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我为温州旅游代言

说走就走
瑞安北麂岛风光大片等着你

  说走就走

  瑞安北麂岛风光大片等着你

  秋天的东海,一片水蓝蓝,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波光点点,熠熠生辉,船舶行驶过处,翻起了白色波涛,童话般的迷人。远处的灯塔像一座小船,渐渐驶入视野,又慢慢的离开。小船,反而感觉如秋叶在水面颠簸漂流。海景不断地交替着,3个小时的船程,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船进港了。

  北麂岛的防波堤像母亲的两只手臂,张开双臂迎接一艘艘船舶的归航。进入港湾的瞬间,有了回家的感觉。港湾内风平浪静,如母亲怀抱般的安稳,这就是避风港。

  选择这个日子,我们向北麂山灯塔出发。一路上见到散散落落的石头屋和水库。石头屋的石面打磨光滑细腻,石缝紧咬成线,错落有致,形成了北麂岛独特的民居建筑艺术。不仅墙体是石头的,瓦背也是用石块镇压,防备台风把瓦片吹得像树叶一样漫天飞舞。海岛缺淡水,这里的水库都是小小的,与其说是水库,还不如说是一个个水池,来海岛一定要节约用水。

  路左侧的小岛好可爱呀,像一只小恐龙耍赖趴在水面一动不动。

  不一会儿,就到了灯塔山下面。拟人的灯塔指示牌,一下子给了你力量。

  大门口的五星红旗和海事旗迎风飘扬。北麂山灯塔位于北麂列岛主峰仙人山顶上,是温州海域唯一一座大型国际灯塔。北麂山灯塔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灯塔,1990年6月动工,于同年12月17日正式发光。灯塔为截顶圆锥体,灯塔总高度20.53米,塔身和基础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灯塔灯高137.28米,射程25海里。

  进入塔内,展现着守塔人情怀故事和风雨历程,也记录了航标业的发展史。自2006年以来,北麂山灯塔引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雷达应答器,对传统灯塔利用航标灯航行信息带来了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变。但灯塔作为传统的导航手段,是现代航标无法替代的。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时,一夜的航标任务也随之完成。二楼观光台是游客们俯瞰北麂岛全景、观看日出的绝好地方。站在平台,吹着海风,眺望大海,久久不知归。海水泛着月白蓝、湖水蓝、薄荷蓝、勿忘草、天青蓝、湛蓝、古兰、深海蓝……时而各色交融,时而层层叠加,越发迷人。恨不得把海水装进杯中带回。

  此时,一只海鸥掠过,进入了镜头,也提醒了自己,海之魂尚需这些生灵的慰籍,大自然的平和更需要人类的保护!灯塔和守灯塔人都是在燃烧自己,照亮和守护着别人。这里是他们工作兼生活处所。2014年2月开始,这里在全国首开先河,开展北麂山灯塔值守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北麂山灯塔的工作生活虽说是枯燥、重复和无聊,责任却重大,可自愿者把日子过的如诗如画,这幅大白鲸灯塔壁画点亮了世界,也点亮了人生。办公室的灯饰也采集灯塔史上的各种照明,感受到生活原来很灿烂,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如何去燃烧、去奉献!

  离开灯塔,沿着外围转一圈,发现这里的植被好茂盛,种类也丰富。狗尾草,比我们常见的个头要大上一倍多。鬼针草,漫山遍野地开放,当心花上的鬼针扎你哟。芦苇,也和平原的不一样,穗特长,耐抗风雨。走着走着,终于找到了当年悬崖边的暗堡,曾经这儿是我们的海防前线,今天依旧是。

  海水拍打着礁石,山花映衬着灯塔,芦苇中驶出帆船,提醒我们该启航了。

  再见,灯塔!再见,自愿者们!

  ▲北麂山灯塔

  ▲芦苇

  ▲海岛露营

  ▲北麂风光

  ▲补渔网

  ▲螃蟹笼

  ▲晒水鱼

  ◎ 温州旅游体验师 郑绿珍 文/图

  我是温州旅游体验师郑绿珍,我为温州旅游代言,向您推荐美丽的瑞安北麂岛。


江南游报 我为温州旅游代言 00011 说走就走
瑞安北麂岛风光大片等着你
2021-11-25 江南游报2021-11-2500008;江南游报2021-11-2500005;江南游报2021-11-2500009;江南游报2021-11-2500010;江南游报2021-11-2500015;江南游报2021-11-2500016;江南游报2021-11-2500018;江南游报2021-11-2500019;江南游报2021-11-2500022;江南游报2021-11-2500013;江南游报2021-11-2500017;江南游报2021-11-2500024;江南游报2021-11-2500028;江南游报2021-11-2500025;江南游报2021-11-2500029;江南游报2021-11-2500026;江南游报2021-11-2500030;江南游报2021-11-2500007;江南游报2021-11-2500011;江南游报2021-11-2500012 2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