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非遗曲艺周

融入现代生活·弘扬时代价值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圆满落幕 线上全覆盖线下活动更精彩

  融入现代生活·弘扬时代价值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圆满落幕 线上全覆盖线下活动更精彩

  ◎ 记者 陈  冲  通讯员 戴云华 郑志玥 房 炜 王 强

  ◎ 摄影 周建平  潘前波 郑  敏  戴云华

  10月13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融入现代生活·弘扬时代价值”为主题的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式暨“浙江好腔调”曲艺专场演出在宁波天然舞台剧院举行;至此,2020全国非遗曲艺线下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一年一度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是全国性非遗曲艺盛会,自2018年开始,已在天津、济南举办两届。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实现了线上全覆盖。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非遗曲艺周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开展,探索建立非遗曲艺展演传播新模式。线上活动首次汇聚全部127项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3个子项的 258个优秀节目视频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光明网、优酷、快手、宁聚进行线上同步展播,累计视频时长近8000小时。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启动仪式暨开幕晚会,光明网、央视频、快手、咪咕、宁聚对开幕晚会进行了视频直播。直播曝光累计达 1800万人次。在近2小时23分钟的直播时间里,光明网、抖音账号、快手账号、一直播账号等新媒体平台累计浏览及在线观看472万人次;光明网直播专题页面累计点击浏览量510.2万人次;宁波本土媒体宁聚对开幕式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29万人次。

  线上全覆盖、线下重引流。10月11日,生动的非遗课堂、古老的地方曲艺走进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同一天,浙江省首家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授牌仪式在宁波城隍庙举行。此次曲艺周的线下活动还包括曲艺传承发展论坛,曲艺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酒店(民宿)“四进”活动,曲艺公开课、“浙江好腔调”展演、第七届“阿拉非遗汇”等线下活动累计参加人员超3万人次。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程表示,全国非遗曲艺周首次在长三角城市举办。本届非遗曲艺周落户宁波,源于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座沿海城市不仅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宁波汤圆、梁祝传说、“三金一嵌”等传统手工技艺、传说与民俗,还拥有不少特色十足的传统曲艺,全国127项国家级非遗,宁波就有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和唱新闻三项。

  名家名段“南腔北调”荟萃全国非遗曲艺精品

  10月10日晚上,“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启动仪式暨开幕晚会在浙江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举行,北京评书《岳飞传·还我河山》《百姓心中一座山》、苏州弹词《叔嫂初逢》、乌力格尔《京德挂帅》、绍兴莲花落《三个巴掌》、四明南词《悠悠青蒿》等非遗曲艺节目精彩亮相。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出席活动并共同启动“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相关领导,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等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代表,中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全国非遗曲艺代表性传承人、曲艺表演艺术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李群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国务院已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曲艺类项目127个,涉及193个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207名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加强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工作,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提出了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目标和9项主要工作任务,加强对曲艺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扶持。近两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832万元,覆盖了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曲艺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指出,今年,中央要求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稳步推动复工复产。我们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举办“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搭建广大曲艺非遗传承人展示风采舞台,搭建全国非遗曲艺工作者、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曲艺类非遗保护成果,进一步提高曲艺传承保护水平。

  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宁波高度重视非遗工作,推动建立了具有时代特征、宁波特点、非遗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推出了一批成效明显、影响广泛的非遗保护综合体,探索实施了“三位一体”保护体系、非遗保护高校联盟等创新举措。宁波也是传统曲艺重镇,拥有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唱新闻等多项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多次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他表示,全国非遗曲艺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展示地方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选择在宁波举办,充分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对宁波的高度信任,是对宁波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有力推动。我们将努力奉献一届名家名作荟萃、新人新作纷呈、原创精品迭出的非遗曲艺周,全面展示我国非遗曲艺保护传承与发展成果。宁波也将以此次非遗曲艺周为契机,进一步做优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努力开创非遗曲艺传承保护发展的新局面。

  开幕式当晚,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因为“有声瑰宝”传承人的精彩演绎而格外热闹,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一出场就博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作为剧评的泰斗,刘兰芳几十年来潜心在评书说演之中,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她的演绎带有铿锵起伏的声韵美感,尤其是说书时高亢嘹亮的声音,让观众片刻入戏,形成了独特的评书表演风格。

