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岩茶不知春

  武夷岩茶,在所有春茶中采摘最晚、上市最迟,它让所有人苦苦等待,然后在等待中收获独自的香味……

  岩茶不知春

  ◎ 刘 青

  “不知春”是武夷岩茶的别称,特性确如其名,别的茶树早都采完进入制茶环节,它却刚发芽,可不是不知道春天嘛。

  古人素有春茶贵早的观念。因为早春气温低,头春茶产量少,物以稀为贵。另外,迟采的春茶口感苦涩,品质也不过关。如此说来,姗姗来迟的“不知春”,能有销路吗?

  不仅有,还走俏得很。只不过那要晚到清朝时。在此之前,武夷岩茶要脱颖而出,还有很长一段路。

  武夷茶历史悠久。唐元和年间,中书舍人孙樵赠友人武夷茶若干,并附上信札特意交待:“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唐时的制茶工艺,与今不同。需将茶叶先蒸后捣,拍成团状,最后烘干,称团茶、茶饼。乃未经发酵的绿茶。当时的武夷茶有回甘的口感特色,因此,孙樵别出心裁地将它比作“晚甘侯十五人”,说白了,就是十五块武夷茶。这茶是在“月涧云龛”上“乘雷而摘”,也就是在春雷初响时从山上采下的。

  唐宋茶兴以来,文人间好以茶事互动,人们用寄春茶、赠茶诗的方式联络感情。时代稍晚的诗人徐夤,也收到过友人寄来的武夷茶,不过这份可比孙樵的“晚甘侯”高档,算得上是茶中精品。具体制法是,将碾碎的茶树叶杂以名贵香料、膏油,再入模成型,最后焙干。蜡面茶对茶叶原料要求严苛,只取新梢的茶芽部分,即诗中“新芽”。按“武夷春暖月初圆”的描述,可推测采新芽的时间应在清明、谷雨之间。蜡面茶在当地常被印作飞鹊形,再由水路运往福建的其他城市售卖。

  徐夤是爱茶、懂茶之人,选用茶具也颇有讲究。他以一只冰清玉润的茶碗盛起茶汤,看着袅袅茶烟,闻着淡淡茶香,好不惬意!

  春茶贵早的观念,在这时已有萌芽,宋朝时登峰造极。

  宋初,为了让皇帝尽早尝到春茶,朝廷下令罢阳羡贡茶,将皇室茶园转迁至开春时间较早的闽北建安,所产茶称“北苑茶”。阳羡地处太湖之滨,春茶的开采时间约在春分,而北苑茶的春茶采摘可早至惊蛰前后。

  北宋末宣和年间,北苑茶越采越早,竟出现了腊月里进贡头纲茶的怪事,这意味着徽宗在农历新年就能喝上春茶!不过,据专家考证,这种茶多半是茶官作假,以旧茶冒充的。不过是为了迎合徽宗追春茶的喜好罢了。

  贡茶如此,同时期的武夷茶又如何?

  宋代的北苑茶区与武夷茶区,一个在建瓯,一个在建安,两者同属福建路建州。誉满天下的北苑茶,带红了武夷茶,也顺手带来了贡茶的品味——早春茶,武夷茶也不得不追求春茶早采、茶叶细嫩的风气。苏轼的《荔枝叹》可以为证:“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粟粒芽,指早春芽茶,因其细小如粟得名。

  到了明代,事情起了变化。朱元璋为减轻茶农负担,罢贡团茶,改以散茶入贡。此后,中国茶开始步入“炒青时代”。这表现在:茶叶形态由团饼茶变作散叶茶,也就是我们今天泡茶用的散茶:制茶工艺由蒸青变作炒青;饮茶方式也随之改变,煮茶改为泡茶。

  炒青,是不对鲜茶叶进行蒸煮,而以直接入锅炒制的方法进行杀青。相比蒸青法,更能保持茶叶的原生香味,因而更有市场竞争力。炒青工艺的流行,对以蒸青法著称的武夷茶冲击极大,制茶师一时四散,蒸青茶再无人制作。武夷茶处境尴尬。

