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旅游内涵 讲好红色旅游故事
宁波发布首张革命文物手绘地图
![]() |
挖掘红色旅游内涵 讲好红色旅游故事
宁波发布首张革命文物手绘地图
◎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魏震江
◎ 图片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今年以来,宁波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发布宁波首张革命文物手绘地图与宁波市十大红色旅游线路,旨在进一步通过市区联动推动文旅融合,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挖掘红色旅游内涵,讲好红色旅游故事,推动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是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东游击根据地的核心区域,革命遗址、文物和名人故居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5处,其中革命遗址、旧址类77处,烈士陵园、墓及纪念碑亭类59处,红色名人故居类24处,民居等其他类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和一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4处。现有可移动革命文物79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18件/套,三级文物315件/套,一般文物452件/套;其中,新浦老屋(张人亚党章学堂)、柔石故居、陈汉章故居等3处革命文物,入选全省第三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6月12日至7月中旬,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月活动,活动以“展示百年风华,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和工作热情。6月11日,作为宣传月活动之一,“四明星火映百年·革命文物耀甬城”活动在海曙区启动并由文保专家、宁波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小队,线下探访革命文物、现场视频直播,扩大革命文物的传播度和影响力。他们走进了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慈湖革命烈士陵园、沙氏故居、朱枫烈士纪念楼、张人亚故居、卓兰芳烈士故居、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余姚)、杨贤江故居、殷夫故居、梅花村会议遗址等10处宁波市重点革命文物;拍摄、征集“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开展革命文物图片巡回展;革命文物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车站广场“五进”活动讲述革命文物故事,在启动仪式上,推出了宁波首张革命文物手绘地图。
据介绍,宁波首张革命文物手绘地图根据浙江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绘制而成,该手绘地图标识宁波市79处革命文物,通过全媒体制作,地图融入了主播、大学生探访革命文物制作的小视频,以及听众市民录制的音频,实现了集手绘、音频、视频于一体,可扫描二维码识别观看。
宁波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史前文明河姆渡、井头山遗址,到大运河与海丝古港的传承,建城1200年的宁波始终以河港之城的靓丽示人。而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哨,宁波更是有着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基因。如以镇海口海防遗址群为代表的海防文化、以宁波帮为代表的商帮文化,都是宁波红色旅游的特色资源。隔江相望的北仑,有张人亚守护第一部党章的传奇故事,更有“洋洋东方大港”展示的硬核力量。地处“中国红村”梁弄横坎头的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有“浙东延安”之称。
作为底蕴和诗意兼备的红色热土,宁波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至今,近百个红色示范基地成为当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宁波市发布了10条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包括“四明丰碑,余姚热血之旅”“海防堡垒,红动镇海之旅”“大港风姿,北仑激扬之旅”“筑梦乡村,美丽鄞州之旅”“古城新篇,海曙重温之旅”“传承精神,江北践行之旅”“乡村振兴,诗画奉化之旅”“昂扬奋斗,慈溪励志之旅”“静城多娇,宁海风范之旅”“山海峥嵘,象山破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