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博考古

  意义  刷新学界对史前稻作农耕认识

  ▲ TG6西壁良渚文化时期路11剖面

  ▲ 良渚文化时期道路

  专家认为,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初步钻探发现,附近古稻田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古稻田包括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期、良渚文化三个时期,从距今7000年一直延续到4500年左右。根据姚江河谷调查勘探和宁波地区考古发掘成果来看,这一区域,在山前平原地带,普遍存在古稻田层。这一地区得天独厚的保存条件,为完整保存古代农耕遗迹创造了条件。

  根据目前发现来看,施岙遗址古稻田特别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呈“井”字形,由路网(阡陌)和灌溉系统组成,展示了比较完善的稻田系统。这种稻田,起源年代早至距今6300年以上,一直延续发展,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识。

  施岙遗址古稻田附近的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米,附近共发现5处史前遗址,为一小的聚落群。古稻田的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养活众多人口的主要食物增长点,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古稻田堆积与自然淤积层的间隔,证明距今7000年以来这里发生了多次波动较大的环境事件,为研究人地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江南游报 文博考古 00005 2020-12-17 江南游报2020-12-1700018;江南游报2020-12-1700020;江南游报2020-12-1700022;江南游报2020-12-1700021;江南游报2020-12-1700023;江南游报2020-12-1700024 2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