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文案参考

文章导航

品牌营销如何找到“网感”

  品牌营销如何找到“网感”

  以前,都是品牌筛选消费者,现在却是消费者挑选品牌。在消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蹭个热点,出个金句,带来的也不过是短暂的流量。如何才不会成为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必须要与消费者做好情感的捆绑,在日夜交替的热点中输出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生活观点。

  理念相同,或者被认可,品牌营销者和消费者才有可能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换而言之,就是说当下的品牌营销不能自说自话,而是应该和消费者同声同气。

  前段时间星巴克推出猫爪杯,不过几天时间,价格翻了好几倍,甚至被炒作成了一种现象。一个杯子几千块,为什么会有人买单?因为它有了商品之外的社交元素。也有人把这种元素称为“网感”。

  “网感”成为一个新的词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和现在的互联网生活是休戚相关的。

  这种网感既与品牌营销者相关,也与消费者相关。而现在的文旅品牌,真正会用网感做营销的寥寥无几。

  当我们在讨论网感的时候,到底在讨论什么?

  在知乎上,对“网感”有这样一个定义:

  一是面对一个网络事件的发生,能不能写出与流行趋势匹配的东西;

  二是拥有创作网络文学的逻辑。

  有很多品牌在“网感”这件事情上觉醒得比较早。比如一些运动品牌,对于他们,热点永远不会缺席。

  有网感的品牌就像水一样,放在任何的容器里都是适宜的,他们有足够的可塑性和灵活性。

  对于文旅品牌而言,要打造品牌的网感,也有两个特点。

  首先要能够跟着网络的节奏走。对网络事件要保持敏锐的直觉,并且能够主动的引导话题,进行营销,带着消费者一起玩,让文旅产品变得更加贴近消费者。其次品牌要能屈能伸,追得了热点,也玩得了自黑,还要撩得动消费者。和消费者站在同一个战壕,一起“生活、旅行”。

  前几年在做文旅推广的时候,经常会提到网红,但是这一时的流量,往往后劲不足,只有一直保持网感的营销,才能一路长红。

  故宫IP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自从2013年故宫开了“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便成功塑造了有网感的品牌IP形象。他总是以当代社会喜闻乐见的语言以及热点卖萌,基于网感思维孵化创意产品,给予了一个品牌鲜动的活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网感并不等同于网红。

  换一个角度来看“网感”,也就是要让品牌充满人格。在文旅产品中,产品不仅仅是产品,还应该是生活,是社交,是故事。

  曾经有人说品牌=产品*人品。那么现在加上网感,就应该是有网感的品牌=硬核的产品*有趣的人品。

  “人”是品牌营销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文旅产品更是如此。为什么天猫总是要自称“本喵”,就是要增强品牌的网感形象。淘宝很善于使用网感,从打造热点,到偶尔的自我丑化,以及市场爆款,他的品牌话题从不间断。

  既赋予自己市井化的人格,又使用自黑的营销语言与用户沟通,最终得到的是用户的好感。

  于是当我们看到一个拥有网感意识的品牌,就像面对一个亲切的朋友,可以沟通,有情感,而并不是一个空壳的牌子。

  当然网感也不是一味的占据热点和迎合。既然有人设,那就需要有个性。而对于个性的把握是如何利用网感获得好感的关键。正如,“人”有讨人喜欢的人和令人厌恶的人一样。

  追热点只是入门,当所有的品牌都在蹭热点的时候,话题的新鲜感就会降低。这个时候如果品牌突破话题的局限性,并且很好的结合自身产品的相关性,就会为热点延伸出新的营销方向。

  简单的说,就是如何“高级的”追热点。

  看前阵子全网都在刷屏的洗脑神句:“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很多品牌也忍不住借势,但是其中借的高级的,就应该属花呗的营销了。

  不同于其他品牌的p图配文,花呗延续了鬼畜的画风,契合整个段子洗脑的调性。不只是短暂的跟风,而是由内而外的充分借势,使品牌走的更高。

  很多饮料的网感也很强。像前几年流行的江小白,以及可口可乐和味全每日c。他们让包装成了自身的自媒体平台。歌词瓶,昵称瓶,告白瓶,各种与消费者相关的元素融入到产品中,让产品包装起到了情感沟通的作用,并赋予了产品社交的属性。

  对于文旅产品而言,就是要让文旅产品从图片中走出来,走进消费者的生活,用社交场景去撩拨他们的情绪,并引导消费者消费。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人格,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于文旅产品的代入感。

  网感是不可复制的,它赋予品牌更久的生命力。同时任何成功的案例都是不可复制的,正如所有的热点,不可能再次成为热点一样。

  当我们成功的制造了一个营销热点,也只是打开网管思维的第一步,它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能不能持续拿下流量,又赢得消费者的情感,就要看品牌长期的运作能力。

  马上又要迎来毕业季,如何抓住毕业季制造营销热点,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些文案金句,或许会有好的灵感。

  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

  梦想会回答生活,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样。

  ——B站《入海》

  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正确答案

  不是所有聚散都有最佳时机

  ——江小白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那些花儿》

  知交零落实是人间常态,

  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

  就是好朋友。

  ——三毛

  我们笑着说再见,

  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海上钢琴师》

  我们将奔向各自的那片碧海蓝天 ,

  而这是远行前的最后告别,

  感谢你曾陪我走那岁月,

  我知道有太多人太多事,

  是一生一期,是一期一会。

  ——周深《一期一会》


江南游报 文案参考 00012 品牌营销如何找到“网感” 2020-06-18 江南游报2020-06-1800006;江南游报2020-06-1800007;江南游报2020-06-1800008;江南游报2020-06-1800009;江南游报2020-06-1800010 2 2020年06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