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文化符号

文章导航

锡与锡匠
,模糊远去的风景

  锡与锡匠

  模糊远去的风景

  ◎ 高博达

  民间锡器的普及始于宋代,彼时锡器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打锡器是当时重要的民间手工艺,堪称市并之中不可或缺的热门行当。

  吴自牧《梦梁录·铺席》载:“……向者杭城市肆名家,有……官巷北金药臼楼太垂药铺、胡家冯家粉心铺、染红王家胭脂铺、淮岭倾锡铺……”

  民间打制锡器,以个体开店或游走乡里为主,成规模的作坊很少。锡器店多为临街而设,亦铺亦坊、设施简陋,木制橱柜(架)摆有成品或半成品锡壶,柜台外即是作坊。一般顾客可洽买成品,也可现场按样加工,如是旧器翻新,讲好差价互补,亦可照做,经营手法十分灵活。这些店铺一般都有名号,如“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同兴锡店”“和成锡铺”等。

  而那些担着锡炉四乡游走的打锡匠,多是一位师傅带着一名小徒做帮手。师傅背着两块铸锡板和备用锡锭,手中提着T形和J形两个砧具,在走街串巷时有意让它们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权作专用的招商音符。此外,还不断喊着:“谁打锡壶啵?”小徒弟则挑着小型桐木风箱和简易化锡炉等工具担子。当然,也有—人独干的,挑着风箱锡料和化锡的炉子。若有哪家需要打锡壶,在庭院中或大门巷道旁,支起炉子便可干起来。

  锡器匠,又称为锡匠或“蜡匠”(因锡质柔软易于浇铸和模压成型,故锡匠有“蜡匠”之称),有的也称其为“壶品匠”。江湖行帮上称之为“易邱”“光亮窑子”。在“三教九流”里,打锡的行当属“中九流”,供奉“太上老君”为行业祖师,部分地区则拜“白云老祖”。两位祖师爷均白发须眉、道骨仙风,一有八卦神炉,二有锤子、剪刀,徒子徒孙所制器物自然神气非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乡间小巷里还时常会看到有人肩挑扁担,两头是风箱和小炉子,边走边喊:“打锡壶喽!打锡壶喽!”也经常看到达官贵人们拿把小锡酒壶,随性酌饮。

  锡器在汲取多方面营养的基础上,结合锡的金属特性与普通的民俗要求,采众器之长,其栩栩如生的状貌,也是其他任何金属工艺品所望尘莫及的。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锡器的主要产地有五个。

  第一是云南个旧。云南省个旧县在明代永乐和万历年间是“锡都”,锡器制造业兴盛。当地姑娘出嫁时,每户都要制作一些锡盆、花瓶、壶、杯盘之类的锡器作为嫁妆陪送。

  第二是福建,主要是以雕花锡为主。雕花锡是用锡原料塑成各种形状来造型,再在器皿上刻出立体的图案。

  第三是苏州。从明代初年苏州制作的锡器就非常出名,且已经形成行业。据《苏州府志》记载,当时苏州地区手工制作铜锡业的生产者不下干家,制作出的东西精粗皆俱,五花八门,生活用具无所不包。

  第四是山东烟台,主要以生产紫砂胎锡器为主。明代初期,文人间比较流行用紫砂壶,但纯粹的紫砂壶没有嵌的壶用着结实,于是在卢葵生、杨彭年、陈鸿寿的倡导下,一些文人亲自参与到锡壶的设计中来,生产出各色各样的壶具。

  第五个是属于国外的大马锡,即马来西亚的民族工艺。大马锡器型丰富,且上面雕刻的花纹图案变化较多,像浅浮雕一样特别生动,直到现在都是一种非常高雅、名贵的工艺品。

  在锡器产地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山东威海。威海在清末时异军突起,在老牌锡都之外,形成另一个锡壶生产销售中心,与云南个旧在清末明初呈并驾齐驱之势。

  1898年,英国人从清政府手中强租威海卫,大批英国军人和海外政要、商贾年年云集于此。一天,一名英国商人到威海一家临街店铺中购买瓷制酒具,转了半天没有发现中意的,却看上了店铺掌柜手中用着的带锡嘴的瓷茶壶。这位店掌柜习惯喝茶,之前不慎,把心爱的茶壶嘴弄掉了,扔了又可惜,锡匠出身的掌柜琢磨一番,试着用锡做成壶嘴镶了上去。这一看,不但不碍眼,反倒显得很别致。英国人提出购买意向,掌柜先是诧异,笑而不卖,后见英国人执意要,便答应再做个给他。最后,掌柜将一只上好的瓷茶壶壶嘴掰掉,镶上了一个锡制壶嘴,高价卖给了英国人。

  英国人如愿以偿,回国后每每拿着它向朋友炫耀,令友人颇为羡慕。后来,那家店铺里又来了—群英国人,连说带比划,示意要买那种带锡嘴的茶壶。颇有经营头脑的掌柜从中看到了商机,便买来大批瓷茶壶并一一打掉壶嘴,然后装上镶锡壶嘴摆上柜台,结果很快又被这些好奇的英国人抢购一空。

  瓷茶壶镶锡嘴,属于锡镶。锡镶,就是将锡通过冶炼、铸制、煅打、镂雕等手段制成各种图案,再镶嵌到各种陶瓷制品上,最后经过焊接、打磨和抛光,使其最终成为各种精巧、美观、实用的工艺品。

  锡镶这门独特的工艺在威海肇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经营锡镶业的店铺最多时曾达几十家。锡镶工艺品与花生一起成为其时威海卫对外贸易的两大支柱产品,声名远播至欧美及东南亚。

  与日俱增的需求,使当时许多铁匠铺、锡铺纷纷“转业”,加入到锡镶壶嘴瓷茶壶加工行业上来。由此,促进了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镶锡的部位也从最初的壶嘴扩展到壶的全身,并渐出现了龙凤、人物、文字等十分复杂的图案。锡镶工艺品的种类也从茶壶逐渐扩展到了包括牛奶壶、糖罐、花瓶、看盘、茶叶盒等十几个品种。锡镶从而形成包括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镶嵌、打磨、抛光等一整套流程的成熟工艺。随着锡镶茶壶等大批外销,锡镶业达到全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当时经营锡镶业的店铺最多时曾达几十家。在众多锡镶店铺中,谷宝和的“和成锡铺”专用江苏宜兴红黑色陶壶,以上等白锡包镶,带有大小双龙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的各式茶壶,由于用料考究、做工不俗,其产品供不应求,成为行业老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锡器手工业,特别是锡壶的生产与制作受到严重破坏,以致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原材料紧缺,公私合营等因素,锡器特别是锡壶生产与流通逐渐退出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个旧和山东威海两地锡器生产呈复苏局面。最近几年,广东深圳市也有几家锡器工艺生产厂家,主要生产新锡壶工艺品。我国一些高档商厦里也有马来西亚产的新锡壶工艺品,且价格不菲,据说其工艺是由福建早年出海的工匠带去的,主要以传统锡茶具为主。

  随着时代远去,我国当代锡壶工艺品同清代名家锡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明代锡壶精品相比,差距更大。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锡壶工艺品的生产,还没有与我国明清传统锡壶真正接轨。从这一意义上讲,当代锡壶工艺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江南游报 文化符号 00010 锡与锡匠
,模糊远去的风景
2021-02-25 江南游报2021-02-2500007;江南游报2021-02-2500008;江南游报2021-02-2500009;江南游报2021-02-2500010;江南游报2021-02-2500012;江南游报2021-02-2500013 2 2021年02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