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谈天说地

文章导航

  刘备咋成傻姑爷

  ◎ 俞剑明

  刘备本是与曹操抗衡的“枭雄”,但在《三国演义》中,自从诸葛亮出场后,刘备的形象陡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东吴招亲时,刘备活像民间故事里常见的傻姑爷。

  招亲之时的主角只有两个,一是刘备,二是孙权。再看看《三国演义》中是怎么安排的。孙权派吕范来向刘备提亲,说是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晚,刘备与孔明商议:

  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主公便可应允。先教孙乾和吕范回见吴侯,面许已定,择日便去就亲。”玄德曰:“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孔明大笑曰:“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

  玄德参不透孔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犹豫不决,而孔明根本不顾他的态度,径自教孙乾往江南定亲。亲事已定,要刘备前往迎娶,刘备疑虑重重不敢前往。孔明再次自作主张了:

  孔明曰:“吾已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不可行也。”遂唤赵云近前,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即将三个锦囊,与云贴肉收藏,孔明先使人往东吴纳了聘,一切完备。

  于是,刘备根据诸葛亮的安排去了东吴。而孙权压根没想把妹妹嫁给他,只是准备用周瑜的计策把刘备软禁起来。但诸葛亮“锦囊”里的妙计一次又一次击破了孙权和周瑜的把戏。而刘备呢?这个“枭雄”被大大“愚化”了,一切都听别人的摆布,遇到事情,只会“犹豫”“怀疑”“不安”,甚至“吓得面如土色”;诸葛亮对发生在刘备身上的这一切,全然不加理会,“大笑”“径教”之外,便是“锦囊妙计”。

  按情理说,一代枭雄刘备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在深入虎穴的存亡大计上,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蒙在鼓里任人摆布的;而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云云,也实在夸张过度。

  再举一个例子。孙权、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之后,又想出一个借道的诡计,让鲁肃去荆州骗刘备。

  当鲁肃到来时,刘备唯一的本领就是发问:“此是何意?”“如之奈何?”相反,诸葛亮毫不客气地扮演起教师爷来。最过分的描写是他教导刘备:“主公只看我点头,便满口应承。”毫不掩饰地夸口:“(周瑜的)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这种过分的描写,连毛伦父子也看不下去,批道:“小儿瞒不过,大人倒不晓得!”

  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浅层看,要表现诸葛亮的高超智谋,自然需要周围人的智商低一点。不过,深入一些看,就涉及了中国文人自古的一个梦想——做“帝王之师”。


江南游报 谈天说地 00007 2020-10-29 江南游报2020-10-2900006;江南游报2020-10-2900007;江南游报2020-10-2900008 2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