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一碗米粉,一份乡愁

  一碗米粉,一份乡愁

  ◎ 潘 兴

  严格算起来,2020年应该算是“嗦粉元年”,因为特殊时期多宅家,随着保险和冻干技术的“开挂”,各省的米粉也纷纷开始抢占美食中国的高地。这其中,唯独江西米粉低调得不行,明明口感极佳、品类丰盛、一县一味的高度个性化,却如养在深闺般只有本省人抱在怀里不轻易示人。若尝过江西米粉,或至少尝过南昌米粉的外省人,多半会感叹一句,啊呀,原来江西的粉这么好味!

  2021年6月,第一届中国米粉节落展南昌,喊出了“天下米粉出江西”的口号。要着手证明这句话,一要确认米粉的源头在江西,二要证实米粉由江西向各区域的传播途径。

  我国典籍中关于米粉最早的记载确实在江西。东汉后期一位九江(今江西九江)太守名叫服虔,著有一本解释俗语的辞书叫《通俗文》,记录了一种将大米浸泡后磨浆,再蒸压成条索形的米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考证米粉的起源和发展,也认定米粉源头在江西。

  要说南部诸省的米粉米线都由江西而来,确实有些夸张,但从移民源流上去想,却也不无道理。从永嘉之乱到五胡乱华,再到安史之乱,每一次中原动荡都有大批家族南下江西,进入“既完且富,行者如归”的赣鄱平原。战乱止歇后,靠着山水宜耕,江西又养活了大量人口。由宋至清,产生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约有2000万江西人口向西向南流动,在广大西南地区留下上亿后裔。湖广、云贵、川渝等地的饮食习俗,许多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江西。如今湖南人口上溯3代,至少有7成是江西人……说江西米粉随移民流布衍生遍天下,倒也不失为一种趣谈。

  近来又听说要开展《传统小吃南昌米粉烹饪技艺规范》建设,对南昌拌粉、炒粉、汤粉3种技法、8款味型等做精准定义,要做出行业标准来以便走向全国……如此这般,或能让外乡人也“吃懂”江西米粉的好?或让江西米粉从此泯然众粉?时间会带来答案。

  老吃客都懂,西南产的大米多口味平庸,做成米粉才耐得吃,煮米饭的香气口感都远不及东北米;而关中、汉中的米制品,如米皮之类,非得用隔年或陈年粳米做才有口感。江西米粉却恰恰相反,不但用籼米,还特意选上等籼米中油性最大、质量最好的品种——晚籼米,经浸、磨、滤、采等十来道工序做成。如此做成的江西米粉,不论是讲究新鲜下锅的湿粉,还是易于久存的干粉,都有十足嚼劲,韧性极好,耐得久烹,品质口感几乎要赶上山西面条的韧劲,绝不是筷子一夹就断的软粉。上好晚籼米做出的米粉格外有根骨,宜煮宜炒宜拌,禁得住折腾,口感不垮,再怎么料理都挂得上滋味,这个硬性条件造就了江西一省十几县,各县出各味的米粉大观。

  “艮赳赳”的江西米粉,进嘴了还要与牙齿较个嚼劲,跟江西老表的性格实在如出一辙。其实,自古江西一路都是养活半壁江山的鱼米乡,却不如湖广苏浙得享声名。在鄱阳湖东岸的上饶市万年县,有一处石器时代遗址叫仙人洞,洞内发现距今一万多年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稻作起源之一。

  江西省水热条件极好,冲出江汉平原的长江在鄱阳湖宛转逗留,向南延伸出赣、抚、信、饶、修5条支流,人工驯化的水稻不但在这里发源,还迭代繁育出极品良种。万年县坞源早稻米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是江西名产,到明朝更被朱元璋提升为贡米。北宋末期,江西泰和人曾安止又一次彰显了江西老表的务实,感于时人逐花木而轻农桑,退仕后自发调研,著成中国第一部水稻专著《禾谱》,记录了50多个水稻品种。

  江西稻米不但质优,体量也惊人。早在战国时期,楚、吴、越就争相抢占江西作为囤粮大后方,省内至今留存了多处战国粮仓遗址。秦始皇发兵伐岭南时,依然背靠赣南粮仓作补给。宋明以降,扼赣北门户的九江位居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一株一万年的稻穗,一碗上千年的热米饭,一位江西老爷爷接手一调理,又养活了大半个新中国——他就是袁隆平。

