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会客厅

文章导航

江南会客厅:拾岁,拾穗

  人的一生匆匆而过,最终收获的都装在生活这个行囊里。昨日和朋友聊天,我说,先哲说要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但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该放弃的。她说,开心的坚持,消耗的就放弃。很是简单。

  对于人生的选择,早已填写在人的性格之中。对于一个艺术家,这些选择往往会成为他对于作品的思考。

  江南会客厅:拾岁,拾穗

  ◎ 记者 王珏

  嘉宾

  ◆郦文龙:中国美院美术中心视觉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开明画院院务委员。

  ◆祁卫:浙江广电集团高级编辑、浙江广电局艺术类专家组评委、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评委。

  幕后嘉宾

  ◆王文杰:全山石艺术中心宣传部主任。

  从郦文龙家出来的时候,带回来了几本书,是这几年他画展的集子, 沉甸甸的,像是拎着一兜子的岁月。

  这次的聚会应祁卫所邀,原意是要聊一聊郦文龙的书画作品。

  我与郦文龙是第一次见面,准点到了他家,开门的是他的太太,一位面目和善的女子。进得他家,才知祁卫还未到,他太太热情的泡了茶,随后便去接他们的女儿放学了。

  郦文龙笑着说,我们也算是半个同行,我才知他曾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美术编辑。30年的装帧设计经历,让他有很多得意的作品和故事,那是对于职业的自我认同感。“那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个工作我读了很多的书。”浙江人民出版社是一个综合类的出版社,各种各样的书丰腴了郦文龙的生活,成为郦文龙后来艺术之路的基石。

  谈话间,郦文龙拿来了近几年他画展的画册,从过去到现在,可以在他的作品里看到时间的脉络。在早期还有一些他的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放在一起,感觉是两个人的呈现。在绘画作品里,多一些闲适,在书法作品里多一些力量。

  没多久,祁卫就来了,和以往一样,充满魅力和活力,从我认识她的第一天起,她就是这样。她长得很白,喜欢穿绿松石色的衣服,明亮得像追着一束光。她匆匆的上来,又匆匆的跑回楼下,随后抱着一摞书稿上来, 那是她新书——当代浙江记者丛书《一路芳华——我的电视从业36年》的文稿,里面收录了她多年来对中国领军人物的采访、各类大型活动以及业务探讨。今日带过来,也是希望可以听听老朋友们的意见。

  她一到,话题就显得海阔天空了。郦文龙从里屋拿了一幅作品送给她,上面写着生如夏花,倒是与她极为贴切。这幅作品带着郦文龙早期绘画作品的影子,在力量中有着一些闲适。

  谈话没有太多讲创作时的想法,倒是把生平讲了一遍。从30年的美编经历,到10多年的画廊经营,再到近些年的苦心创作。故事也是精彩纷呈。

  以前介绍一位艺术家,经常会描述他的艺术经历,一下午聊下来,我觉得“艺术经历”这4个字着实不是太准确。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决计不是片面的停留在艺术这个层面。作品是艺术家的语言,每一笔、一画、一个构思,都是生活经历的呈现,都是所思所想的表达。

  “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沉淀在我的创作里。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也许是工作经历的关系,郦文龙很爱读书,他在书中寻找着千年文化的印记。祁卫在她即将成书的文稿里给郦文龙留了一席之地,她是这样定义郦文龙的:“在人类文明的时空里穿梭。”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义,是因为郦文龙不仅沉迷于书本,还沉迷于收藏。“在文化中获得了解,在现实中去探寻实践。”

  说到这些藏品,郦文龙眼里发着光,“经常看着他们,不仅仅是在时光的穿梭,还是在我的生命里穿梭。他们是我创作的灵感。”郦文龙特别喜欢研究甲骨文,这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我也临过很多稿。一段时间的沉迷,然后迅速的抽离。”我觉得这话很有意思,沉迷与抽离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总归是有东西留在生命里的。我想起小时候拾麦穗的样子,把人生铺陈开来,或许也就是那样一片田野。

  再看到祁卫书稿中所写的“在人类文明的时光中穿梭”。我想,为什么时间一定是纵向的?如果将时光铺设成田野,那应该是很美的。但是因为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位朋友,这个话题就没有深入的聊下去。

  从郦文龙家离开之后,郦文龙发了几篇他好友王文杰介绍他作品的文章给我。我细细的读了几遍,觉得当天没有见到这位神秘好友着实遗憾,他的文章让我对于郦文龙作品的了解逐渐丰满,也让当时没有继续下去的话题,有了一个我自己的答案。

  王文杰用“主敬”阐述了郦文龙对于书法态度以及创作中的传承:“书法要‘主敬’。常有人说‘沐手敬书’。但郦文龙对‘敬’的理解含义更广。包括对文字的敬畏,对笔墨的敬惜,对先贤师长的敬重”。他引用卫夫人的笔阵来形容郦文龙书法创作中的力量:“将书法比作‘笔阵’大概始于卫夫人的《笔阵图》。阵仗与队伍是有区别的,阵仗每每有一种临战的状态和张力。 ‘笔阵’对于笔是有要求的,需振笔直逐,急起从之,追其所见,兔起鹘落。所谓点画之间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郦文龙的书法具有阵阵之势、仗仗之雄、堂堂之气、新新之变,故谓之‘文龙笔阵’。他用他们之间生活的点滴,来展示了郦文龙书画作品中的真情真性:“他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个性极强,这也是他在竞争激烈的书画市场打拼出一片天地,并赢得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诚信画廊’的原因。这一切后来慢慢熔铸到他的书艺之中,成就了他书法雄强有力的个性”。

  在王文杰的众多文章中有一段话,我深有同感:“在我看来把字写得好看漂亮未必就是书法,要把字写得好看漂亮还要耐人寻味,让人们品读出其中的内涵力度、形式结构的审美价值,点画之间的情绪绵延,横竖撇捺的深长意味,笔墨恣纵的才华横溢,令人观之神清气爽,意绪飞扬,才堪称书法。……如果没有经久的坚持和磨砺,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没有溯源文字原点,追摩古人心迹,讨波文脉流衍,创新笔法结体,逆觉章法字法笔法,精审六书创字精义,则无以奢谈书法。”

  这段话又让我重新想起了当时关于时空纵横的这个话题。把时空的纵向铺陈为横向,那需要一种力量。在郦文龙的书法作品里,我们便可以看到这种力量。这个源于他长期对文字结构的研究,对古人书帖的追摹,也来自于他人生经历的磨砺。在郦文龙的书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得见来处,心知身之所在。

  岁月也许并不在流动,流动的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流淌在岁月的田野上,有多少力量能够承托起岁月的馈赠,又有多少时光在拾捡田野里的麦穗。又想起当日祁卫的书稿,又何尝不是她拾捡的岁月,她与郦文龙的作品都是他们给生命最好的回答。


江南游报 会客厅 00011 江南会客厅:拾岁,拾穗 2021-10-21 江南游报2021-10-2100006;江南游报2021-10-2100007;江南游报2021-10-2100008;江南游报2021-10-2100013;江南游报2021-10-2100010;江南游报2021-10-2100009;江南游报2021-10-2100014;江南游报2021-10-2100016;江南游报2021-10-2100012;江南游报2021-10-2100011;江南游报2021-10-2100015 2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