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艺术之旅

文章导航

民族精神

  中国画美育专栏(三)

  张国樟

  民族精神

  中国画顾名思义,是中华民族的艺术,是中国美学的表现和结晶。中国画包含了中华基因、中华情怀、中华气质和民族精神。

  潘天寿先生在发展中国画和美学理论上是极具高度和民族大义的。他说: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一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傅抱石也认为“艺术为一国历史之最大表白。”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历史上很多画家把民族精神的题材直接反映在了作品中。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李可染等一些大画家创作了很多抗日题材的作品,以激起广大国民抗战的勇气和力量。也比如画家们经常会画苏武牧羊的题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的民族气节,把民族精神的内涵间接表达在画中。如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就是代表中华民族正直、纯洁、坚贞、气节的品质。

  民族精神还体现在中国画的风格和美学高度上。潘先生反复强调,要拉开中西方中国画的风格,拉开审美的距离,让民族的艺术大放光芒,要振兴民族美学和美术。历史上的很多画家和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他们在不断地推动中国画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很多画家也在不断努力,去构建现代中国画的体系和高度,使之成为民族的大器,让中国画和民族精神传播于世界。潘天寿先生不仅在美院教学上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在创作风格上也是大力突破,强调要一味霸悍强其骨,以刚健为宗旨。“一味霸悍”就是画面要强悍的气度,“强其骨”就是线条像钢筋骨头一样劲道有力。这不仅是画面的骨气,也是民族的骨气。他的风格一改清末以来的病弱萎靡之风,如他深入雁荡山写生得来的《雁荡山花图》,这些山花幽草的细微题材,在他笔下成为了巨制之作。一块大石气势磅礴,丛生的各种小草一般很难入画,但是在潘先生的笔下,表现了旺盛的生命状态,他的运笔果断强劲,线条霸悍挺拔。潘先生从高、远、大处立意,浑厚大气,劲拨阳刚。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大度、洒脱、雄奇的美感。又如他的睡鸟图,画面的笔墨不多却意境遐远,体现了中国画虚实相生的境界。两只小鸟全用团块湿墨画出,笔迹清晰笔笔到位,无一复笔。笔墨浑厚且富于变化,两只鸟儿睡姿坦然,丰满蓬松的羽毛质感非常生动。下面的大石头纯用他一贯的,富有力道的线条画出,不着任何颜色和墨块。一黑一白,石头与双鸟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美。石头后面的一组小草原本柔弱,却在潘天寿先生笔下,如针如芒,积极向上,不畏风雨,正如他的艺术理念和民族精神一样,一条向上的落款,把观众的视线拉向了远方。他的黄荷图也是一样,残破的荷叶纤细的水草,在他的笔下都是充满了生机和张力,这就是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

  民族性包含国际性,但是国际性并不是去迎合国际需求。文化和审美是有超越性的,能共同感染人性的,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的美组成了世界的大美,世界迟早要走向大同,也许在几千年到万年时间,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已。自古而今,许多先贤皆是胸有伟大抱负的艺术家。黄宾虹先生具有热爱中华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积极主张弘扬民族精神。他说:世界各族的生命最老者,莫过于中华。并认为中华文化绵恒数万里,积阅四千年。几千年来中国画已经形成了艺术高峰,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国画中中国审美、中国价值、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让世界共享。这是民族大义。

  ▲睡鸟图 (近现代)潘天寿

  ▲黄荷图 (近现代)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近现代)潘天寿


江南游报 艺术之旅 00014 民族精神 2022-01-20 江南游报2022-01-2000006;江南游报2022-01-2000008;江南游报2022-01-2000007;江南游报2022-01-2000009;江南游报2022-01-2000010;江南游报2022-01-2000012;江南游报2022-01-2000011;江南游报2022-01-2000013;江南游报2022-01-2000014;江南游报2022-01-2000015 2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