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已迎大旗800载
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大最高的旗帜——近百位威风凛凛的壮汉,竖起30米旗杆,600平方米旗面……古越腹地的奇风异俗里,藏着传承千年的习俗信仰与体育精神。
磐安,已迎大旗800载
◎ 楼 学
地处浙扛中部的磐安县,是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灵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因此也被称为“百山之祖、诸水之源”。这片群山阻隔的区域,历来以交通不便而闻名,但也因此成为了许多独特民俗的“保育室”——其中最为特别的一项就是“迎大旗”。
这一极富有观赏性与挑战性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仍然每年上演,以其高难度的动作、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悠久的历史传统而逐渐为人瞩目,并于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的“迎大旗”,其核心场景虽不复杂,却十足震撼:随着三声“龙炮”响过,百十名壮汉齐心协力,将长达三四个米的旗杆竖立起来,达数百平方米的旗面随即卷动、招展……
稍稍研究,就深知此事极不简单——三四十米的旗杆,要以怎样的木材制成?不同材料间又应该如何衔接?数百平方米的大旗要怎样织造?如此沉重的旗面又怎能不压折旗杆……
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磐安人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装置:最主要的旗杆,由“旗树”和“旗竹”两部分衔接而成。旗树是一根长近20米的大杉木,而旗竹是一根稍短的特大毛竹,毛竹和杉木拼套而成旗杆。再将旗面套入顶部的旗竹中,就是一面大旗的基本构成。由于上部的竹子更有韧性、质地较轻软,使旗杆整体不易折断;而下部的旗树材质更坚硬,其上用绳索固定24根或36根毛竹作为撑杆,是竖旗时主要的受力点——毛竹与杉木刚柔并济,使旗杆既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又有充分的柔韧性。
迎风招展的旗面万众瞩目,被套在主竿上段,最大者“用绸300丈”,展开达600平方米,可以覆盖一亩土地。旗面用真丝绸缎精制,既轻,且韧,又飘。上绘龙虎图案,点缀凤鸟和花卉,边饰鲜艳的翠布,白底彩图,十分醒目。
“迎大旗”又叫“迎龙虎大旗”,龙虎二字即来自旗面图案,威风凛凛的上山虎,代表百兽之王的气派,腾云驾雾的蛟龙,代表风调雨顺的神力。
树有根,水有源,民间习俗概莫能外。磐安是个年轻的县,1939年才建县,历史上曾分属东阳、缙云、天台、诸暨等各县管辖,而其民风却独树一方。古时这一带堪称“山国”,以如今的县域看,九成以上是山地,八成以上是山林,野兽作害,山民常将围裙、手巾或布料系在树上驱赶野兽。久而久之,布料越挂越大,还涂上颜色、绘上图案、绣上龙虎,龙虎大旗就这样炼成了。
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往树上挂年画、年历的习俗,其中似乎隐藏着一种质朴的逻辑——用五颜六色的人造物作为“后盾”,来震慑自然天敌。为了增强这种神力,旗面自然也越制越大,大有“旗”吞山河的气势。
迎大旗是磐安山区中许多村落共同的习俗,尤以大盘山一带为盛,其中尚湖镇岭干村的“母旗”又最为著名。据了解,与在江南各处都留下传说的乾隆皇帝有关。总之,周边各村落迎大旗时都要先迎岭千村的母旗,其后才能竖其他村的大旗。
迎大旗的靓照不少,竖大旗时的动感照却不多,因为大旗从伏地待命到拔地而起过程特别短暂,必须稳、准、快。
竖旗时,平日里旗会的首领,将变身为这场热闹运动的指挥官。他首先要“察云观色”“勘地定点”,然后指挥众人在地上掘出二三十厘米深的洞,作为最终竖旗的位置。
此时,数十名参与竖旗的青壮男子各司其职,已将大旗的各个部位拼装完成。除了粗大的木与竹,纷繁的绳索——旗线、旗索、开路索也必须丝毫不乱。一声令下,由七八人按住旗树根部,使之成为竖旗时的重要支点,另外七八人则沿旗根方向拉紧绳索,其余负责撑杆的二三十人,各自把住自己的拢耸竹。锣鼓鞭炮齐鸣,呐喊欢呼助阵,竹笮快速将旗树托起,并均匀地向四周分布,旗索、旗线慢慢拉动、就位,整面大旗随即被合力托举起来。
在将这面大旗竖起后,还要在旗会首领的指挥下,将整面大旗托举离地,在空旷的田野或广场上缓缓移动。在古代,为了显示迎旗的本领,定要在狭窄的道路上进行,以展现高难度的平衡术。
更快、更高、更强,是现代体育的精神,然而在偏远的古越腹地,八百年间传承的民俗活动里,在“旗手”们一托、一拉、一扛、一把之间,在观者的沸腾欢呼里,又何尝少过这样的精神呢?
近年来,为了保证安全,竖旗、迎旗的各个岗位几乎翻番,人数有时甚至超过百人,场面十分宏大。要协调如此多人通力合作绝非易事,不仅要凝聚所有人的力量与意志,更要准确地判断时机、时刻调整。因此,旗会的首领也一般是村内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人物。
从清代、民国以来,旗会一直在地方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迎大旗时重要的组织机构,在平日里,也常常会负责协调邻里纠纷,在村落之间也扮演着维护治安、利益谈判或解决纷争的重要角色。
那么,如此盛大的“集体活动”,是如何起源的,又有怎样的民俗意义呢?
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迎大旗主要是为了纪念东晋的许逊。相传这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的道士,曾经游历玉山,见到当地有许多野生茶树,但苦于交通不便又缺乏制茶的工艺,许逊便留在这里帮助茶农种茶、炒茶。许逊离开玉山时,当地乡民挽留不住,便赠送了许多玉山茶叶。许逊带着这些茶叶游历四方,又成为了移动的“广告牌”,将玉山的名声带到了各地。
许逊带领乡民们种茶、制茶的玉山,就坐落在今天的磐安县境内,虽然名为山,但其实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山中台地,海拔在600—800米之间,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是理想的天然茶场,盛产“婺州东白”,唐代时即为贡品,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许逊的传说,体现的当然更多的是民俗学的意义,他真正成为茶神信仰的中心,其关键的时间节点,其实是在宋代:得到朝廷支持的许逊信仰,从此登堂入室,被宋徽宗封为“神功妙济真君”,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信仰流派。至南宋时,已是“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足见其信众之多。磐安人感念许逊的功德,奉其为“茶神”,更为他塑造金身、修建庙宇,直到今天,茶场庙中仍供奉着这位“真君大帝”。
两宋时期来自朝廷的加持,使许逊从地方传说进化为“庙堂之高”的官方信仰。无独有偶,玉山古茶场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了官方的管理机构,成为宋代的贡茶基地。茶场原本就有春社、秋社的习俗,是一年两度的重要集会,这一时期,既有的地方传统与迅猛发展的许逊信仰相融合,诞生出更丰富的“赶茶场”习俗。
然而,要说“迎大旗”的本质,却是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地区为倭寇袭扰,浙中各地成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招募士兵的大本营。相传当年将士们曾制作龙虎大旗以为号令,最终大败倭寇。后人为纪念抗倭名将、乡邻义举、爱国精神,遂将大旗越竖越大。
磐安大旗的传说虽然远了,但这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和中国民间许许多多民俗奇观一样,它独特的魅力,必然扎根于历史,来自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