  明代中期,为了恢复茶叶生产,崇安县令自安徽黄山引入松萝制茶法(炒青法的一种),以炒代蒸。然而,当时的江南地区炒青水平极高,足以傲视全国。武夷绿茶品质难以匹敌,没有形成产品特色,处境依旧艰难。就在这时,一种新的制茶技艺出现了,武夷茶绝处逢生。

  最早的岩茶制法,或出于无意。

  武夷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位叫杨太白的茶农,某日采完茶下山时,半路困倦,便倚在树旁睡了会。等他醒来,已是傍晚时分。竹筐里的茶叶经过太阳的暴晒,已经打蔫粘在一起了。杨太白后悔自己不该贪睡,连忙往山下赶。一路上,他不停用手把粘连的茶叶分开,结果竟然翻出阵阵清香。回家后,又累又饿的杨太白随手将茶叶筐放在火塘边,便先去吃饭了。等饭后再来查看时,茶叶已经被炭火烤得半红半青。不过,之前的那股香气却更浓郁了。杨太白见此,灵机一动,次日上山采下茶后,他故技重施,果然,茶叶再度散发出清香。此后,杨太白便用这种方法来制茶,竟摸索着做出一种口感不同于绿茶的新式茶,它喝起来香醇厚重,在当地大受欢迎,很快就流传开来。

  传说故事并非完全荒诞不经,其中自有一番道理。

  简单来说,“杨太白”的茶叶无意中经历了一个半发酵的过程,即采下后暴晒、摇动、揉捻。这样处理后的茶树叶,会形成特殊的香气。而当部分水分蒸发、叶片边缘开始泛红后,已无法制成绿茶了,但如果干脆继续炒制、烘焙,则会制成一种别有风味的新式茶,即岩茶。

  清初,这种茶叶半发酵技术逐渐成熟,并完美地融入了整套制茶工艺中。自此,武夷茶由绿茶蜕变为岩茶,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武夷茶的历史,被一位法号为超全的僧人记录下来,并写进了茶诗《武夷茶歌》。释超全本是明末福建同安人,因为抗清无望,遂剃度出家,之后入武夷山天心岩寺做了一名茶僧。释超全对武夷茶史和制茶技术都有所了解,在《武夷茶歌》中他提到了岩茶这个概念:“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这是关于岩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释超全诗中又有:“谷雨届期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这说的是岩茶的采摘时间,大概要从谷雨延续到立夏,同时代的绿茶采摘期,则集中在清明至谷雨间。相比起来,岩茶的开采足足迟了一个节气。待到“两旬”的采摘期结束,已是夏季。

  与采摘越早越好和茶树叶越嫩越好的绿茶思维不同,岩茶对鲜叶的选取有其特殊之处。必须选取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和韧性的粗老叶片,这样才能够经受住制茶过程中摇、揉、炒、焙等工序的考验。原来,暮春的等待,是为了发酵顺利完成。

  关于岩茶的最佳采摘期,古人早就有所总结。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引王草堂《茶说》道:“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

  可见,岩茶一年可采摘三季:头春即春茶,虽粗枝大叶,但是口感馥郁醇厚:二春、三春当为夏茶,叶片较小,口感单薄而苦涩:另有秋茶名为“秋露”,品质仅次于春茶,特点是香气特高,口感也好,但是秋茶不可过分采摘,需多让茶树和土地休息,以囤积力量,等来年春天,蓄势待发。看来,一年之中谷雨到立夏时采下的岩茶滋味最好。

  如果早于谷雨时采摘,做茶师傅的经验是,过早采摘的叶片,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偏高,容易有苦涩味。此外,早采的叶片质地娇嫩,经不起岩茶制作中发酵工艺的考验,容易破碎。唯有谷雨前后开采,最为合适。这时的叶片,内部营养成分丰富,能为岩茶增添更多的风味。而且有韧性,能够顺利地完成半发酵,形成岩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状态,并散发出迷人的花果香气。

  武夷岩茶,在所有春茶中采摘最晚、上市最迟,它让所有人苦苦等待,然后在等待中收获独自的香味。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0 岩茶不知春 2020-06-11 江南游报2020-06-1100006;江南游报2020-06-1100007;江南游报2020-06-1100009;江南游报2020-06-1100010;江南游报2020-06-1100012;江南游报2020-06-1100008;江南游报2020-06-1100011;江南游报2020-06-1100013 2 2020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