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节气节趣

七夕,可不止“情人节”这么简单

  农历七月,旧时人称“兰秋”,岁序进入兰花芬馥的肇秋之际。“七夕”恰好处在这让人思绪纷飞的时节,成为人秋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夕”字,宛如一弯半隐半现的月亮,意指黄昏,引申为夜晚。“七夕”这个名字,直指其缘起与核心——一个与星夜有关的节日。

  七夕,可不止“情人节”这么简单

  ◎ 刘 青

  在古人的心目中,天人是相同的,并且也是可感知的。古人为了观测天象以及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面和赤道面附近,选取了二十八星宿,作为观测时的标志。

  相信很多人在年少时就听过牛郎织女的传说,也曾在一年年的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寻觅传说里的牛郎织女星。在两星之间,恰好隔着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星带,也即传说中王母娘娘用发簪“造就”的璀璨天河。

  而为星星编排的民间故事,“牛女传说”可算第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星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不仅靠织女星来辨知七月,也可以通过它来感知时辰。

  《诗经·小雅·大东》里有这样的句子——“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一天七次繁忙地移位,也终归不能织出好的花样。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古老的天文计时法:你可以将天空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钟表,以北极星为表盘的圆心,用十二地支来当刻度。在这首诗中,围着表盘转动的织女星就好像表针,人们想象,织女星在从天明到夜晚的时段里,移动了七次,每时辰一次。诗人又幽默地说,在她离开的那些时辰,什么锦缎都没有织成。

  古人对织女星的观察细致入微,甚至于到了崇拜的地步。而以织女星为标志的七月,当然成了祭祀织女星的最好时间。

  在古人看来,“七”这个数字是个神秘数:表达宇宙空间需要 “东南西北上下中”七个方位:我们热知的“星期”在中国古代称“七曜”;算盘每列的珠数即为七,严谨中又富于变化。

  “七夕”在七月七日,月与日同“七”,所以也叫“双七”“重七”,明显基于对数字“七”的刻意强调。七月被认为是“喜中带吉”之月,因为七与吉谐音,七七被认为是双吉。汉字里的草书“七十七”,恰恰好像一个喜字,所以人的77岁生日就叫“喜寿”。

  现存古书中最早确凿无疑地出现“七月七日”这个日期的,是东汉学者崔寔所撰的《四民月令》,该书以月为序,叙述一年十二个月之行事,其“七月”条记载,七月七日要作酒曲,用兰草等制作除虫、解毒、治病的药丸,曝晒经书及衣裳等等。直到三国时期,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再说说“七夕”里的重要配角——“喜鹊”,它们大约在东汉时登上舞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怆故事,也终于有了转机。

  不过,喜鹊为什么要飞到银河去搭一座桥?

  汉代民间认为鹊有灵性,鹊也重感情。后来,南朝的文学家梁殷芸的《小说》中讲道:每年入秋的第七天,喜鹊搭起桥梁,牛郎织女在天河的东岸相会,踏过鹊桥时,把喜鹊头上的毛都踩秃了。所以这一天我们看到的喜鹊都秃着头。俗话说:七月七,喜鹊稀。民间则认为,七夕这天因为喜鹊上天了,所以人间从早到晚都见不到它们的影子。仔细想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喜鹊处于换羽期,所以较少活动,即使能看到,也是羽毛稀疏的样子。

  一则简单的传说故事,埋藏着多少对天文、气候和物候的感知与想象。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徐凝这首著名的《七夕》,描绘了七月七的人间景色。关于星星的想象,唯美又浪漫,而在星空下仰望、并不厌其烦讲述着传说的人们,实际有着更多的愿望与憧憬。

  初秋时节,凉风乍起,接下来就是肃秋与寒冬,女人们必须开始忙碌——纺线、织布、裁剪缝纫、制衣做被。天上闪亮的织女星,照耀着地上辛勤劳作的织女们,人间天上相应成趣。

  在七夕节的别名中,“香日”最好听——俗传天上的织女要梳妆打扮,所以漫天飘香:“女儿节”最通俗,向织女祭祷、与闺蜜结伴畅游;“巧夕”最奇美妙,乞巧、斗巧、食巧……做百事不离一个“巧”字。

  祭拜织女星,或许是最传统的乞巧方式,民间叫祭祀“巧娘娘”。祭拜者多为少女和少妇。各地祭拜方式不尽相同,或望星而拜,或拜画像、偶像,少女们大都希望长得漂亮、心灵手巧。

  穿针引线,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乞巧方式。从周代开始,织女星就已经有了和女红相关的文化意义,很可能是后世七夕节中穿针乞巧习俗的源头。西汉末年的《西京杂记》中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也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说明汉代七夕节的主要活动便是穿针乞巧。

  乞巧所穿的针一般七根,俗称“七孔针”,所用的线一般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的一根线,也称“五色缕”,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慢的称“输巧”。

  以针乞巧的风俗,还有许多变体,明清两代更为盛行。按照明代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的记载,在七夕这天中午,在太阳下放一盆清水来晒。一段时间后,水面上会结一层膜,女子们再将针丢在水面的膜上浮着,在日光的照射下,针会在碗底投下不同形状的影子,人们通过观察针影来判定女子的巧与拙。比如,能够形成各种花、鸟或是鞋子、剪刀之类影子的便是“得巧”。

  除了乞巧还有“应巧”,喜蛛就是南北朝时见于文字记载的应巧道具。《荆楚岁时记》记曰:七夕这天,人们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观察一种常见于夏秋之际的小蜘蛛——“喜子”,会不会在果盆上结网。

  乞求心灵手巧,所以穿针引线:乞求美貌倾城,所以祭拜织女:乞求瓜瓞绵绵,所以祭拜中处处可见瓜果……传统七夕节的节俗强调的是,人们(尤其是女性朋友们)提升自身的期待与索求,在某些地区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礼的意涵。

  这样的节日,难免被烙上“男耕女织”时代的印记。“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纵使是天上织女,最向往的也不过是三餐四季、平淡生活。所以,对于表达愿景这样一个单纯的行为而言,七夕节又给了很多人默语念想的一个好时机。

  听老人说,这一天夜晚偷偷躲在瓜棚下、葡萄架旁,就能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你会变得心灵手巧,所祈祷之事一切顺遂。这让人凭空幻想出,一条沟通人间天上的“时空隧道”。

  可见七夕,并非因为爱情而诞生,也并非依靠爱情而流传。它更多是一个女性表达愿望和展示才能的日子。星汉灿然,以一年一面坚守爱情的牛郎织女,成为一个节日发展与传承的文化内核,也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这可以说是民众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所致,或许也有与西方情人节抗衡的文化因素。一如当初,人们面对浩瀚星空时的迷茫一样,总要寻些生活里的现实感知与之遥相辉映,才不枉费了一腔浪漫的情感。

  十五年前的2006年,5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抬头望星,星星还在;低头思土,故土却有了新的面貌。有些传统,在人们的生活里还能瞥见踪迹,而有些传统,就此寻不见继续的脚印。星语尚在,心愿犹然。


江南游报 节气节趣 00007 七夕,可不止“情人节”这么简单 2021-08-12 江南游报2021-08-1200006;江南游报2021-08-1200007;江南游报2021-08-1200008;江南游报2021-08-1200010 2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