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匠人匠心

用“敬旧”来迎接诗意的未来

  从国货品牌的崛起,到本土生活方式的再发掘与再融合,都异常尖锐地将问题带回最初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生活?”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中,在持续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试图摆脱千篇一律的生命模板,在人与建筑的沟通和连接中,寻求在地性与全球化的一种微妙平衡,回归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而这或许是有关未来生活最诗意的答案。

  用“敬旧”来迎接诗意的未来

  ◎ 刘 青

  近些年,许多地方乡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动“建设美丽乡镇”的计划,比起追求一些“美”的建筑,空间的最终目的始终离不开为人服务。在浙江,湖州的茅坞村在大山脚下过了数十年的宁静生活,然而我们今天与这座小村庄相遇时,意外打开了人们对现代桃源式生活的崭新想象。这里原本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村落,原始的民居古宅在岁月的风雨飘摇中坍塌了大半,逐渐变成被时代遗弃的乡村建筑。不过近几年,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些古旧老宅被重新改造为民宿,旧场域之下新元素的介入并没有破坏当地的原生文化习俗,反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

  “不无建筑”在接手这一改造项目后定下了一个大的设计基调:不野心勃勃,不完全服从应当下需求,塑造出一些“新”的个性,也保有一点儿对“旧”的敬畏;建筑像是在与场所的对话中自然生长,小心翼翼地寻找—种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平衡。

  设计团队以原有老宅为基础,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一些茅坞村才会有的独特“乡土气”。新的建筑形态规规矩矩地融入原生建筑。它不需要多么高大、多么新颖,而是要精确地把握好本地人与空间的关系。这种克制的设计不仅让老宅与新房之间形成简洁的构图关系,同时也几近完美地融入茅坞村周边的自然山水风景之中。充满现代感却十足乡土性的白色村庄像树一样,自由生长在翠色欲流的景色中,以此来回应来来往往的生活。

  告诉我以上案例的建筑师却不是“不无建筑”的成员,而是“一筑一事”的创始人王牧之。

  2014年,他在反复的焦虑中辞去了在外资公司的工作。感觉自己7年的建筑求学、7年的开发工作并没有让他越来越了解建筑。急速的城市扩张、高产高速的状态不可避免地让整个行业趋于一种速食文化,太多拘于建筑相对表面的讨论反而让王牧之陷入了对建筑和城市的迷茫。看着诸多近乎雷同的城市景观,王牧之想要停一停,缓一缓,去真正看一看这座自己长久生活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就这样,“一筑一事”应声而起。

  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小世界,而想要“叩”开世界的门,必须学会与空间达成一种心灵交流。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内心的情感和个体本身的经历是始终无法绕过的课题。尽管近些年,人们对建筑的本体性有太多探讨,但“人”永远都是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每一个空间都是从建筑师和使用者的内心生长出来的,然后与环境浑然一体。一筑一事正是希望通过“一座建筑、一个故事”的走心方式,去解读一座城市及其背后的生活内涵。

  整个团队花费了差不多4年的时间,寻访了成都100个建筑空间。5万张图片26万字的讲述,以及2600平方米的总空间面积,为人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立体、真实的成都。在王牧之看来,“在地性”是建筑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世界上也不会存在完全一样的两个建筑。无论地理、气候、文化功能,还是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都让每一座建筑变得独一无二。

  然而,在全球化进程的几十年间,世界各地的本地文化实际上都处于一种被冲击、被引导和被误读的状态。一筑一事认为,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本地”的概念在今天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纷纷涌入各大城市时,“新本地人”的身份介入也会为所谓的本土建筑带来新的文化特质及需求。如何在这种快速流变的过程中找到微妙的平衡关系,正成为众多建筑师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一如今天的成都,既有以本土建筑师为代表的川渝乡土性,又包含外来建筑师的一系列国际化审美,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渐融合出一套更适应当代人生活的四川本土建筑体系。

  作为建筑记录者、塑造者,从建筑诞生之前和之后的全生命周期来说,他们参与的环节尽管短暂,但是深刻。他们必须如哲学家般,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感性地构建。而每一座建筑都是人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次崭新探索。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10 用“敬旧”来迎接诗意的未来 2021-12-16 江南游报2021-12-1600006;江南游报2021-12-1600007;江南游报2021-12-1600008;江南游报2021-12-1600010;江南游报2021-12-1600011;江南游报2021-12-1600014;江南游报2021-12-1600013 2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