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匠人匠心

文章导航

盛妆一眼中的千年岁月

  时尚的循环就像一个圆,街头流行发展至今又回到了中式复古,现代人披挂汉服上场,可惜少了神韵,难免不伦不类。在找寻东方美的道路上,如何;中破隔靴搔痒般的尴尬境地?也许,仿古美妆造型师会给我们启发。

  盛妆一眼中的千年岁月

  ◎ 刘 青

  五年前的冬季,西安博物院迎来了一场名为“淡妆浓抹总柜宜”的签售会,镜子第一次身为作者来到西安,带着她从业七年后的专业沉淀——《舞青丝》。她用五十个妆造作品,一路从先秦梳理到民国,复原出各类古装影视人物的妆容与造型。

  和签售会同时献上的,还有她的两场讲座和一场古代造型走秀。想知道汉代与唐代流行造型的读者,能从她的现场演示中感受出堕马髻、惊鸿髻等发型特点。那些沉睡在博物馆画卷里的人物,潜藏在诗词歌赋下的角色,都从她的造型中鲜活走来。

  她们的鲜活,不在于穿的是汉服,囊括美妆、发型、服装搭配,还原整体造型,方才接近形似。而形似不如神似,制作技艺往往需要厚重的文化熏陶,才好准确把握住那种只可意会的古典韵昧。

  镜子讲课的时候,总是先推荐学生读《诗经》和唐诗宋词,并摘录出描述女性的诗句。她提到温庭筠的诗句“小山重叠金明灭”,有学者猜测“小山重叠”指的是屏风上画的山水,或是唐代女子头上簇戴的月牙形的梳子,而“金明灭”也许是镜子里忽明忽暗的烛光,或指金梳因人动作而折射出光亮。

  她置身于这首《菩萨蛮》的情景中,仿佛看到一位丰腴女性香腮似雪、眉妆漫染,在香闺中漫不经心打扮,极慵懒的感觉。找到这种状态,做出的造型,自然多出一份韵味。

  这是镜子从小钟情文学与历史得来的体悟。家里满柜子的书籍,是她穿越到任何朝代的时空隧道。大学完成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后,她并未如其他同学一样成为编剧,转而进入仿古妆造领域,拿捏起影视剧人物造型的时候,也就更多了学者般的客观与严谨。

  有人好奇,生活中的她什么样?是不是俨然文人雅士,爱把玩茶香花、诗酒茶?其实不然。将生活重心的80%都放在妆造事业的镜子,全部的柔情与细腻好像都交给了文学与妆造创作。生活中的她,直爽又有点男孩子气,常穿利落的休闲装,工作累了可以席地坐下,把家装饰成美式,养了好几只猫。

  剩下20%的生活里,她大多选择外出郊游,也会为了了解印度文化而学习印度舞。但凡在家,总离不开影音书。身为漫威迷,对钢铁侠情有独钟。

  除了高分小众电影,常看的居然是惊悚悬疑片。喜欢侦探电影,更喜欢像侦探一样挖掘历史。会听研究古碑文的朋友分享冷门故事,也会用亲临现场的视角感受历史人物。她曾写过一个关于诗人王维的故事。想象自己是唐代太平公主府上的歌姬,看过他受邀入府的风光,也听闻他罢官离京的落寞。她留心他的人生,就像自己也走了一程。如福尔摩斯,抽丝剥茧出整个故事,再用考古学者般的手,编织出一整幅经络纵横的文化体系宏图。

  一位优秀的妆造师,需要做到的,是从这张网中,随便拎出一个点,就能串联出一整个面,似乎与鉴定文物如出一辙。

  曾经有学生找她鉴别一尊古俑。面对一座面目全非的人俑,镜子首先从体态判断是位女性,然后看衣着,中袖齐胸服装,而她的身材属于腹部偏大的仿锥形,再结合模糊的发型轮廓,大概推测是开元年间(大唐盛世)的女性造像。

  如果要还原出它的造型,可以搜集同时期所有形象清晰且是可考证的妆面,再将这些妆面,截取到人俑脸上,像破案般抽丝剥茧,也就清楚了古俑是什么妆容。正因为坚持打造有历史沉淀的妆造,纪录片《南宋》、电影《桃花源志》、北京时装周汉服秀等等影视、时尚领域陆续邀约镜子合作,共同彰显传统美学质感与文化内涵。

  仿古妆造的必经阶段,便是学习复原妆,就是上文提到的按照古代原本的妆造去还原。对初学者来说,秦汉时期的妆造更易入门。当时民风淳朴,样式并不繁琐浮夸,牢牢掌握好古代妆面三原色(白、黑、红),可以为之后所有朝代妆面打基础。

  古代用色和现代妆多有不同。即使化妆工具都是现代材料,镜子也会特意按照古画、壁画之类彩绘作品去选色。仿妆出现最多的红是大红(正红色)。其他红也用得热闹,比如朱红、绛红、粉色。配色和画法一样,没有绝对标准,大多靠自己领会。

  镜子画的线条,细腻中透着一股柔和圆润。出自曲艺家庭,越剧强烈的水乡柔美气质,早已奠定了她的审美偏好。而偏好也往往是用来打破的,打开创作思维,妆造之路才会因不受限而变得更加有趣。

  实际上,镜子并不愿止步于复原妆。她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做艺术妆造。不为炫技,不为美而美,而要美得有意义,言之有物。以往我们常常认为“哀愁”这种情绪和大红大绿根本沾不上边,但这次,镜子决定推翻刻板印象,选用一种鲜艳的,近乎抹茶绿般明快的亮色来展现哀愁。

  除了颜色的探索,她对跨文化的妆造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我们国家的文化包容性特别大,而世界有一部分的文化发源地就在中国。镜子尝试用中国的衣服、中国的手法,创作出跨民族、跨地域的妆造作品。

  不打草稿、不假思索,凭着直觉信手拈来,居然能做出日本平安时代、韩国乃至蒙古的贵族人物造型。汉文化推及东方文化的整体思考中,包罗一切闪耀的美学智慧。这份广博气度,正暗合了她创立的美育机构的名字,“纳兰”,意思是海纳百川一切美好的事物。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09 盛妆一眼中的千年岁月 2020-08-20 江南游报2020-08-2000007;江南游报2020-08-2000008;江南游报2020-08-2000009;江南游报2020-08-2000011;江南游报2020-08-2000001;江南游报2020-08-2000010;江南游报2020-08-2000014;江南游报2020-08-2000015 2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