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名人养生

文章导航

  处变不惊 保持乐观

  马是一位非常逗趣的老爷子。他不仅谦虚、淡定,还很风趣幽默。每次说话时,马老有时说四川话,有时讲川音普通话,还时不时地提醒旁边人:“我的耳朵不大好。你吼大声一点嘛。”马老笑言自己现在吃得、睡得、走得、写得、受得,所以不知老之已至矣。“这‘五得’非常重要,是我的长寿之道,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马老对事业的执着、对理想的坚持、对人生乐观豁达的态度的确是后辈们需要学习的。

  许多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马老就会十分幽默地说:“按四川方言说,不晓得是咋个搞起的,我忽然就混到100多岁了。”马老说,他的长寿之道可总结为“达观”二字和“提得起放得下”六字,百年人生经历练就了他处变不惊、乐观看待人生的性格。有了健全的人生观,才会有健康的养生观。

  注重作息 勤于用脑

  马识途十分注重作息时间的规律,认为健康的生活来源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离休后的这几十年,马老养成了规律作息的好习惯。他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并准时收听中央电台的《新闻联播》;早饭后,就读书看报,上午11点休息一会儿;午饭后,他会先写写字,再看看书报,差不多下午2点左右午休,4点起来看书、写字或接待来访的朋友同仁;晚饭后,他会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晚上10点之前便上床睡觉。这些年下来,马老几乎不用钟表了,生物钟会准确地告诉他作息时间。

  马老养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勤用脑。百岁时,他依然笔耕不辍,22万字的新书《百岁拾忆》用朴实的语句讲述了不平凡的一生。马老自言:“我已百岁,垂垂老矣,如日薄西山,夫复何为?我偏不认命,还把往年的生活碎片拾掇起来,便是这本《百年拾忆》的书。”或许正是这种“不认命”的心态,让百岁高龄的马老看上去依然是那么富有精气神,那么的健朗豁达,甚至还透出一股子豪迈之气。

  怡养性情 坚持锻炼

  马老还善于用书法修身养性,陶冶文心。从6岁发蒙学书,马老就一直临汉魏碑帖,专攻隶书。他那粗墨、凝重、大气而古朴的笔韵,深受大家赏识,求书者众。在墨海浸染多年,马老发觉,真正的书法家,要有钻研耐力,要通过学习传统书法打下坚实基本功,要有思想内涵,主张“书贵有法、书无定法、书以载道”。不仅使人笔下生辉,谈吐高雅,同时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极佳方式,怡养性情,能培养高尚人格。

  此外,马老也很注重锻炼。不过运动只是随心所欲,不讲究固定模式。90岁前,马老每天都要到外面去散步1个小时。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就不上街了,但他购置了跑步机、扭腰机,每天坚持活动半个多小时。这每日半小时的锻炼,还让马老找到了写作的内容,他根据室内健身的体验,编写了老年软体操“十段锦”,顺序是从头顶到脚面、洗面、揉眼、搓脸、揪耳、敲腿……

  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马老精练地总结出一首朗朗上口的《长寿三字诀》:“不言老,要服老;多达观,少烦恼;勤用脑,多思考;能知足,品自高;勿孤僻,有知交;常吃素,七分饱;戒烟癖,酒饮少;多运动,散步好;知天命,乐逍遥;此为谓,寿之道。”如今,这首《长寿三字诀》已经广泛传播,成为许多老年人每天必诵的“长寿经”。

  如一本撰写了百年的著作,这早已跨越了百岁的生命,更似一条静静流淌的世纪长河,令人敬仰。


江南游报 名人养生 00013 2020-07-23 江南游报2020-07-2300009;江南游报2020-07-2300013;江南游报2020-07-2300011 2 2020年07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