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在苏州举行
“文化驿站温州模式”典型汇报发言受关注
![]() |
![]() |
![]() |
![]() |
![]() |
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在苏州举行
“文化驿站温州模式”典型汇报发言受关注
4月23日,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在江苏苏州举行,温州市副市长娄绍光就“文化驿站——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温州模式”在会上作典型案例汇报发言,“温州市图书馆以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激发活力提效能”也作为经验交流。温州的两项交流内容受到全国同行广泛关注。
近年来,为深化完善多类型场馆融合、资源共享、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网络,温州市在严格落实五部委局《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确保五万人以上乡镇(街道)文化馆分馆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统筹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和社会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打造“文化驿站”,使之成为全市文化建设的新地标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温州“文化驿站”的功能定位
时尚化定位创设服务新形象。“文化驿站”着力打造时尚化、休闲式、体验版、互动型、文艺范的新型文化空间,以精美的室内设计、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精致的专题陈列,不断赢得市民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青睐。
主题式建设提高服务精准性。实行“一站一品”,以音乐、戏曲、书画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空间,契合市民多层次、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分众化精准供给。
分享式活动创新全民艺术普及新途径。改变大舞台、远距离、高大上的固有模式,以场景式导入、近距离交流为特色,把公共文化服务做成内容生动、形式互动、浸润体验的群众文化分享会,吸引年轻群体广泛参与。
温州“文化驿站”的建设运行模式
多元建设让社会能量充分涌流。向文创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社会场地拓展,以空间嵌入形式,构建1个龙头驿站,10个市级特色驿站,N个县及乡镇驿站,X个社会场馆驿站的“1+10+N+X”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覆盖面。
分工明确让社会参与规范有序。政府主管部门负责选址、制定方案、验收监督;各承办单位及社会机构提供设施设备、日常管理,自行组织或承接政府配送的活动项目。
连锁运营让专业主体扮演主角。纳入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按照统一标识设计、调配资源、服务规范进行标准化专业管理,并通过统一网络平台开展形象宣传、信息发布和反馈评价,提升服务效能。
温州“文化驿站”的服务成效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创新发展。全市210家“文化驿站”形成了一批兼融文旅、兼营文创、兼顾各类群体的特色文化空间,年均开展活动5000余场,直接参与市民达40余万人次,网络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
助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人才队伍培育。形成了温州大剧院站点的“主创面对面”,温州南戏博物馆站点的“与戏曲玩在一起”等一批高品质活动品牌。“民星”孵化机制以展示推动创作,以帮带促进成长,以交流助力提升,培育了基层文化分享者1600余人,乡村艺术团队2700余支。、
推动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发展。将“艺路同行”“文物点阅”等城市文化资源通过“文化驿站”平台配送推荐给农村基层站点,非遗传承体验、乡村艺术团“草根艺术”等民间活动登上城市舞台,有力促进了城乡文化资源互通共享。
▲娄绍光副市长发言
▲会议现场
▲鹿城留香阁文化驿站七夕会“谈琴说画”
▲在南戏博物馆文化驿站瓯剧分享活动
▲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方家说“器”主题分享活动
◎图/文 温州市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