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可不止粥一碗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拉开春节序幕的腊八,除了必不可少的一碗腊八粥,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腊八节,可不止粥一碗
◎ 刘 青
腊八历史
◆渊源:先秦,岁末祭祀于腊日
◆诞生:南北朝人们庆祝腊八日
◆发展:宋代产生腊八粥
◆巅峰:明代宫廷赐宴
◆没落:清末民初
◆习俗:傩戏、燃灯施粥、藏冰,吃腊八粥、腊八醋、蒜
中国人过本土节日最直接,用一种标志性食物去代表——八宝粥,这是独属于腊八节的食物。熬粥要加入各种米、各种豆,还有干果,琳琅满目,合八种食材于一炉。用作家老舍先生的话来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杭州的一些寺院和中医馆会分粥饭给民众。其他一些地方还有腌制腊八蒜、腊八醋的习俗。这是腊月后的第一个本土节日,也意味着农历春节马上就要到来。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北方有老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一碗热腾腾的粥真是恰到好处。
先看腊字,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腊者,猎也。又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按照他的解释,“腊”是新旧交接的时间,也就是新年开始前的一段时间。人们要祭祀先祖,祭祀的方法是狩猎。这就是所谓的“腊祭”,举办腊祭的日子,也叫做腊日。
腊日在哪一天?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我们今天的腊八节,古代的腊日很可能不在初八日,甚至,都不在十二月。
古代历法常有变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这一句,不只在说腊祭名称不同,也在于时间各异。夏朝历法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所谓寅,即农历一月,古人以十二月对应十二地支,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以此类推。而殷商建丑,周代建子。秦代虽建亥(十月),但将腊更名为嘉平,仿照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此后,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重新施行夏历法,以寅月即农历一月为岁首,沿用至今,因此腊月也固定为农历十二月。
后世,宋代有“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的记载,明代也有“大寒后逢戌日立腊”(冬至后正值大寒时期的说法),可见汉代影响之深远。
一本名为《荆楚岁时记》的书册,给我们呈现了公元6世纪荆楚百姓的民俗生活。其中写道: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这是有关腊八最早的一则史料。我们能看到旧时代节令习俗的残留,也能读出新文化“入侵”下的节令新貌。
这一天,村人们要做的,并非喝粥,“逐疫”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驱逐疫鬼,抑制阴气,在医疗卫生尚不发达的古代,民众依赖于某种仪式来驱逐疫病之源,名为“傩”。在腊日的前一天,也要举行大傩,正如《后汉书·礼仪志》所云:“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后汉书》中仔细描述了汉代宫廷逐疫的过程:“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以逐恶鬼于禁中。”方相氏就是专职驱疫避邪的神灵。然而,在宗懔的笔下,荆楚之人却是扮作“金刚力士”的模样。
金刚力士并不陌生,这是佛教的护法神,又名密迹金刚,手执金刚杵,一副勇猛无俦之状。佛教寺庙的山门之内,左右两侧立两尊金刚力士,俗称哼哈二将,几乎成了标配。
佛教传入中国后,广泛传播,深入社会肌理之中,其影响自不待言。而传统的腊日却日渐衰落,其原因也十分复杂,有学者认为:腊祭百神,几乎无神不祭,也便是无神可祭,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灶神节、除夕等腊月节日的形成,更削弱了腊日的职能。终于,在佛教的“文化人侵”下,腊日摇身一变,成为腊八节。
这一天,也因为佛教的独特故事,而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熟悉的腊八粥,终于,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宋人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有一段描述东京开封府腊八盛景的文字:
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看起来,东京城内寺院要举办两项活动,一是浴佛会,二是施舍腊八粥。粥在佛教颇受重视,佛陀因粥得救,又向僧尼总结食粥的十大益处,还创立了粥法制度。一碗合格的粥,要在煮熟后竖着插入调羹而不倒,或者在粥面上划痕而不消失。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是稠浓的粥,可以吃饱。
民间百姓家中也会熬粥,却是名为果子杂料粥。像枣子、干果等果品,五谷杂粮,虽不如佛家那般讲究,但胜在一个随意而为:依个人口味酌量添加。粥用糯米杂果品和糖熬制,民间每家煮之,或相馈遗。所谓八宝,和今天的做法一般无二,乃是用八种或多种米豆杂粮熬制而成。而且,这肯定是甜粥,和佛家咸粥不同——看来,今天一些饮食的甜咸口之争,在彼时就已有端倪了。
腊八节以携带宗教寓意的姿态进入中国,取代、融合了原有节日,但反过来终不免去宗教化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为我所用,再将其改造为中国化的东西。
腊八节的这种变化,还体现在它的民俗活动和人们观念上。
明代,是腊八节最为高光的时期,它不仅为民间广为庆祝,还走进宫廷。《明史》记载:“凡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永乐间,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宫廷举办盛筵,宴请百宫,还有节日专属美食:“……端午日凉糕粽,重阳日糕,腊八日面,俱设午门外,以官品序坐。”
这一天对于帝都官民而言,还有一项特殊活动:藏冰。将御河、护城河等河道的冰,凿成一尺见方,腊八日藏于冰窖中,以备来年暑日供用。紫禁城内、德胜门外、正阳门外,诸多地方都建有土窖,专门藏冰。今天北京德胜门一带依旧保留有“冰窖口胡同”的地名。
无论是逐疫、浴佛,还是假日、藏冰,这些都已远离我们的生活。腊八节亦退居到今天岁时节庆的二线。过往种种,被社会发展、新文化涌入等因素冲刷涤荡,在岁月中褪去色彩。其实,早在民国时,一些地区便不明白腊八日吃腊八粥的缘由:“此俗仍极普遍,是何遗意?未解。”
也许就像沈从文在《腊八粥》里写到的:
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能够在寒冬腊日,体会一种甜腻的温暖之感,足矣。
▲“牧女献糜”的故事在敦煌壁画中有所讲述,成为了溯源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腊八记号。
▲在湖南省东部与西部,延续了几千年古老而神秘的巫傩,仍然进行着古老的腊八逐疫活动。
▲杭州的百年老店胡庆余堂出了加了人参、枸杞的腊八粥,请市民游客们品尝。
▲今年,杭州灵隐寺第一批腊八粥送至最尊敬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