清冽、静谧、淡然、冷峻、深邃……浸浴身心,精神愉悦,整个人如水晶般剔透澄澈。
现代人去南极,已不是梦想。多个起点选择:南非,新西兰和阿根廷乌斯怀亚。乌斯怀亚港口距南极大陆最近,大部分游客青睐。乌斯怀亚到南极两种方式:坐船穿越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坐飞机直达南极简易机场。鼓浪破冰还是御风而行?当然首选前者。
乌斯怀亚在阿根廷南端,距离中国最远的地方。东半球到西半球,北半球到南半球,地球上是个对角线,空中飞行大直角。经停美国南部城市达拉斯,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换小飞机到乌斯怀亚。万米苍穹,腾云驾雾,几十个小时,数不清吃了几顿航空餐,看了多少太空题材大片,懵懂经纬度和时差11小时怎么算……
庚子新春,远行一路,忙着增减衣服。北半球严冬,南半球盛夏。隆冬时节出发,穿得厚实保暖。之后且行且脱,如层层剥笋,到阿根廷,脱得只剩短袖T恤。南纬度渐渐增高,又一件件往身上添。旅程冰火两重天,南美热情奔放,南极冰封雪盖。
南极的夏季,每年12月至来年3月初,极其美丽又极其荒凉,适合旅行。这一段极昼,日照18-24小时,气温可暖至摄氏零下个位数。其他季节,则是极夜,暗无天日,万物“猫冬”。狂风肆掠,顶级冰雪寒漠,极端气温摄氏零下71度。但是 ,环海海域及沿岸,居然生机顽强,存活特有物种。
南极执拗地展示单调的冰雪世界。南极生灵成就孤独大陆。大自然之尤物,俨然南极的主人。这里的动物对人类充满好奇。南极上空也是鸟类天堂。漫天风雪,无垠坚冰,单纯寂静,与世隔绝。现代化高科技,天涯海角隔而不绝。我国南极科考长城站矗立方位距离标牌显示:到北京17502km 。
全世界七大洲,南极洲最小,次于澳洲,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中国国土面积。地球最南端,四面环海,孑然而立,冰雪自成一域。山峰山峦,安第斯山千万里蜿蜒隆起的延续。大洋汇聚,四周的海面,接纳着冰川,散落着浮冰,簇拥着冰雪,漂浮着冰山。
行前功课,数据令人震撼:80%以上阴天,其它为晴天或者暴风雪;陆地98%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450米;淡水储量占地球总量72%,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地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南极的冰,不是人们常见的白色,而是浅蓝、深蓝乃至黝蓝。缘由:经历4000年至10000年,冰由白变蓝。
南极的风,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帆船的残骸、鲸鱼的枯骨、科考的遗址,冰山的裂隙……无一不在述说曾经的往昔。极地故事惊心动魄:公元1960年,日本南极科考站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喂狗。瞬间狂飙突至,扬雪弥天,每秒35米的飓风。福岛再也没有回来。7年后,距离科考站4.2千米处,发现躯体完好的博士遗尸。
南极从未有土著人居住,没有人类文明的历史。到南极无需护照签证,更不用戴口罩测体温健康码避瘟疫。自然环境严酷,要求到访者身体健康、体魄强壮、心理正常。尚未被人类污染的净土,空气纯净,山峦明净,冰雪洁白,生物可爱……故而反复告诫:不带走一石一木,不留下片纸片物。
人类从15世纪开始大航海。第一位踏上南极洲的是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人类走出家门,面向大洋,寻求更广阔的天地。诸多新大陆被发现和开拓。但是,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也没有常住居民。到21世纪,世界多国,每年夏季约有4000位科研人员在南极各个科考站开展研究工作。冬季大批撤走,少数人留守。
科考研究发现了什么?最新成果显示,南极洲曾经有过雨林,古老的热带雨林遗迹,揭示又一个温暖的史前世界。9千万年前,白垩纪中期,南极曾经遍野森林。研究人员在南极冰层下发现保存相当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还发现了首例开花植物存在的证据。
此前,已出土不少恐龙化石,显示生物活动。2017年,挖掘土壤沉积物,CT扫描发现丰富的植物样本,当时南极气候要温和得多。地壳有变动,但当时南极位置与现在相近,而且与大洋洲有所相连。大量植物样本表明,年轻时的南极洲,海岸覆盖森林与新西兰类似。极夜和极昼,不影响古代生物生长。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球龄”已经46亿年,老祖宗了。与之相较,南极洲千年万年算得了什么?冰雪极地如果有思想,孤独与困惑、迷惘与思考、痛楚与撕裂、沉沦与挣扎、阴郁与光明……一切都是壮阔的孤寂。任你千年水万年冰亿年山,在宇宙浩瀚中,存在即合理,消逝也必然。
人类和万物同属地球。人生如逆旅,天下皆行者。唤起一轮明月,映照满怀冰雪。敞开胸襟,拓展视野,见识一番旷远寂寥,人生格局或可高韬泰然。眉宇轩朗,岁月喜乐欢快。
乌斯怀亚港口汽笛声声,又一艘巨轮,收起锚链,将要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