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洞头·分享

文章导航

  出于那颗向往自然的心,瓶罐中的大自然,将园艺、生态及自然声音结合成一种雅趣。能够将自然搬回家,哪怕只有瓶罐大小,也予心一席清净。每日观山辨石、林长草丰,聆溪水潺潺,虫鸣自在。闻道是,寂寂空山,何堪久住?

  移瓶之美, 素秋藏万物

  将大自然搬到瓶罐中,需要对植物进行扦插作业。一般而言,植物在25℃左右可以在瓶罐中生长得很好,所以,最好秋春两季进行,更适宜植物的生长。

  明朝的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当时饲养金钟儿的情形:『瓶以琉璃,饲以青蒿』。只要瓶中环境控制适宜,内在的生态就可以形成循环,昆虫、龟、蛙和鱼就能在其中度过一生,是都市人的自然梦。

  无论是旱景、两栖景还是水景,设计瓶罐内的大自然的核心,在于恢复生物的自然生存环境。瓶罐大自然的制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观察和基本维护却必须每日进行,对生命持尊重和关照,自然才会回报以盎然生机。

  自然景致。瓶罐里的大自然,大多撷取于真正的自然。每次去郊外采风,在野外遇见某个打动你的自然一景,譬如溪水中的石子、树荫下的一片青苔、夏天梧桐树被修剪下的枝条,都可以悉心收起,留作他日制作的素材。

  在生活中,可以制作的“瓶罐自然”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旱景(多为苔藓、多肉,可以饲养蟋蟀等小型昆虫)、两栖景(多为低洼湿地,可以饲养宠物角蛙和宠物龟)和水景(多为深水景观,可以养鱼、虾、螺蛳等)。在制作方法上,两栖景和水景比较接近,和旱景略有不同。在制作难度上,水景需要考虑比较丰富的结构,旱景相对简单,但得注意制作完成后的日常养护。

  设计瓶内部有一个小型的模拟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从瓶罐内生物的生存环境考虑。譬如制作旱景,蟋蟀习惯栖身于树叶下、石头缝隙或挖土洞,所以蟋蟀的栖身之所也必须要考虑到蟋蟀的安全感受。因此在瓶罐中养蟋蟀,除了密植植物之外,也可以放入石头、沙堆,让蟋蟀便于栖息藏身。

  瓶罐中的大自然,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对外观设计的审美也很讲究。因此在动手之前要仔细构思一下具体的设计。一旦所有的元素都放入这个空间后,可以由远及近地观看摆设的物件是否和谐,再进行修正。

  玻璃箱、杯子等玻璃容器都可以随手取得作为布置瓶罐大自然的用途,以透明度高的瓶子为佳。塑料材质的容器的缺点在于容易因摩擦产生擦痕,使得透明度降低。作为水族箱的玻璃箱更适合植物生长,窄口的瓶罐虽然造型很美,但需要格外呵护其中的植物。

  要适合容器的空间比例。植物越小所呈现的景致就越广。理想的植物组合搭配最好以生长环境相似的植物,出现在同一空间。比如说如果在瓶罐中有潮湿环境,可以选择在有遮荫的树林下方或喜爱阴凉的苔藓、蕨类植物或水生植物。如果需要干燥的环境,则可以选择仙人掌或多肉植物。可以选择不同姿态形状的叶子的植物,丰富植物品种。

  摆设地点以明亮的窗边为佳, 若光照不足,以灯光补充延长光照时间。任何季节都不要让太阳直接照射容器,否则瓶罐内部会吸收太多热能而无法散去。瓶罐之中最忌讳高温多湿,若在30摄氏度,则要特别注意瓶中湿度及通风的问题,可以用风扇改善,或者置于空调房中。水太多也会使植物闷热造成腐败。做完瓶罐里的大自然,头几日比较关键,制作者要特别关心植物的生长,能度过前3日而不出现叶枯发黄,就算接近成功。最好把植物瓶先养上几日,再迎接小动物的入住。

  【瓶罐大自然的四大天敌】

  ①高温 夏季高温会造成空间的温室效应,有个通风的盖子是必需的。

  ②潮湿 砂土湿度超过35%,将造成潮湿的环境,加上夏季高温,空间内的植物容易腐败,鸣虫也容易生病。

  ③干燥 表土变白说明砂土太过干燥,必须加水。否则植物会枯萎,动物也会因缺水死亡。

  ④发霉 空气不流通或多湿,容易造成食物的发霉,霉菌的菌丝阻碍鸣虫的行动,清洁空间是必要的工作。

  ◎ 陆 植


江南游报 洞头·分享 00016 2021-09-02 江南游报2021-09-0200019;江南游报2021-09-0200020;江南游报2021-09-0200022;江南游报2021-09-0200021;江南游报2021-09-0200018;江南游报2021-09-0200023 2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