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旅浙江

浙江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到2025年,全省将完成10000个“微改造”示范点

  浙江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到2025年,全省将完成10000个“微改造”示范点

  ◎ 记者 陈 冲 通讯员 杨艳艳 邵颖玢 蒋 攀

  ◎ 摄影 尤才彬

  4月25日,浙江省旅游专班第三次会议暨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动员会在宁波宁海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突出软件和硬件结合、内部和外部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主要对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场所三类场所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到2025年,全省将完成10000个“微改造”示范点,高质量建成文旅金名片100张;全省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以上,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9%以上,游客满意度达95%以上。

  浙江省旅游专班组长、省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在会上表示,“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是一项极富生命力的小工程、大事业,有利于实现主体提升、艺术浸润、三生融合、古今相映,同时对于加快乡村振兴、保护传统村落、增亮全域旅游底色等方面意义重大;要深入研究,加强规划,创新要素投入,强化制度供给,完善考核、激励以及高效推进机制,并充分挖掘各类人才,形成工作合力,为夯实全域旅游基础、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作出更大贡献。

  扮靓“诗画浙江”

  实现“席地而坐"“悦心而游”

  今年,浙江全省将推出2个试点市、20余个试点县和一批“单项试点”单位。做好旅游业三类场所“微改造、精提升”,包括:第一类旅游核心吸引物,即A 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文博场馆等;第二类旅游目的地,即景区城、景区镇、美丽城镇、景区村等;第三类旅游接待场所,即酒店、民宿等。

  浙江省旅游专班副组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在会上说,全省各地要用好“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文塑旅,以“五精”工程为主攻方向,让旅游体验更精致,让公共设施更精良,让生态环境更精美,让游客服务更精心,让运营管理更精细;全域扮靓“诗画浙江”的“颜值”,让群众可“席地而坐”,可“悦心而游”。

  会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峻与浙江省农信联社副主任江丕贤就“微改易贷”进行签约。双方旨在为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在“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中的融资渠道,共同推出总额度为1000亿的“微改易贷”,向“微改造”重点项目和相关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门票收入权贷、预期收益权贷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

  为全面梳理旅游场所不合适、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景的“微节点”,省旅游专班建立了“问题发现-清单建立-立项推进-整改落实-综合评估”工作闭环体系,面向全社会聘请了一批监督员、专家团,强化对各地“微改造”工作的日常督促和指导。聘请了浙江省旅游协会秘书长刘奇、浙江日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锋、原宁海县旅游局副局长麻绍勤、宁海县徐霞客旅游学校竺佳慧、宁波市金牌导游柳晶晶共5位行业或群体代表为“微改造、精提升”监督员并颁发聘书。

  同时,省旅游专班还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黄杭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玲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合作处处长王益、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项国鹏共5位“微改造、精提升”专家指导团队代表授旗。

  从“小”处着手探索全域旅游

  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宁波市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滕安达说,2019年,宁海县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经过排摸筛选,选择了一个既普通又普遍、具有实验价值的葛家村作为试点,从“小”处着手,借艺术之力推动村庄蝶变。近年来,宁海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样板区为目标,精心构建“一中心、四板块”旅游特色版图,在大抓招商和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以绣花功夫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来彰显内外兼修的旅游品质,以“赋能群众、创造财富、环境友好”的理念打造艺术乡村,探索出了一条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夏晓鸿说,每年安排 1000 亩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对“微改造、精提升”程度深、进度快、亮点多的 20 个县(市、区)予以奖励。鼓励各地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统筹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指标、批而未供土地、存量建设用地等保障“微改造、精提升”用地需求。

  浙江省建设厅二级巡视员谢永明说,通过构造更新模式、打造“浙派民居”、营造特色风貌“三大行动”,让乡村住房更富浙江特色、更加安全舒适、更具时代特征,形成美丽宜居示范带、美丽乡村风景带。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浙派民居”建设、乡土建筑技艺传承和县域城乡风貌提质工程,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保留村庄原有肌理和浙派风貌,打造富有诗画江南韵味的城乡风貌。2021年,开展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213个。

  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闵云说,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县达到 80%、景区村庄全覆盖的基础上,精准衔接“十四五”,重点提升“一湾(南太湖湾区)、两带(浙北秘境旅游带、大运河诗路文化带),三心(长三角休闲娱乐中心、国家级江南文化展示中心、世界级乡村生活中心)”的颜值和能级。突出深处挖掘、小处植入,持续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进“丝韵、笔韵、茶韵、水韵、红韵、古韵”文旅融合工程,打造“大运河六大古镇集群”等100 个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建成太湖龙之梦乐园等一批文旅地标,擦亮湖州文旅金名片。

  台州市仙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慧忠说,以环神仙居大花园“两区二十村”(神仙居景区、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周边二十个重点村)为改造核心,围绕“风景增色、游客增兴、百姓增益”的“三增”目标,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攻坚,将仙居建设成为全省“微改造、精提升”样板地。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谢雅贞表示,我们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腾退“低散乱”业态,构建小众化客群、中高端产业、高品质产品的休闲度假体系,提高游客层次和人均消费,保留质朴的乡村原味。尊重自然、尊重人文、尊重村庄,把本土化、原生态放在首位,以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的人工干预,落细落微落小,梳理、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推“五精”工程解决“远看像幅画·近看不像话”问题

  今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以“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为主攻方向,重点推出“五精”工程,切实解决“远看像幅画,近看不像话”问题,加快建成“全省大景区,全域大花园”。

  该《计划》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完成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强化文化元素的挖掘和转化,推动工艺美术进景区。加快文旅金名片培育打造,培育一批手艺村、美术村、艺术村、音乐村,美丽城镇建成区,力争建成景区镇,样板城镇建成 3A 级以上景区镇。

  “丰富休憩、互动、购物等功能,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同看一场戏、同赏一处景、同游一个馆。”该《计划》还提出,灯光秀设计、夜间活动的举办等应适度适当,加强在地文化的展示,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推动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场馆景区化改造,累计打造 30 家 4A 级以上文博场馆类景区。结合文旅、农旅、体旅、水旅等主题,加快文化元素的植入,推进“名景、名菜、名品、名戏、名数”“五名”工程。开展“资源+创意”,建设、提升核心景点 300 个。

  ▲浙江省旅游专班第三次会议暨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动员会现场

  ▲浙江省旅游专班组长、省政府副省长成岳冲讲话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峻与省农信联社副主任江丕贤现场签约

  ▲省旅游专班面向全社会聘请了一批监督员

  ▲浙江省旅游专班副组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讲话

  ▲领导调研考察浙江宁波宁海县试点“葛家村”


江南游报 文旅浙江 00007 浙江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2021-04-29 江南游报2021-04-2900006;江南游报2021-04-2900007;江南游报2021-04-2900009;江南游报2021-04-2900008;江南游报2021-04-2900010;江南游报2021-04-2900011;江南游报2021-04-2900013;江南游报2021-04-2900012;江南游报2021-04-2900015;江南游报2021-04-2900017;江南游报2021-04-2900018;江南游报2021-04-2900019;江南游报2021-04-2900020;江南游报2021-04-2900014;江南游报2021-04-2900016 2 2021年04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