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时光变得有声有色
![]() |
![]() |
![]() |
![]() |
![]() |
大学艺术专业,跳过街舞,画过漫画,酷爱摄影,后因喜欢自行车运动,转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起了自行车专业杂志,文艺青年的特质在潘仲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磁带、CD、邮票、可乐罐,他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悉数收藏进这些老物件里,让旧时光变得有声有色。
让旧时光变得有声有色
◎ 刘 青
被音乐点燃的年少时光
前一段时间,潘仲夷在朋友圈随手晒了一张“全家福”,是他在1993年到1999年之间购买的磁带。因为磁带保存困难,他又入手了很多经典之作的同款CD。
每一盒磁带,都有一段故事。潘仲夷随手指着面前的一盘磁带说:“清醒乐队主唱你认识吗?就是后来摩登天空和草莓音乐节的创始人沈黎辉。”他又指着封面是伍佰的一盒有点得意地透露:“你知道伍佰以前叫什么?吴俊霖!”
潘仲夷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磁带和CD,20年前王菲的精装版CD,打开封套,从专辑海报到原包装折册,全都完好如初。
翻看这些收藏,当把它们放进卡带机或者CD机里,流淌出的不只是曾经熟悉的音乐,更是一段段难以忘记的青春吧。
潘仲夷对磁带的热衷始于初中,先是从收音机的短波频段里听到台湾民谣,又至少再等上一年半载,才可以在音像店里看到磁带。除了民谣,潘仲夷钟爱的就是摇滚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摇滚新势力,让彼时的少年潘如痴如醉,每一支乐队都如数家珍。整个1990年代,也是他花钱买磁带的最频繁的燃情岁月。
潘仲夷初中的时候,郑钧大火。文艺少年小潘在第一时间学会了每首歌,在班里的年会上一层歌喉,然后被隔壁班请去接着唱,唱完了,没想到又有班级候在门口邀他继续,就这样,一晚上,“走穴”六七场,过了一把校园歌星的瘾。
来杭州读大学期间,博库书城、新华书店、外文书店,还有武林路上那家个人音像店,是潘仲夷学习之余必逛之地。尤其是博库书城的音像区,专门有一片是留给不知名的小众乐队和歌手的,潘仲夷爱在那里淘CD,“你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就像现在买盲盒一样。”但潘仲夷经常会收获惊喜。
从随身听到CD机
潘仲夷的“潘公馆”里静静地躺着150多盒磁带,基本以国内的摇滚乐和流行乐为主。而陪伴这些磁带一起的,还有让这些岁月之音真正发声的walkman(随身听)和CD机。对于那时的学生来说,walkman是非常奢侈的物品,尤其拥有一台索尼或爱华的walkman,绝对可以闪耀全年级,毕竟当时的价格非常昂贵,难以下手。
20世纪90年代,国产正版磁带的价格一般是9块8一盒,有些个体音像店里卖盗版和山寨的,价格基本在5块左右。为了买磁带,潘仲夷平时就从早饭钱里把“磁带基金”省下来。但有了钱还不够,想要买磁带还需要耐性。那时候,等待新发售磁带的过程有些漫长却也充满期待,有时甚至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等一张歌手的新专辑,不像现在,打开手机App就能马上获得无数新音乐。
令潘仲夷印象最深的是他读高二时,为了买窦唯的《山河水》,早早地就在新华书店打听好磁带什么时间到货,等到了那一天,他就趁午休的时候翻围墙溜出学校,满心欢喜地第一时间把专辑买回来。
进入千禧年后,walkman开始不再流行,CD机正式登场并大行其道,潘仲夷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换了CD机,也不常买磁带了。这些年,潘仲夷重新打理了当初买的磁带,几乎都是20多年前买的,好在保存得还不错,很多都还能听。朋友知道潘仲夷喜欢收藏磁带,就把自己保存的磁带无偿送给他,那些磁带依然保持着非常不错的音质,就像是一个个老朋友,缓缓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奔走在热爱里
说到收藏的起点,那就要追溯到潘仲夷的小学时代了。那时候的他喜欢收藏邮票、古钱币和胸章等一些小物件,不过大部分持续的时间都不太长,比如邮票到了高中后就基本停止了,倒是近两年他又开始有选择性地收集邮票了。所以,潘仲夷称自己对“收藏”的喜欢一直都保持着“喜新厌旧”的态度。而如果要问热衷于收藏的原因,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对生活的喜欢和热爱吧!”
学小时代的潘什夷是个特别出跳的活跃分子,爱好广泛,而且还小有成就:摄影拿过名次,是篮球校队的后卫。白行车在那时只能算他众多爱好中的一种,和喜欢写点小文章一样,夹杂在他的一系列炫酷的兴趣之中,毫不起眼。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在众多爱好中,选择自行车和写作作为他的谋生之道。十多年前的潘仲夷也非常热衷参加论坛和俱乐部的集体活动,但现在反而更加享受和三五好友一起骑车的自在与悠闲了。
在潘仲夷看来,自行车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或是运动,而是一种绿色健康的价值观:自行车运动可以一群人一起参加,也可以一个人独自骑行。在骑行的路上,同个方向的骑友会很自然地组成队伍,即使彼此并不相识。遇到岔路口,彼此也会因为日的地不同而自然地道别。这种既有彼此独立的目标,又能因为共同的路径而相伴而行的运动,特别适合那些合群却又喜欢独立思考的人。这种独立思考也能外化,去影响更多的人。潘仲夷就这样带着对生活的热爱继续收获路上的风景,既收藏过往,也期待未来。
玩家:潘仲夷,自行车媒体主编。奉行“无用生活至上”的他,喜欢收藏各类无用物品,如邮票、可乐罐、文玩珠串、磁带、CD、冰箱贴……家中的客厅已变为朋友聚会的文化符号——“潘公馆”。他用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老物件筑起时光机,帮来客找回曾经的快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