  《岳飞传》是刘兰芳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曾轰动全国,影响海外。虽然如今的刘兰芳已经70多岁了,但当干练豪迈的她一身浩然正气出现在现场,给观众说演《岳飞传·还我河山》等节目时,精彩时分观众的叫好声,掌声如雷贯耳,曾经只出现在书本上、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被刘兰芳演绎之后立即变得鲜活起来,并在观众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当晚,刘兰芳、金丽生、盛小云、刘世福等曲艺名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演出,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台难忘的曲艺盛宴。节目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既有反映扶贫题材的安徽琴书《退低保》,也有反映抗疫先锋模范事迹的北京评书《百姓心中一座山》;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经典曲目,也有很多扎根当代百姓生活,围绕现实题材创作的反映时代风采的曲艺新作。这些非遗曲艺民族特点鲜明,地域特点浓厚,加上歌舞乐多种元素融合,充分展现了当前非遗曲艺传承发展的丰硕成果。

  全国专家艺术家齐聚宁波共同探讨曲艺传承发展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曲艺传承发展论坛”于10月11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作为本届全国非遗曲艺周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融入现代生活 弘扬时代价值 开展日常演出 推动活态传承”为主题,吸引各地非遗保护工作者、曲艺专家、传承人代表等百余人出席,共话曲艺探索、艺术实践与文化传承。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一年来,各地按照《计划》积极结合本地曲艺传承发展实践,探索机制建设,形成保护举措。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曲艺保护实施路径,交流曲艺传承成功经验”,共设“曲艺传承发展新目标和新任务”“开展学术研究与加强专业指导”“赓续传承创新与满足人民需求”三个分议题,为各地经验分享,开展互学互荐,推进学术研究,倡导引领示范搭建交流平台。

  现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在致辞中表示,曲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做好曲艺类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2日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领域专家的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在主旨发言中回顾了自身60余年的从艺经历,并指出曲艺传承要在发展中不断前进,曲艺作品要适应今天的观众,要讴歌时代的英雄,“我希望我的声音除了能给群众带来笑声,更是让您听到这些穿越时代的英雄之声,因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宁波市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宁波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研究馆员竺蓉表示,宁波市对传统曲艺项目进行了“三位一体”保护,也就是项目传承人和保护单位进行合力的保护,向现存的地方曲种代表性传承人18名,保护单位15家明确了工作职责,定期对他们进行评估,对评估优秀的进行奖励,如果不达标的会督促他们进行整改。在这样的保护价值下,曲种基本上做到了“三个有”,就是有人、有作品、有演出。同时通过启动宁波全市的曲艺保护系列活动、组织地方曲艺大汇串、创编优秀的曲艺作品参加各种赛事等形式搭建展示平台。

  此外,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曲艺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魏真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蒋士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音乐学博士赵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竺蓉等四位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和当地“曲艺”发展现状出发,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曲艺的传承发展,必须理清三个不同层面的工作》《山东曲艺进校园及建立传承基地的探索和实践》《新时代曲艺传人培养的现实路径》《地方曲艺的危机与破局》的主旨发言。

  当天下午的圆桌论坛中,天津曲艺保护促进会会长李治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蒋中崎、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陈睿睿、绍兴莲花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海等分别做了精彩发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曲艺的传承发展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曲艺专家的专业力量,为曲艺项目的传承发展实践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而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传承的实践者,在保护工作中既是保护者,又是被保护者,肩负着传承本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曲艺的传承发展面临困境,如何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如何与时俱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需求,需要曲艺传承人不断思考与探索。

  曲艺书场授牌“阿拉非遗汇”尽显宁波非遗魅力

  四明南词、唱新闻、宁波走书、宁波评话…… 如何让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的古老曲艺再次火起来?10月11日上午,浙江首个省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授牌仪式暨宁波曲艺专场展演在宁波府城隍庙举行。今后,广大市民、游客可以在宁波民乐剧场,欣赏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宁波地方曲艺,这里一年计划演出多达360场。

