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台州

  如何做强乡村旅游?台州有这些经验要分享

  >>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挺晨

  做好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明确“一个主题”、坚持“两个必须”、把握“三个体现”、强化“四个保障”。

  思想上明确“一个主题”:要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乡村旅游促共富,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促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二要促农民的脑袋富起来;三要促农村的环境美起来;四要促“主客共享”农村美好生活。

  导向上坚持“两个必须”:一是必须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二是必须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局上把握“三个体现”:一要体现创新性:要敢于“无中生有”,要注重“推陈出新”,要坚持“品质至上”;二要体现系统性:要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立足差异化发展理念,要立足融合发展理念;三要体现均衡性:乡村旅游要重点发力,难点着力,通过先富带后富,后富学先富,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制度上强化“四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县两级旅游专班要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促共富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统筹协调,定期研究会办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市县两级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乡村旅游政策的前瞻性、系统性、有效性研究,并通过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全要素政策保障网,打通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阻碍,释放发展活力。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用地保障,加强金融支持。四是强化人才保障: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天台县委书记 杨玲玲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是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天台的幸福塔后、古韵张思、富裕后岸、运动安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美了村庄、强了集体、富了村民。全市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现场会的召开,必将掀起新一轮的乡村旅游热,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天台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文旅融合,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和合文化国际交流基地三张金名片,把诗路黄金旅游带变成美丽经济带。深入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再造一批精品线,实现扮美一条线、带富一方人。迭代升级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研学游、康养游、休闲游等新业态,打造“既有原生态、乡土味,又有新时尚、年轻态”的未来乡村,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拥抱大自然、体验慢生活,在神山秀水间走实富民强县路。

  >>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海星

  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理解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强化保障体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强化部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形成良好氛围。各地要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加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 崔凤军

  举办本次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工作现场会非常有意义。

  对旅游业发展有信心。现在的旅游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并没有消失,尤其是旅游生产力。

  台州的乡村旅游潜力大。台州乡村资源好、交通不断完善、资本丰富、人的创造能力强。

  台州学院要为打造台州“共富八景”旅游样本贡献自己的力量。

  >>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吕振兴

  近年来,台州文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承接力,加快构建“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绘就了独具台州特色和魅力的 “共富八景”图:

  一、能人带富、头雁领航,打造先富帮后富“亮景”;

  二、入股聚富、集体共有,打造“人人是老板”“和景”;

  三、资本创富、业态繁荣,打造工商资本汇流“盛景”;

  四、乡贤助富、融合共赢,打造村民合力兴旅“画景”;

  五、龙头育富、品牌撬动,打造景区反哺乡村“美景”;

  六、引智帮富、校地合作,打造高校融入旅游实践“佳景”;

  七、文化润富、古村复兴,打造乡村文旅融合“新景”;

  八、共建奔富、城乡统筹,打造乡村联片振兴“全景”。

  下一步,台州文旅将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的目标,积极推广好、应用好台州“共富八景”的宝贵经验,全面推进以下十大举措:明确发展目标。围绕“村庄业态、配套设施、管理服务、生态环境”四项基本目标,深入实施“万村景区化2.0计划”“沿边百村”“未来村庄”等工程;形成发展合力。协调各级政府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乡村旅游纳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构建“南北并进,中心开花”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县一特色”“一镇一景”“一村一品”的格局;持续打造精品。坚持乡村旅游与未来乡村生活相适应、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培育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乡村旅居业,提升休闲度假比重;培育特色产品。鼓励各地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大力开发新型产品,培育新型业态,发展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发展、百花齐放;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及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引,积极引进懂经营、会策划、善管理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加强智力扶持。整合全市产学研资源,成立乡村旅游辅导专家库,加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创业辅导、项目策划和市场营销;加大市场营销。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各地开展村镇景区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思想共识,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旅游发展;夯实发展基础。积极争取财政、农业、交通等相关部门支持,全面加强景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主客共享、适度超前原则,布局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游憩空间。


江南游报 台州 00008 2021-11-04 江南游报2021-11-0400012;江南游报2021-11-0400015;江南游报2021-11-0400016;江南游报2021-11-0400017;江南游报2021-11-0400020;江南游报2021-11-0400023;江南游报2021-11-0400024;江南游报2021-11-0400029;江南游报2021-11-0400027;江南游报2021-11-0400033;江南游报2021-11-0400021;江南游报2021-11-0400022;江南游报2021-11-0400028;江南游报2021-11-0400038;江南游报2021-11-0400040;江南游报2021-11-0400039 2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