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名人养生

“一盎司预防,胜于一磅治疗”

著名公共卫生专家叶恭绍的一生

  “一盎司预防,胜于一磅治疗”

  著名公共卫生专家叶恭绍的一生

  ◎ 顾亚欣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整体健康的事业,卫生防疫工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的叶恭绍始终非常关心卫生防疫工作。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她更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卫生防疫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叶恭绍(1908-1998),我国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奠基人、医学教育家。“一盎司的预防,胜于一磅的治疗”这句最早出自富兰克林之口的话,引领了她的人生。她在193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受这句话的启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儿童青少年预防医学,并毕生投身于公共卫生事业。

  立志向医,投身防疫

  1908年11月7日,祖籍广东番禺的叶恭绍出生于江西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是进士,父亲是举人,父辈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令家族中的女孩从小便不得不遵守“男尊女卑”的规矩,无缘受高等教育。

  但叶恭绍自幼聪慧过人,她决心冲破封建枷锁,在二哥的帮助下,她走出家门、走进了新式学堂,19岁毕业于天津中西女子中学后,考入南开大学,两年后又转学燕京大学医学预科,22岁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27岁便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的协和医院,迎来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John B. Grant,他更广为人知的中文名字是兰安生。兰安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派至中国的首位公共卫生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学教授,在他的倡导下,协和医学院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卫生学系。

  叶恭绍常常回忆起自己大四时,在兰安生的公共卫生课上听到的一句话:“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这句话令叶恭绍醍醐灌顶。

  临床实习时,叶恭绍常常感到爱莫能助。由于临床检测技术的局限,很多病人检查半天还得不到确诊,再加上有效药物的稀缺,医生常常对疾病束手无策。而“治未病”的预防医学, 不正是解决之道吗?

  于是,叶恭绍在毕业时,坚定地选择了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卫生的方向。

  养生防疫,从幼开始

  叶恭绍一毕业,便在协和医学院担任助教,主讲妇幼卫生课。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风雨欲来的中国贫困交加,即使在北平等大城市,营养不良的婴幼儿也比比皆是。

  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少年儿童是一个重要的对象。这是由于他们尚处在成长期,身体发育不完整,各种机能尚不健全,更容易遭受流行病的侵袭。而在多年的行医中,叶恭绍也发现:少年儿童因独特的身心状况而更容易患上带有年龄阶段特征的传染病,而这些疾病很多都可以通过提前预防的手段加以避免。她也很早就展开了有关实践,比如她在抗战胜利后所创办的那间保健所,便是以儿童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

  为了给发育不良的婴幼儿加强营养,叶恭绍反复实验,调配出一种物美价廉的“加料豆浆”,它能够代替昂贵的奶粉喂养婴儿,为战时沦陷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大幅减轻了负担,也为代乳营养品的兴起指明了方向。

  在参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创办的过程中,她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组织教研室人员收集材料,编写有关讲义。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在1962年成立,相关事业开始初步走上正轨。同时,她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少年儿童防疫的具体工作当中。1959年,北京郊区流行儿童麻疹。叶恭绍带领学生,深入农户为患儿治疗,并且普及防治知识。

  长寿之秘,在于赤诚

  时值特殊年代,叶恭绍呼吁在青春期少年中广泛开展性教育。但她的一腔热忱,却成了不怀好意者的“靶子”。她的学生、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陈新在纪念文中,曾忆起目睹到的惨状:“只见叶老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头发几乎全白了……这种有益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科学研究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中伤,我们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叶恭绍被下放到北京密云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利用这个机会,开展少年儿童卫生健康状况调查。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她走遍了密云县的各个村庄。

  北医儿少卫生教研组凋敝如寒冬,只剩下叶恭绍一人。但她顾不上自己,只是惦记着重振研究。她找到彭真、万里等领导,说要继续青春期调查,还要继续做儿少卫生学教学与科研。

  而叶恭绍自己,仍怀揣与十年前一模一样的热忱,此时已年近古稀的她加倍奋斗,夺回失去的光阴。在她的呼吁下,下放到甘肃11年的10名研究人员在1980年被调回北京,公共卫生系也很快得以恢复。此后,她又多方奔走,希望成立更高级别的少年儿童卫生的研究机构,以便推动包括防疫工作在内的少年儿童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关心下,北京医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在1982年7月成立。叶恭绍任名誉所长。

  但她仍坚持在一线工作,甚至与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同志一同深入中小学中,开展龋齿预防,向孩子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手把手教孩子们刷牙,帮孩子们修补龋齿。

  这份对医卫、科学事业的热情,伴随着她的一生。晚年的叶恭绍,仍精神矍铄地活跃在儿少卫生事业前线。她不知疲倦地工作,即使视力急剧下降,看书、写字和走路都很困难,她也坚持请人读报、读唐诗,甚至读完了台湾学者吴大献赠予她的数卷巨著。

  此后,她继续为新中国的卫生防疫工作而不懈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江南游报 名人养生 00013 著名公共卫生专家叶恭绍的一生 2020-05-28 江南游报2020-05-2800006;江南游报2020-05-2800007;江南游报2020-05-2800008;江南游报2020-05-2800009;江南游报2020-05-2800010;江南游报2020-05-2800012;江南游报2020-05-2800013;江南游报2020-05-2800014;江南游报2020-05-2800015;江南游报2020-05-2800016;江南游报2020-05-2800011 2 2020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