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日本茶道,一期一会

  真正“领教”日本茶道,源自一位在日本留学多年,归国后一直坚持修习日本剑道的朋友小欣。那日朋友间饮茶,一时兴起给茶聚起了一个主题叫“一期一会”,席间她跟我们做了分享:日本本土最早是不产茶、不饮茶的,茶文化的传入最早是在我国的唐代。随遣唐使一起传回日本的除了中国的文化,禅宗外还有茶,其中最著名的是788年,遣唐留学僧最澄归国时带回了茶种,并种植在京都比睿山延历寺的北侧,这就是日后号称日本最古老茶园的日吉茶园。

  日本茶道,一期一会

  ◎ 刘 青

  2006年,在位于北京建国门的剑道道场里,23岁的小欣留学前,曾求学于此。某天学剑道的时候,居然遇到了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先生。先生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一生痴迷于剑道的他那时已经是五段的高手。先生抵达中国后,不辞辛苦地特意前来道场指导剑道,当时全馆沸腾。一下午的指导,很快过去,全馆人员最后都按顺序依次向先生恭敬行礼,合影时,他笑得非常灿烂。然而,在他回国不久,就传来他突然因病去世的消息。“在初次练习剑道时,便听说过‘一期一会’这句话,却不甚理解,只当是一种剑道精神而已。然而,很多事情,未经历只能半知半解,只有经历过才能透彻明白。”小欣说,“我们与先生,是真正的一期一会。”

  我是不了解剑道的,却十分好奇,这本来源于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是如何也成了剑道的精神?这本源自于我国唐宋时期的茶,在日本又是如何变成了茶道并流传至今的?

  日本本土最早是不产茶、不饮茶的,茶文化的传入最早是在我国的唐代。唐时由于经济文化的兴盛,日本频繁派遣遣唐使、僧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随这些人一起传回日本的除了中国的文化,禅宗外还有茶,其中最著名的是788年,遣唐留学僧最澄归国时带回了茶种,并种植在京都比睿山延历寺的北侧,这就是日后号称日本最古老茶园的日吉茶园。

  最初茶到日本,仍属于僧众和寺院小范围内流行和传播的事物,819年嵯峨天皇出游经过崇福寺时,旅居中国多年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献茶,嵯峨天皇十分中意,回宫后便令全国广植茶树,更要求每年进献茶于宫内。从此,在朝廷的支持下,人们在都城设立公营茶园,甚至有了造茶所的出现,自此茶树开始被大范围的推广种植,茶开始变成贵族阶级享用的产品。那时的饮茶法仍是陆羽在《茶经》里描述的煎茶法:“支釜煮水,炙茶研磨,水一沸添时添盐调水,水二沸时出水一瓢暂存熟盂中,以竹筴环击,入茶末于水中心,水三沸时把熟盂中水添回……”

  而现在日本抹茶道,源自于我国的宋代。中国的宋代时期,日本的荣西禅师来华学习佛法与禅学,在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也传回了中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和饮茶的仪式。根据在中国关于饮茶茶礼与茶的药用价值的学习,他晚年著成《吃茶养生记》一书。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本茶书,书中讲述了喝茶的种种益处,对推广饮茶起了重大的作用。

  到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期,茶从贵族阶级的文化演变成更具日式风格的书院茶,那个时期,日本茶道雏形开始显现:茶室不再富丽堂皇而开始有朴素之美,点茶的程序基本确定下来,安静不语的茶礼开始形成,书院式建筑中外来的唐宋艺术品和日式房屋融为一起,改站立式禅院茶礼变为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茶道在此时也逐渐从贵族人把玩的一种文化变得具有禅味。

  从日本茶道的开山始祖村田珠光开始,茶道开始逐渐与平民生活融合,他创建了与一般乡间农家风格一样的草庵茶室,把禅宗禅学理论融入茶道之中,将茶道的风格从形式化转为精神化,将古朴、质朴、幽静的侘寂精神带入茶道之中。

