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却从未消亡的“诞”节
生日,是独属于自己的节日。人们通过生日,感念亲恩、意识成长、享受生活。我们是从何时开始过生日的呢?又有哪些人的生日被塑造成全民共欢的节日呢?
消失却从未消亡的“诞”节
◎ 记者 刘 青
北宋都城东京的蔡京蔡太师府门前,人山人海,大小官员都围聚在一起。清河县(今属山西)的大商人西门庆,也在祝寿的队伍中。一整天络绎不绝的拜寿,只是蔡太师生日的序幕,接下来,还有三天热闹的宴会;第一日请的是皇亲内相:第二日请尚书显要衙门官员;第三日才是蔡太师生日的正日子,本应与家人团聚庆贺,却单单请了一个人——西门庆。千里迢迢送上的礼物,为西门庆带来了甜头:蔡太师收他当了干儿子。
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事无巨细地描绘了西门庆为蔡太师贺寿的经过。虽然假托宋代背景,《金瓶梅》的写作其实“寄意于时俗”。蔡太师的生日场面,并不完全是“小说家言”,而是展现了晚明社会的真实面貌。
明代许多节日,官员的假期大都只有一天。而达官贵人的生日竟有四天,胜过节日。
庆祝生日并非我国自古就有的习俗。生日最早是怎么产生的,已难有明确定论。可以肯定的是,生日必然出现于历法诞生之后。人们有了时间的概念,并对其加以界定,才能意识到出生日期的特殊性,从而定义“生日”。
殷商时使用干支纪日,当时的帝王都以生日中的天干日期命名。显而易见,由于数量太少,因同一天生日而重名的会很多。嫁女儿的帝乙,一般被认定为是纣王的父亲,而和他同名的,还有开国之主商汤,以及中兴基业的祖乙。这大概是生日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早印记。
但即使是重视出生日期的商周贵族,也并不会庆祝生日。那庆生究竟是何时开始的?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生日之礼,古人所无。至齐梁间,乃行此礼。”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庆生”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概念,而是随南北朝佛教一同传入的。
佛教文化重视诞辰,不少佛教节日都与各尊佛的生日有关。无论北方的北魏,还是南方的齐、梁政权,都盛行佛教。尤其是不少统治者也努力推行佛诞庆典,这大大促进了生日概念的传播。
儒家对“生日”概念的认可和接受,是庆生仪式世俗化的最大推动力。而儒者对于生日这个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古代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妇女生育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是儒家经义之一,在儒家看来,母亲生育不易,孩子长大就应该懂得反哺、孝顺母亲。生日这一“母难日”,是感念亲恩最恰当的时机。这是儒家接纳并重视“生日”概念的原因。
古代中国人,除了自己的生日,还把当时统治者的生辰作为一个节来过——据清代学者钱大昕的说法,皇家生日变热闹发生在盛唐时期:唐玄宗在花萼楼置酒宴招待群臣,庆祝自己的三十五岁生日。宴会后,文武百官一同上表,请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普天同庆。正在人生鼎峰的唐玄宗,欣然接受。他没有预料到,自己竟开启了中国古代一个新的节日类型——“诞”节,有取圣人诞生之意。于是,自玄宗之后,皇帝生日就成了国家法定的节日。
“诞”节最重要的环节是祝寿。不过,随着皇位的更迭,一代代新君的“诞”节轮换,每个新“诞”节,都被安上了不同的名字:唐肃宗生日叫“天成地平节”,唐武宗的叫“庆阳节”,唐宣宗生日叫“寿昌节”,唐昭宗的叫“嘉会节”,等等。
连日本也受到了“诞”文化的影响,借用了唐玄宗的圣诞节名——明治维新后,日本庆祝天皇生日的法定假日,就叫“天长节”。
时间来到宋朝,经济、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皇帝生日更是热烈隆重。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寿面,就是宋代“圣节”,君臣们在宴席上必吃的美食,当时称作“汤饼”。
天子的生日,无论多少岁都是普天同庆的“圣诞”。而一般人则有区别:四十岁以下过生日只能称为“过生”,四十岁以上才是“做寿”,也就是过“大生日”,值得一贺。毕竟,每年大张旗鼓地过生日是平民百姓家负担不起的。
生日礼物的流通,本应是亲友之间情感的表达,可在《金瓶梅》里,西门庆却专程给素昧平生的蔡京送上厚礼贺寿。这样的生日礼物,实际上是暗行贿赂。宋代以后,官吏们常借“祝寿”的名义,刮腐败之风。《水浒传》中就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吴用智取生辰纲。所谓的生辰纲,是地方上为贿赂蔡京,打着祝寿之名进献的十万银子。在明清,不少官员和富贵家庭的生日,都不止过一天。两天、四天、甚至七八天,都有可能。
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将9月28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当天,各地政府都要举行活动庆祝,并推动识字运动,以实现“鼓励教师服务精神、融合师生情感并唤起社会尊敬教师之观念”的目标。这一天,正是孔子的生日。
孔子被誉为“万圣师表”,以他的生日作为教师节,宣传尊师重道的观念,的确很合适。虽然袁世凯的祭孔和复辟,最终沦为笑谈。但他给孔夫子推算的公历生日,至今仍为人们所认可。这一日不仅是民国时期官方法定的教师节,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地方会在这天到当地文庙举行纪念活动,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向来“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恐怕想不到,自己的生日也能过成一个节日。毕竟,虽然生日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亚于节日。
随着文化相融,我们还知道的一个“诞”节便是西洋的圣诞节——耶稣的降生日。但有学者翻遍《圣经》,并没有发现记载耶稣的降生日,而12月25日,原本是罗马从希腊那里继承过来的农神节,此后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推广,这一节日渐渐被纳入基督教体系中,并逐渐被确立为耶稣的生日,而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为耶稣庆生的本义,成为西洋国家的新年。
无论中外,这些“圣人之诞”所维系的,都是一份当地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如我国儒家文化尊师重道的向学传统,承担着促进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如西方宗教信徒们彼此建立一种精神上的认可;而普通人则过个生日,祷祝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可见,在历史中传承的“诞”节,始于生日,又绝不仅仅是“庆生”而已。但这一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当是一个小小的节日,因为“你”的出现,世界便多了一抹可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