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谈天说地

文章导航

  清末廉吏暴方子

  ◎ 俞剑明

  近读西中文先生的《林屋山民送米图题咏及其书法》一文,感慨颇深。西中文先生对“林屋山民送米图”和各界人士的题咏进行了细致的考据和准确的分析,并作长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八句声声入耳:百年鼎革覆天地,民治民权申宏义。见说封建似沉舟,谁知世事原如戏。贪渎痼疾势难除,官场至今说廉吏。小吏英名留青史,清末廉吏暴方子。

  廉吏何许人也?清末暴方子也。读《林屋山民送米图题咏及其书法》一文得知,暴方子(1847—1895),河南人,与著名学者俞曲园为同榜进士。1879年,出任江苏震泽县平望司巡检,从九品,是当朝最末一等的官吏。值得深思的正在于此,暴方子并非一方主官,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偏不。在其任内励精图治,扫除赌博、盗窃、娼妓,禁绝鸦片。有土豪褚二奎,设赌局盗窟,暴方子亲率健吏搜捕,捣毁盗窟。当地又有恶少率人夜劫,暴方子抓捕恶少法究,并亲自将受害人送回。受害人本不在方子辖区内,故有人认为其“越境侵权”,暴方子回答:“同食国家之俸,同任地方之职,平时可分权限,若变生仓卒,稍纵即逝,岂可坐视不救耶?”。

  暴方子是小吏,比不上海瑞,但他们做官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亲民抗上。这在当时是大忌,暴方子最终被罢官。他家贫如洗,甚至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无米下锅,方子只得忍饥读书。”附近村民渐闻此事,十分同情,纷纷前来送米送柴,短短一个月内竟蔓延至八十余村,为户约七八千家。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种话是对帝王说的。对暴方子而言,百姓对他的关爱,是他人格与官德的魅力。

  这种魅力,让文人共鸣。当地诗人秦散之写纪事长诗,又作“林屋山民送米图”,俞曲园篆额并作小记:“暴方子,廉吏也。罢官后,洞庭西山之民知其乏食,穷乡僻壤,里夫村妇,负米担柴,馈遗不绝。西山诗人秦散之为作长卷记之,余为题端。”

  应该说,“林屋山民送米图”是彼时文人眼中洁白的印象,这是中国读书人内心的骄傲,也是一种不悔的向往。继俞曲园的小记,文人墨客与社会贤达先后为“林屋山民送米图”题咏,其中包括郑叔问、沈铿、江瀚、吴大澂、吴昌硕、胡适、俞平伯、邓邦述、黎锦熙、于安澜、于海晏、朱光潜等。

  清末廉吏暴方子,赢得了后人的尊重。河南滑县建立了“暴方子纪念馆”,张海先生题写了馆名,同时又书写了“豪情贯日光玄武,英气排空照滑台”的联语。一位小小的清官,如一道耀眼的流星,把纯洁的光芒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江南游报 谈天说地 00007 2021-01-14 江南游报2021-01-1400006;江南游报2021-01-1400007;江南游报2021-01-1400008 2 2021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