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一市协同联动 五大唱腔娓娓道来
一台前所未有的
《雷峰塔》即将上演
![]() |
![]() |
三省一市协同联动 五大唱腔娓娓道来
一台前所未有的
《雷峰塔》即将上演
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样子随四季更替,不知不觉中湖水荡漾出许多的故事与传说,《雷峰塔》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杭州西湖的美丽传说,《雷峰塔》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之一,历经千年传颂,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6月12日,在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前,三省一市五大剧种共演《雷峰塔》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九剧场召开。会上发布,一场别出心裁的《雷峰塔》演出将于6月25日端午佳节之际,在杭州剧院隆重亮相,区别于以往的单一表演形式,本次演出由三省一市五大剧种共同参演,在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浙江昆剧团团长王明强说:“此次演出将汇集‘百戏之祖’昆曲、京剧、黄梅戏及婺剧、锡剧南北五大剧种,将传统与创新完美契合、不同风格完美结合,以融合南腔北调为创作的核心理念,流畅展现不同音乐、声腔系统的起承转合。通过‘多信息、大容量’戏曲之美,进一步丰富演出剧目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色彩。”
发布会上,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国家一直在深度挖掘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融合,浙江给我带来的感觉是‘长三角的弄潮儿’。上海每年也在策划端午节的演出,但是像这样五大剧种共演一台戏,不管对我们五个剧团来说,还是对于杭州市民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表示,非常期待看到昆曲、婺剧、锡剧及黄梅戏四个剧种的表演。“我们虽然同属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但是平常的交流融合非常少,看其他剧种表演的机会也不多。这次五大剧种的演员,能有这样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表演的机会实属难得!”
其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严立新在深度介绍婺剧的发展历程后表示,“正因为婺剧有丰富的声腔,所以婺剧和其他剧种有进一步深入合作交流的便利,在2017年端午节的上海逸夫舞台上,我院与上海京剧院共演全本《白蛇传》,同年的11月我们应浙江昆剧团的邀请,我们派了40个演职员参与浙昆新剧目《钟楼记》的创作演出,期间,我们的婺剧演员全部改唱昆曲;2018年我们还与京剧、评剧、粤剧、川剧、淮剧一起参演了央视2018年端午节的特别节目《白蛇传》。应该说每次与其他剧种的合作交流,我们都能从其他剧种汲取到营养,获益良多。相信这次五剧共演《雷峰塔》的合作,也都能从其他四个剧种的优秀演员身上学到东西,这也必将成为所有参演演员艺术生涯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6月25日,五花同台绽放,一定会奉献一场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视听盛宴,唱响经典的绝唱!”
在记者提问环节,王团长坚定自豪的回答道,“五大剧种同台亮相肯定是首次!100年来没有这样形式的演出!这是历史性的一次。”一个晚上可以看到五个剧种,一个晚上可以看到很多梅花奖演员,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演员汇聚在一部《雷峰塔》里。不管在艺术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文化创新上来说,以前,我们平时老看上海怎么做,江苏怎么做,长三角怎么做,如今,我们浙江也来带个头,看看浙江怎么做。这次五大剧种合作共演不仅仅是一个开始。据悉,五大院团已经开始讨论商定,将成立相应的联动机制,这次活动成功的举办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将内容复制到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再通过其他的形式来作为三省一市的互动、交流和联动。
江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文化看似“柔弱”,但“润物无声”的力量厚积薄发。此次三省一市五大剧种共演《雷峰塔》将实现文化共享,推动文化共荣,继续涵养开放、创新、包容的交流模式,让多元文化共生并进,力争筑造长三角江南戏曲文旅产业发展高地。使长三角地区真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