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文化符号

文章导航

乱针发绣,只为“乱真”

  近百年前,江苏常州的大家闺秀杨守玉一改传统刺绣的老法,以长短不一、交叉重叠、分层加色的新法创作出了“乱针”绣法。其灵感来源于西洋绘画,这是一次中国刺绣与西方绘画的碰撞融合,它让古老的刺绣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质变。

  乱针发绣,只为“乱真”

  ◎ 文/初 芽

  ◎ 图/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苏州任嚖閒刺绣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1952年,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发起人之一的郭沫若,接到华东艺专校长刘海粟的一封信。信中,刘海粟向他提及一位女士的刺绣绝技“奇意密思,多有创造”,并盛赞该女士的作品,“以针为笔,以思为丹青,使绘画与绣工融为—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

  刘海粟乃国内享誉数十年的绘画大师。他一生在艺术上挑战传统,锐意进取,曾被冠以“艺术叛徒”之名。这样一位叛逆求新的画家,居然用“奇”与“创造”来称赞另一个人的艺术。

  这个人,就是他的表妹、乱针锈创始人——杨守玉。

  据刘海粟的《存天阁谈艺录》等书记载,二人年龄相仿,常在一起读书学画。刘海粟很早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在表哥的影响下,杨守玉也开始临摹起《芥子园画谱》。

  1910年,杨守玉在表哥创办的传习所里,如痴如醉地学习着从西方传来的新美术。对于出身江南大户人家的杨守玉来说,那个时代似乎在有意成全着她。江南地区深厚的刺绣传统,让她打下了扎实的刺绣基础。而西方美术逐步传入,刘海粟在上海周湘创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西洋画后,立即就把新学问带回,教给杨守王等年轻人。

  青梅竹马的情谊,加上志趣相投的爱好,刘海粟和杨守玉情愫渐生,眼看将要结为艺术伴侣。谁知家中长辈请先生来算八字,却发现二人“相克”。刘父便瞒着刘海粟,悄悄向丹阳望族东门外林家高屋的二小姐林佳提了亲。刘杨二人,就此擦肩而过。

  1912年,杨守玉考入武进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在这里,她又经历了一次姻缘上的挫折,只觉命运弄人,遂改旧名“瘦玉”为“守玉”,决心只为自己的心而守玉。

  1928年的一天,年过而立的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教师杨守玉,被一幅画深深吸引住了。这是画家、教育家吕凤子从上海带来的西洋画册。她随手翻开,就看到了一张名为《老人头》的素描。上面的外国人五官深邃立体,表情意味深长。能否把这些迷人的铅笔笔触,用刺绣表达出来呢?

  新思潮风起云涌,强烈地刺激着杨守玉的创作欲望。再兼吕凤子的鼓励和启发,她开始思考如何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针法,来表达新的刺绣题材。清朝道光年间,丁佩写了一部总结传统刺绣艺术的著作《绣谱》,指出传统刺绣工艺的规律,即齐、光、直、匀、薄、顺、密七字诀。杨守玉的新针法却反其道而行之,长短交叉的线条,颠覆了“排比其线,密接其针”的老法,显得自由而叛逆。

  同年,杨守玉以新针法创作的第一批刺绣作品横空出世,《老人头》正是其中第一幅。在这幅以素描为绣稿的单色作品上,长短不一的线、交叉重叠的面、碎片融合的色调,令人耳目—新。针法的错落,渲染出画面强烈的立体感与层次感。

  杨守玉针下的线条,被后人称作“自由直线”。有的线条交叉有方向性,或平斜,或直斜,或呈特定的倾向角度。这类绣线,丝理活络,擅长表现花鸟、人物等刺绣题材。有的线条交叉没有方向性,向四面散开。由于线条向四面八方散开,丝线光泽不受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影响,非常适合表现背景。

  1937年4月,第二届全国美展在当时的首都南京举行,18省5市的2000多件展品,分6个展室向公众展出。在琳琅满目的书画、摄影、雕塑、刻印等艺术品中,杨守玉的乱针绣脱颖而出,引发轰动。

  不过,就在热闹的美展举行后不久,1937年7月,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发生了。神州变色,山河惨淡。杨守玉随正则校方一同西迁,于1939年到达四川璧山(今重庆市璧山区)。在这里,她参与筹建后方学校,同时,还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年过不惑,她的艺术思想依旧新锐,而且更加深刻。这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少女与骷髅》,即使今天来看也令人震撼。少女是那么的青春健康,充满生命力,然而那背景上,却隐约透出一具骷髅,与少女一样面带微笑,仿佛是她的另一面。少女与骷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诉说着关于生与死的深刻命题。这样的骷髅形象,在中国传统刺绣中闻所未闻。

