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淡溪:南宋状元王十朋故里
乐清淡溪:南宋状元王十朋故里
◎ 温州旅游体验师 陈安生\文 林鸿麟\图
乐清淡溪镇四都的梅溪村,四面环山,山脉蜿蜒环绕,迤俪起伏,森林植被茂密,田畴平整,阡陌相连,村庄绿树掩影,错落有致,果蔬飘香。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状元王十朋的故里。
初夏的一个双休日,怀着对古人敬慕的心情,我跟朋友一起,有幸走近了她。
村头的王十朋纪念馆,由国学大师南怀瑾题写馆名。纪念馆大厅系五间重檐式仿古建筑,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大殿辉煌巍峨,飞梁画栋,色彩艳丽,院中立一“圣旨”碑,正殿挂着写有“状元及第”的匾额,殿正中塑着身穿宋朝红色官服,头戴黑色官帽的王十朋坐像,他微笑安然,平静慈祥,十分生动传神。大厅两侧两廊陈列着王十朋生平事迹和他的诗词及碑刻等。
王十朋“小时颖悟强记,七岁入塾,十四岁起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三十三岁时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三十四岁入太学。由于南宋政治腐败,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六岁,秦桧死后,高宗皇帝主持殿试,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特遣绍兴府签判。因力主抗战,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后又以‘怀奸、误国’等八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支持张浚北伐。不久,主和派重新得势,自劾辞官还乡。后起知、夔、湖、泉四州,清廉勤政,政绩卓然。乾道七年(1171)三月陈太子詹事,因病力辞,以龙图阁学士告老还乡,七月丙子卒于故里左原,终年六十岁。”
凝视着那两侧两廊陈列的文字,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风云,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宋朝。眼前展示的是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和一位关心人民疾苦,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清正廉明的好官!于是,内心的浮躁和耳边的喧嚣被逐渐过滤,庄严和肃穆,崇敬和爱戴之情在心中油然升起。“孝感井”在纪念馆前五十米,状元路旁。孝感井水源充沛,以前可供饮用和灌溉,井壁垒石而成,井口为方形,中置一石梁,方便立脚汲水,井口一分为二,成为八个角,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八角井”。传说王十朋11岁时,其祖父患病想吃鲫鱼,时值盛暑,王十朋和其父于井中钓得大鲫鱼,乡人认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故以“孝感”命名,王十朋对此井情有独钟,后来入太学步入仕途仍念念不忘,还特作《井光辨》《大井记》《孝感井》等诗文以作纪念。
“洗砚池”是王十朋年少在家耕读时洗毛笔的池塘。位于孝感井前20米。望着那方方的池塘,黑黑的池水,此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生活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国难危机极为深重时期的少年正在书写着《自劾札子》:“自从总角,身在草茆,闻丑虏乱华,中原陷没,未尝不痛心疾首,与虏有不共戴天之仇。”那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忠心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状元樟”是两棵古老的樟树。传说这两棵樟树是王十朋在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状元及第后亲自栽植,树龄800多年,树高19米,平均冠幅23米,胸径1.81米,樟树经历岁月沧桑已遍体鳞伤,但树顶枝叶茂盛,绿意盎然,仍焕发着强大生命力。
“王公洛书阵”与状元手植树隔一条状元路,在“状元樟”的树荫之下,15块圆扇面大小的石础呈八字形,左边的八块,上圆下方,右边的七块,上方下圆,这一块块石墩虽没有留下状元当年读书的痕迹,但望着那有序摆放的石础,状元勤奋好学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王十朋墓位于梅溪邻近的梅岙牛塘山南麓,依幽而建,分为五坛,坛坎踏步及围墙均由块石垒砌,中设碑坛,坛北首左右原有碑亭,现仅存亭基,原《宋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二方,分立左右,也称“四贤碑”,后被毁,1982年据原碑文刻制重立。靠墙两侧各设十一级台阶,上通二坛。中设金水池,池中尚存着几只残缺的石兽。靠墙两侧各设斜坡,依次上通三、四、五坛,坛后为墓穴。1989年,王十朋墓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我们参观了重修过的“梅溪草堂”。“梅溪草堂”原是王十朋读书、会友的场所,他在任夔州知州时曾参观杜甫草堂,认为那里的东屯溪山酷似自己的家乡左原,便作了一首诗,诗中说:“我待还家筑茅屋,作诗招取少陵魂。”乾道六年他从泉州太守位上退下来,扶着贾夫人灵柩返回故里,在家乡开辟了梅溪草堂,作《梅溪草堂新辟缺少花木效少陵故事觅之以诗》,移小小园的十八香余根,种植在草堂四周,为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做了安排。
参观完状元故里的景物,我们坐在“梅溪草堂”的“率饮亭”里小憩,读着镌刻在墙壁上的《至乐斋赋》,感受状元“游心于一斋之内,适意于黄卷之中,师颜回,友扬雄,天下之至乐”的情怀,真是“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而得其人,无不敛衽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