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可不只是“尊老节”
登高节、体育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花糕节、祝寿节、老年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阳节。
重阳
可不只是“尊老节”
◎ 刘 青
九九重阳节,以“老年节”的别称广为人知。但重阳节在20世纪还不是老人节。直到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自此,中国才有了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时间回到20世纪的1942年农历九月九日下午,重庆市夫子池新生活运动模范区广场里人声鼎沸,当时的民国首届九九体育纪念大会暨重庆市运动大会隆重开幕。据《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记载,运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展,项目也很接地气,有民众健身班的运动技巧表演,有中华国术学会的武术表演,有儿童的游泳表演,还有为适应重庆地形而开展的登山、渡江运动等。热热闹闹的运动会,为艰苦压抑的抗战岁月增添了一份难得的快乐气息。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征兵过程中发现,青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于是,不少有志之士都呼吁尽快开展国民体育运动,以此改造国民的体魄,增进民族健康。1941年9月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正国民体育法》,规定中华民国青年男女都有接受体育训练的义务。翌年,教育部又呈文行政院,提出“利用重九习俗推行国家大法”“特规定农历九月九日为体育节”。此议很快得到行政院的批准,并颁布全国执行。1942年的运动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的。
彼时的教育部提案中的“利用重九习俗”指的是数千年来长盛不衰的重阳登高习俗。在纷繁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登高算得上是最有体育锻炼色彩的节日习俗之一,重阳节因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运动气息的节日。
古人有多喜爱登高啊?拿北京城来说,明代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记载:“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炉,曰登高。香山诸山,高山也;法藏寺,高塔也;显灵宫、报国寺,高阁也。”从城郊诸山,到城里的高层建筑,全城百姓竞相攀登,热闹异常,归纳起来就是“三高”——高山、高塔、高阁。
男人出门登高容易,养在深闺未出阁的女孩子们又该如何应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说到了一件事:大观园里起了海棠诗社,宝玉和众姐妹们齐聚一堂,唯有湘云缺席。细心的袭人,装了一盒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让一个老妈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给湘云送去。为什么要特意送这样一盒点心?因为重阳快到了!桂花和栗子,正是这个季节才有的新鲜食材,而之所以要将它们做成粉糕,取的是“糕”和“高”的谐音——闺阁女子,便是以吃糕点代替登高。
古代的重阳节,如同一个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日”。如此看来,民国政府将其改造成“体育节”,也算是有史为据,合情合理。
农历九月,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气温的下降和寒冬的来临。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先民来说,这是一年一度的巨大考验。这时,大火星隐没不见了,这使将大火星视若神明的古人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火神的休眠,不仅宣告了漫漫长冬的逼近,也使人们失去了判断季节转变的时间坐标。于是,人们会举行为火神送行的祭仪,或者想方设法逃过这个“灾日”——比如登山。
还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本是一味佐料,其颜色鲜红,气味浓烈,故而被认为有除臭、辟邪的功效。西晋风物志《风土记》中也提到:“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云避除恶气,而御初寒。”可见重阳日系茱萸香囊的风俗,从汉末以来就已经在民间普遍流行。
晋代学者殷基有一篇小说《丁新妇传》,讲述了一个被婆家虐待的丁氏媳妇凄凉的故事,当时的人借巫师之口说:“丁氏女在九月九日辛劳而死,以后女孩子每日都不宜劳作太辛苦,还应当在九月九日休息一天。”
在女性地位相对较低的古代社会,为女性专门设立一个休息的节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此后,江南地区的人都尊称丁新妇为丁姑,并为她立祠祭祀。“女儿节”的习俗也延续到后世,已经出嫁的妇女在这一天都可以回娘家过节。而必不可少的节目是吃糕。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说,重阳日父母一定要迎女儿回家吃花糕,否则母家会受人诟病,女儿会委屈抱怨,小妹也会思姐心切,望门而泣。明代笔记《五杂组》中说,父母还要拿糕片搭在女儿的额头上,然后说一句吉祥话:“愿儿百事俱高。”
因为有心灵手巧的女孩儿们的参与,做花糕成了“女儿节”的一大亮点。南宋笔记《梦粱录》记载了都城临安的花糕:“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日重阳糕。”皇宫御膳房还能制作一种豪华版花糕,“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一片小小的花糕,不仅造型精致、五彩缤纷,还包含了十多种荤素配料,光是读文字就让人食指大动。
那么,重阳最后怎么成为了“尊老节”呢?
汉晋时期,服食药物、追求长生的思想十分盛行,从帝王到小民,都以长寿为毕生理想。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说:“岁月往来,忽逢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
九九,音同“久久”——谐音也有助于长寿。曹丕接着说,九月天气肃杀,唯有菊花迎寒盛开,其中必定是蕴含了乾坤之间的绵绵生气。
在当时人的观念中,菊花的功效十分神奇。东汉《风俗通义》载,南阳有一处山谷,山上开满了大菊花,谷水从菊花丛中流过,变得格外的清澈甘甜。山下住着三十余户人家,喝的就是这条谷水。村民中的上寿者,寿高一百二三十岁,中寿者百余岁。寿命只有七八十岁的,在这个村里就叫做“夭折”。这都是因为菊花“轻身益气,令人坚强”。
这无疑是将菊花的功效夸大了。而在现实中,菊花虽然不是仙药,但性味苦中带甘,确实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治头风、明耳目、清热解毒。
另外,历史上的农历八、九月,原本就是传统的敬老时间。《礼已·月令》中说,先秦时期每年的冲秋之月,天子都要“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几,是古人席地而坐时用来倚靠的小家具,杖,即拐杖。天子赐几杖,体现的是对年老体衰者的关怀。这种杖又称为鸠杖,因为杖头的扶手处,常做成鸠鸟的形状。古人认为斑鸠是一种不噎之鸟,以鸠饰杖,便是祝愿老年人饮食顺畅,身体康泰。
由此可见,今人将重阳定为老年节,既有祈福祝寿的美好寓意,也符合自古以来的敬老传统。
重阳节,是青年、女性、老人的共同节日。各个时代的人们,不断地将各自的需求加入其中,使重阳的节日习俗变得丰富多彩而且风格迥异。也许,这就是传统节日的魅力,它就像考古学的地层,在漫长的历史坐标中逐渐地层层积累而成。它不仅是古老的、传统的,也是活着的、变化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图为张大千《东坡笠屐图》中的苏东坡,和人们惯常所见的东坡形象有所不同,东坡先生“全副武装”准备出门登山。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画师刘延年等绘制的《北京风俗图谱》之《重阳登高》,一群士绅正在登楼饮宴,楼外树木萧疏,正是重阳时节的光景。 (供图/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