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绘本游古迹
![]() |
![]() |
![]() |
![]() |
![]() |
![]() |
这位妈妈的亲子旅行观是——“我们走过的风景,也在微妙地塑造着我们。”
带着绘本游古迹
◎ 吕 莉
和女儿的冒险历程开始于她出生后的第三天。至今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了二十多个国家,她也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在路上的宝宝”。我一直相信带孩子出行是非常必要的——不要怕麻烦,不要找借口,不要认为他们太小。
我曾经特意挑选“应该”带她去哪儿,后来便想去哪儿就带着她去哪儿。女儿刚满两岁时,我第一次带她去了大理。那一次我们在大理待了半个月,租了一家两室一厅的民宿。带她出门时,我通常爱住民宿。身边有孩子,能洗衣服、做饭很重要,空间相对宽敞,她能玩儿得开,我也更放松。
每天早上起来在阳台上晒会儿太阳,院子里有儿童娱乐设施,她能高兴地玩儿上好久。中午打车进古城里吃个午饭,然后四处溜达。大理跟20年前比起来变化实在太大,但给我的感觉却还是一样的。白天和夜晚的古城大相径庭,大家普遍都睡到中午,下午两三点才开始工作,夜生活非常丰富。挑了一天上苍山,小家伙体力还不错。山里的一切依然跟记忆中相似,就连那家半山腰的饭店也没变,海菜、树皮、杜鹃花都是记忆里的味道。隔天再租了小电动车沿着洱海走,水面上都是云层中透下来的光斑。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喜洲,歇脚吃点儿东西,在街边买几个粑粑。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能让人成长,但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每到一个地方都得去切身体验当地的生活,去接触当地的人,了解风俗、民情、食物、文化。跟孩子一起旅行时,时间总是过得特 别快,她从来都不消停,我也一刻都不闲着。跟孩子一块儿旅行,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彼此学习。有时我甚至会觉得是她在带我看世界。
很多人会被一张照片勾起出游冲动,而我女儿常是看了某本书后就立即“好想去那个地方看看”。有一天,陪五岁的女儿读周翔的绘本《荷花镇的早市》:“咦,这里的房子怎么都盖在水里呀?他们怎么去买东西?”“坐船去呀。在我们这儿,河就是路,船就是车。”女儿问我:“妈妈,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地方吗?”
一周后,我们一家三口就来到了乌镇。就像闯进了水墨画里,乌篷船轻轻摇,“嘎吱嘎吱”地在丝绸般的水面上剪出涟漪。白墙黛瓦下,女儿始终跑在前面,兴奋地探索这个被她形容为“迷宫”的水乡古镇。我十几年前来过乌镇,再度造访,通过绘本的全新角度去感受,颇有发现。女儿自己玩起寻宝游戏,寻找了十多处和书里一模一样的场景:拱形石桥、一排排沿河商铺,甚至定胜糕……我十分迷恋江南水乡的诗意,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此刻她倒懂了一点点。在西栅的一片荷塘前,她自言自语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晚上,在能看到河流和灯光倒影的餐厅吃饭,等上菜时,她认真画画,我问:“在画什么?”她头也不抬,竟抛出一句:“移舟泊烟渚。”
这份诗意的心情一直延续到下一站苏州。我有意让女儿在苏州园林进行一场中国美学的熏陶,此前专门读了《漫眼看历史:苏州园林》。沧浪亭,修竹为盛。女儿边逛边化作讲解员,分享她从绘本里学到的知识:“这是湘妃竹,上面的斑点是眼泪变的哦。”“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的……”她想说的是对称美,我笑而不语。看过的书和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费。
在杭州,我们住在西湖国宾馆,在酒店里就能赏湖。晚上躺在19世纪末建成的古楼里,我给女儿读的绘本是《中国城市亲子游系列之杭州》。那晚,她在梦里呢喃:“河就是路,船就是车……”
住进古迹中
▶乌镇阿丽拉
酒店位于乌镇东栅景区,我们选的房型是泳池别墅,正是“枕水人家”四个字的酒店化演绎。灰白建筑体与池水温柔融合,每一个角落都充满设计感。在被三边水包围的三白酒吧,茶歇氛围一流,我和先生唱着用三白酒调制的特色鸡尾酒,发了三小时呆。酒店有不少适合亲子游的活动,譬如一条囊括古代大运河、著名传统酒坊和蜡染布作坊等景点的徒步观景线路。
▶苏州南园宾馆
这里是唯一可住的苏州园林,可以给孩子不着痕迹地灌输历史知识。这家酒店历史悠久,曾是蒋介石第二夫人姚氏和次子蒋纬国故居、清代诗人沈德潜故居、善庆禅寺遗址……在酒店里就可展开小旅行。酒店各处都是六十年以上的花木,住客会拿到一张赏花地图,了解在不同月盛放的花,或夜游网师园。
▶青普文化行馆·南靖土楼
把南靖作为福建土楼自驾游的其中一站,到书洋镇塔下村住下,体会“喝一碗客家米酒,做几日土楼主人”。南靖土楼依山就势,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青普文化行馆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化氛国,推开窗就是绵延山景,还能兼顾舒适。推荐酒店的全餐+文化体验套餐,体验根据日程安排,有参观田螺坑土楼和“东歪西斜”裕昌楼、上山采摘蘑菇、做植物标本、学做客家美食角箩饭,当然也有特色的书画体验。小朋友估计最喜欢一边吃着用篝火烤的红薯,一边看露天电影。
达人:吕莉,新媒体工作者,女儿诺诺,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