  历史上宁波就是曲艺的重要“码头”,宁波地方曲艺多达15种,且大多传承至今。1958年,宁波走书艺人参加了全国首届曲艺会演,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目前,在全国127项曲艺国家级非遗中,宁波就有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和唱新闻三项。近几年来,宁波首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宁波经验先后在全国推广,涌现出了陈莲卿、张亚琴等一批曲艺名家,也培养了一批曲艺接班人。

  宁波民乐剧场成立于1954年,始终秉承“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曲艺、丰富群众生活”的宗旨,主要演出本地民间艺人的走书、评话、四明南词、唱新闻等具有宁波文化特色的曲艺及苏州评弹节目。一批知名的曲艺艺术家纷纷携名曲走进剧场献演,年平均惠民演出350余场,上座率达90%以上,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听众。成为浙江省首个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民乐剧场今后将坚守曲艺阵地,坚持传承实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省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树立标杆、做出示范。

  为期三天的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之第七届“阿拉非遗汇”在轮回乐队、猴子军团、阿拉现代三支乐队的精彩演绎中正式启幕。本届“阿拉非遗汇”入驻天一广场、宁波府城隍庙、药皇殿等三江口高人气地段,汇集“阿拉非遗汇”开幕仪式、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挂牌仪式暨宁波曲艺专场展演、“四海风物”非遗展演,“汲古纳新”非遗市集、“照壁城隍”风物大展、“医者仁心”非遗名家汇等六大看点,全方位展现了宁波“四海风物,照壁城隍”之境。

  “四海风物”非遗展演由“浙江好腔调”宁波专场展演、“四海风韵”非遗展演、“四海风潮”综艺展演、“四海风情”戏曲展演四部分组成,四明南词、唱新闻、宁波评话、跑马灯、耍牙、大头和尚等极具宁波当地特色的特色曲艺、非遗表演、杂技魔术纷纷亮相展演,让甬城市民感受到了宁波非遗曲艺的非凡魅力。

  非遗集市则通过 “城隍庙美食汇”“美好生活技艺会”“中医药非遗汇”三大板块100个内容项目,从美食、健康、生活美学等方面,让非遗理念、非遗文化、非遗产品融入百姓生活。

  此外,作为全国非遗曲艺周的活动之一,曲艺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酒店(民宿)的“四进”活动,也于10月11日至13日紧张进行。8支宁波本地曲艺演出团体下沉到基层社区、学校、景区、酒店,汇集了宁波走书、四明南词、蛟川走书、象山唱新闻等多个曲艺类型,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宁波本地曲艺面貌及特色,充分激活了曲艺在基层的受众,将曲艺周办成了人民的盛宴。

  全国曲艺周开幕式 现场照

  全国曲艺周开幕式 苏州弹词表演

  全国曲艺周开幕式 四明南词表演

  全国曲艺周开幕式 刘兰芳评书表演

  全国曲艺周闭幕式 音乐快板《新时代,新发展,曲艺传承新担当》

  全国曲艺周闭幕式 路桥莲花《致富路上》

  全国曲艺周闭幕式 金华道情《田鸡卖塘》

  曲艺传承发展论坛 刘兰芳致辞

  曲艺传承发展论坛 圆桌交流

  曲艺传承发展论坛 现场器乐演奏《慈孝曲》

  非遗曲艺书场试点 授牌仪式

  全国非遗曲艺周 四进活动

  “阿拉非遗汇”开幕式 启动环节

  “阿拉非遗汇”开幕式 颁发证书环节


江南游报 非遗曲艺周 00008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圆满落幕 线上全覆盖线下活动更精彩 2020-10-15 江南游报2020-10-1500011;江南游报2020-10-1500012;江南游报2020-10-1500014;江南游报2020-10-1500016;江南游报2020-10-1500019;江南游报2020-10-1500017;江南游报2020-10-1500020;江南游报2020-10-1500033;江南游报2020-10-1500036;江南游报2020-10-1500025;江南游报2020-10-1500031;江南游报2020-10-1500030;江南游报2020-10-1500039;江南游报2020-10-1500047;江南游报2020-10-1500049;江南游报2020-10-1500048;江南游报2020-10-1500026;江南游报2020-10-1500023;江南游报2020-10-1500029;江南游报2020-10-1500041;江南游报2020-10-1500040;江南游报2020-10-1500042;江南游报2020-10-1500050 2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