  江西全省的米粉消耗量平均为每天1~1.2吨,居全国各省前列,但拆分到各县市的小品种上,数字就小得不足以对抗广西米粉的三驾马车了。江西各个县市米粉不但调味大异,配菜各逞擅场,煎炒冷热各不同。外省人看来,如同几十个小山头各自为战,单靠省会南昌拌粉这一个小品种,根本没法一统江湖,代表不了整个江西米粉的形象。这也是江西米粉足不出省的原因之一。

  南昌拌粉、九江炒粉、都昌手工排粉、景德镇冷粉、新余水北腌粉、抚州泡粉,上饶铅山烫粉、萍乡搓菜粉、鹰潭牛肉粉、安远三鲜粉、宜春扎粉、吉安贡粉……没有哪个省份的小吃能分裂出这么精彩的篇章,这都还没写全。外地人要到江西吃米粉,不可能做足十几个县市的功课,要做个点菜预期,就大致按炒、汤、拌来区分吧。

  拌粉的代表作有南昌拌粉、新余腌粉、景德镇冷粉。曾听旅居的南昌人讲拌粉配汤,说者流泪,听者垂涎,滥大街的江西瓦罐汤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够看,何况外乡也做不出新鲜的拌粉。米粉要湿润得刚刚好,不软不硬,盛在青花瓷碗底水灵灵的颜色。花生米和萝卜丁是必备,一脆一韧,嚼起来和米粉的Q弹是绝佳搭配,加上葱蒜油酱酸豆角等一众调味,再盖上一勺新鲜辣椒——有的老店能靠自家秘制辣椒酱独领风骚几十年。料加足了,功夫就在拌,各色调料配料充分裹上米粉,均匀的鲜、爽、辣、滑,米粉的稻香越嚼越显,配一盅瓦罐老汤,冬天喝猪骨,夏天饮雪梨,彻底唤醒一个早晨。

  新余腌粉则更强调鲜咸口味,佐料里有牛肉、韭菜、黄豆,要先在锅中炒香,再调卤汁浇到米粉上拌合。吃之前特别要加上韭菜花和腌橘子皮的细末,酱香里混着一丝不宜察觉的果木香。景德镇冷粉比其他地方的粉还要粗一些,米浆的发酵度也稍重一些,口感里带一点儿发酵后的细微鲜酸,和调配的腌橘皮更相得益彰。名字叫冷粉,其实也是烫熟温热的。

  汤粉比拌粉更适合正餐,鹰潭牛肉粉、抚州泡粉、铅山烫粉各具特色。

  鹰潭以铁路枢纽成市,东来西去的人都凑到火车站吃一碗牛肉粉。鹰潭牛肉粉的口味很像湖南常德的牛肉粉,这确实也跟交通有关系。汤头厚,牛肉鲜,米粉裹上牛肉汤更是快美难言,只是比湖南的更辣更刺激。

  抚州泡粉是江西米粉中的小清新白月光,清淡得仿佛走错到江浙菜馆了。汤底一般用老鸭汤,也有用牛骨汤的,望去澄澈见底,清鲜出众。这样的汤里就不好放许多辣椒来搅和了,但不妨碍配菜里做出香辣滋味来。抚州泡粉摊一般都做牛杂、猪肺、卤肠、卤鸡蛋、卤豆腐,一顿吃下来还是红油满嘴。

  铅山烫粉用猪筒骨吊出雪白的汤采,烫粉的浇头花样百出,羊肉,牛肉,肥肠,卤小肠,和鲜嫩米粉一起烫熟来吃。

  炒粉最有镬气,很适合红红火火的夜宵时间。南昌炒粉的传统必须要加牛肉和豆芽,炒得牛肉香气沁入米粉才算正宗;萍乡是全省最嗜辣的地方,萍乡炒粉除了米粉柔滑、猪油香润、雪里蕻鲜脆之外,就是大把大把的辣椒,适合有能力的自信者来挑战。吉安峡江米粉在明朝是贡品,炒粉的滋味也丰富得多,豆芽的脆,牛肉的嫩,香菇的韧,紧邻着江水还要加一把虾米的鲜,吉安是辣椒产区,吃辣不弱于萍乡,热辣鲜香的吉安炒粉最适合山区冬夜。

  江西人不圆融,肯固守,重乡土,在一碗米粉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乡有一乡的滋味,留住那一点味蕾上微妙的辨识度,才好标识每个人的来处,在大交汇大融合的时代里是相当珍贵的寻常。家乡味若能轻易复制量产,乡愁又怎会隔着重山叫人泪流?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0 一碗米粉,一份乡愁 2022-06-09 江南游报2022-06-0900007;江南游报2022-06-0900009;江南游报2022-06-0900008;江南游报2022-06-0900006;江南游报2022-06-0900010;江南游报2022-06-0900012;江南游报2022-06-0900011 2 2022年06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