  除了先锋的艺术思想外,杨守玉也密切关注着现实。1945年,抗战迎来最后胜利。杨守玉怀着喜悦的心情,挥舞手中细针,绣出了一幅《罗斯福像》,被作为国礼,送到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对这幅绣作十分满意,特意把它交给美国国家博物馆,嘱咐好好收藏。

  近现代以来,包括杨守玉在内的一些刺绣名家的作品,被当作国礼,赠送予外国首脑。昔日深锁闺中的女红绣品,逐步具有了更大的舞台,更重要的使命。

  上世纪80年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看到了一幅特别的刺绣作品,那是以他的照片为蓝本刺绣出来的《叶圣陶像》。叶圣陶专门撰文道:“大家看了都说绣得不但形似,而且传神,针法疏朗,色彩淡雅,像钢笔素描,又像蚀铜版画,可是线条保持着针锈的韵味。”

  绣像的创作者是自从13岁便师从杨守玉的任嚖閒。彼时,她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这幅绣像所用到的刺绣手法,是这二三十年来她最引以为傲的创造。

  1951年,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苏州政府邀请杨守玉和她的三位学生任嚖閒等到苏州新办的刺绣学校任教。不久之后,杨守玉因为健康原因,辞去教职,回到常州休养。任嚖閒等人则留在苏州。

  不再有恩师在旁指点,任嚖閒将把手中的针线,引向何方呢?“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写意,讲究意境、气韵、虚实结合,重视空间意识,这也是我们刺绣艺术必须学习的。”她在自己的笔记中这样写道。

  任嚖閒将目光回望,在传统中寻求新的创意。电视纪录片《水天堂》的《苏绣篇》里,对此曾动情地说道:“杨守玉的学生任嚖閒,把乱针绣带到了苏州,在此基础上她又创造了虚实乱针绣,又叫素描绣……素描绣中流动着的自是中国精神的—泓清水,这些局部不是更接近我们的写意画吗?”

  无独有偶,就在任嚖閒首创虚实乱针绣的1958年,时任常州绣品厂技术副厂长的陈亚先,在一次展览会上看到了杨守玉的乱针锈作品。此后,这位28岁的女青年,一次次拜访年事已高的杨守玉,破例成为她的关门弟子。

  如果说苏州的任嚖閒对乱针绣进行了一次革新,那么常州的陈亚先,则更接近杨守玉所创造的本来样貌。这里的乱针绣豪放活泼、错综复杂、立体感强,体现着油画般的效果。而在传承中,也有种种创意不断涌现。比如在2006年,78岁高龄的陈亚先,创造出了中国刺绣史上第一幅浮雕立体乱针绣——《祈祷》,将绣的平面,拓展成凸面的立体造型,将乱针绣的立体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常州市钟楼区勤业路17号内,有一座乱针绣博物馆,由陈亚先之女、乱针传人孙燕云筹资创办。在这里,几代乱针绣传承者的作品汇聚一堂。针绣的自由直线,转化成了圆圈结式的质感,平直的丝线,变为圆结的形状……是的,被业界誉为乱针绣的嬗变之法,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用骨子里所携带的基因,不忘旧永求新,保持着汩汩活力。

  ▲乱针绣传人孙燕云的代表作《赵氏孤儿》,将铿锵激越的人物形态,表现得十分传神。

  ▲杨守玉在抗战期间所绘绣的《少女与骷髅》,表达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2002年,任嚖閒所绣的虚实乱针绣《大红花》,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乱针绣传人任嚖閒以恩师杨守玉为表现对象的《杨守玉青年绣像》。

  ▲陈亚先2006年创作的《祈祷》,是中国刺绣史上第一幅浮雕立体乱针绣。


江南游报 文化符号 00011 乱针发绣,只为“乱真” 2021-09-09 江南游报2021-09-0900006;江南游报2021-09-0900007;江南游报2021-09-0900009;江南游报2021-09-0900008;江南游报2021-09-0900011;江南游报2021-09-0900010;江南游报2021-09-0900012;江南游报2021-09-0900013;江南游报2021-09-0900015;江南游报2021-09-0900014;江南游报2021-09-0900016;江南游报2021-09-0900017;江南游报2021-09-0900018 2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