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翰墨长寿人——书法家孙墨佛
![]() |
![]() |
![]() |
![]() |
他在总结他养生经验时说:“我今年101岁了。早年曾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解放后为中央文史馆馆员。除文史外,我还喜欢金石书画。几十年来,书法上专临孙过庭《书谱》,从未间断过。现在每天还临一千多字。有人常问起我长寿的秘诀,或问我长寿与书法有没有关系?书法是不是气功?有人说您老人家百岁高龄还这么健康,可真不易。我说:百岁并不稀奇,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和自己糟蹋身体,正常年龄应当是150岁左右。”这是我国书法界、文史界著名老寿星——孙墨佛的一席话。孙老自幼年时就酷爱书法,可谓翰墨膏肓。
百年翰墨长寿人——书法家孙墨佛
孙墨佛,原名孙魏,山东菜阳人。生于清光绪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881年11月5日),至1987年9月去世,寿高106岁。虽然,孙老未能活到150岁,但他得享106岁之高龄,确也不多见了。这从养生方法来讲,应该说与他一生酷爱书法的翰墨生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
孙老说:“首先要做好人。事事无愧于心,才能心平气和。处处要帮别人的忙,给予别人多,总希望别人成功、进步,不嫉才妨能,希望人人都好。公心要多一点,私心要少一点,自然无愧于心。”他还常把‘立德立功立言’,‘大仁大智大勇’这两句话赠给来访的青壮年朋友。
以书法畅情娱志养神
至于书法是不是气功,与健康有没有关系,我认为很有关系。写字可以养心、养性、养气、养神、养生,写起字来精神集中,万念俱消,刮风下雨都听不见,这不就是气功吗?
从他自己的总结来年可见他对书法养生体会是很深的,他的长寿是深受其得益的。书法养生,是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健康长寿的一种独特的创造。它主要是通过对情趣高雅的书法艺术的探讨,通过书法练习以畅情娱志养神,运动关节,练形舒筋,活血调气,从而不仅丰富文化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精神营养,而且达以养神健形、益寿延年的目的。孙墨佛老先生的书法健身实践也正是体现了这种养神、练形、调气的养生作用。
形体是人体生命的基础
养生健身无不先从练形而至调气养神,孙老的书法养生活动也是他酷爱书法、终身练习、固形强身的结果。孙老出生于山东莱阳一家大市县人家,父亲耿相喜年至四十才得头手子,于是父母及全家对他都很疼爱。当他刚至7岁,父亲就为他请来一位满靖秀才教他念“四书”、“五经”。他聪明过人,经史之书念得娴熟。就又拜翰林王士序为师学习书法,欧、着、柳、赵之帖尽摹不倦,草、真、隶、篆皆学不厌。12岁时就应左邻右舍之邀,挥毫书写喜庆对联,从这时开始,孙老开始了他的书法健身运动。正如他所说:“写字就是一种运动,练字就是练身,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所以他在进中学之后,不论功课多么繁重,时间如何紧张,他一点也没有这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锻炼。魏晋碑帖,张旭狂草,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他都嗜学不厌。19岁进青岛赫兰大学以后,除参加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外,什么运动都不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练书法,借天天写字来锻炼身体。
孙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挥臂运腕,立脚凝神,使书法练习确实成为一种高强度的体力锻炼。孙老先生自己就说“写字全身都用经营思想,悬碗提笔是手、碗、臂都用劲、脚踩地,脚掌心也用劲,与气功健身一样。”所以孙老长年以来,黎明即起,研好一池浓墨,奋笔而书,不论严冬还是酷夏,他自始至终都坚持不怠。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每书欲 迟五急,十曲五直,十一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说明写字必然会带动全身运动,是对形体机能的锻炼。
贵在以气为统领
气调乃顺,身形矫健,运笔自如,下笔如有神。抽以孙老先生强调练形先调气,这种观点是继承了祖国医学对养生的真缔。祖国医学从宏观角度认为,人体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气行血行,气行则律运液布;气行则脏腑诸气布散,功能发挥正常。如果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多方面的病变,影响生命。
孙老先生,每天天蒙蒙亮就研墨聚气,正形调气。然后在戏剧字之时,心静气舒,使血脉畅通,流畅,新陈代谢加快,研墨运气,以气机通畅全身,以气领四肢之动。写字时,以心、情、意来写,以气之行来引动四肢关节,使四肢之气随舒张、活动,如同打太极拳一样,起到气动形动,气动形随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养心神、调情志
慕名医家张景岳曾经指出“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备,而为全体。”从而借调气把养形与养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的养生家,也正是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冶病之良药。孙老先生强调书法创作的心静笔正,他说:“手上的功夫,眼里的功夫,笔上的功夫,又表现在纸上,一提起笔来,就把自己泡在墨里,埋到纸里,用自己的心情、志意来写字,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血脉豁然贯通。有时写字于动,能写得出汗;有时写字于静,竟然连天上打雷也听不见。”反映出写字是心静体动劝与静相辅相成,既锻炼了书法艺术,又陶冶了情操,幸了健康,有益于长寿。
孙老主要从养神、调气、练形的方法,通过书法艺术的追求来达到养生长寿,但他同时也有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食饮有节,有规律地一日三餐,不偏食,不挑食,粗细搭配;起居有常,黎明即起,按时入眠,工作有度。不抽烟,不饮茶,喜喝白开水等等。虽然他70岁以前有有酒量,但是70岁后很注意节制饮酒,每日仅午后一杯白兰地,舒畅经脉。正是这些卓有成效的养生习惯和书法养生活动,使孙老先生得享106之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