  “一期一会”这个词源于日本茶道。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江户德川幕府时代的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汤一会集》中。书中这样写道:“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他用一期一会告诉每一次茶会中的主客都要竭心诚意地投入与参与。后来跟随日本茶圣千利休先生二十多年的山上宗二在《山上宗二记》中把“一期一会”提炼出来作为茶道守则之一。

  如果你寻着日本茶道走在京都街头,意外的发现许多日本商店中都有“一期一会”的挂轴,抹茶的名字也有叫“一期一会”的,和果子上也会有“一期一会”,甚至我们住的日式旅馆中都挂着“一期一会”。若是你仔细观察,不管是纯米吟酿还是烧芋酌,都可以看得到“一期一会”为名的烧酒。身在日本会被日本人的贴心、细致所感动,会折服于日本小物件中的匠人精神,会顿时明白了冈仓天心说的茶道精神已经深入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欣临回国前,她的日本同学盛邀去参观自己家的私人茶室。主人住的是传统独栋,从外看颇有MUJI极简风格,进去之后,才发现处处清雅别致,行道路两旁布置了枯山水,穿过小路,抵达后面的院子。其中竹林掩映,翠意盎然,而茶室就藏在曲径通幽处。

  茶室不大,是传统日式的是四叠半榻榻米形式,入口的木壁上挂着竖轴的“一期一会”。竖轴下插这一枝叫不上名的小野花,淡淡的雅致,香盒里的香幽幽地燃着。茶室里干净整洁,榻榻米的中间从屋顶钓下来的钓釜,告诉来人这是春天。

  女主人推门行礼后端上和果子,那是个典型的日本女人,干净的发髻利落地挽在脑后,米色的和服配上精致的妆容,再加上彬彬有礼地点头微笑,把日本女人的贤惠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女主人递上樱饼,这是日本樱花季特有的和果子,粉嫩的外形和颜色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精致极了。在日本茶道里不同季节和果子的搭配也会不同,夏天时会品尝到羊水羹等生果子,冬天浓茶会配干果子。

  品尝完和果子,女主人用漆制的茶盘端着茶具小步地走到风炉前,行礼后看她有条不紊地折茶巾,清洁枣、茶杓、茶筅和茶碗,动作娴熟有节奏。小欣同学说,自己的夫人从十年前就利用业余时间去日本的茶道教室学茶,在日本这是女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清洁完器具以后,女主人为他们打抹茶,轻轻地拿起枣,略略地倾斜,右手用茶杓取出一勺的茶量,像舞蹈一样在碗边轻敲一下茶杓,转眼器具又归回原位。然后注水,茶筅在纤纤玉手中迅速移动,等到茶汤表面漫上齐整的白沫时,她住了手。从头到尾,女主人的脸上挂着自信、恬淡和愉悦的微笑,观之赏心悦目。

  端起茶碗,一幅翠绿的茶汤在茶碗中呈现,仿佛捧着一掬液状的翡翠。茶香迎面扑来,饮一口,身体立马清爽了起来,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琼浆玉露吧。小欣跟女主人探讨日本的茶道以及日本茶道的学习,对方说“初学时感觉会很枯燥,老师会一遍遍地让我们重复一个动作,比如叠茶巾就需要练半年,其实在不断地重复中就是对自己的磨炼,在这过程中过多的会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弥补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日本茶道流传至今,流派众多,因了茶品的单一性,所以各门派会在程式上有所不同,但是那“和、敬、清、寂”和“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均为大家尊崇。日本人在这看起来的不变中感悟变,在拿起放下间感受万物,然后更好地去生活。所以《茶之书》中才说“我们(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绘画,乃至我们的文学,全都蒙受了茶道的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几乎与茶同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剑道,为何也把“一期一会”奉为精神了。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2 日本茶道,一期一会 2020-09-24 江南游报2020-09-2400007;江南游报2020-09-2400008;江南游报2020-09-2400009;江南游报2020-09-2400010;江南游报2020-09-2400006;江南游报2020-09-2400011;江南游报2020-09-2400012;江南游报2020-09-2400014;江南游报2020-09-2400013 2 2020年09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