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热点

让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宣杭老铁路,焕发新生的“活博物馆”

  让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宣杭老铁路,焕发新生的“活博物馆”

  ◎ 记者 郑 雪 通讯员 王圣新

  铁路、火车这些元素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共有的时代记忆,工业化气息的铁路充满了力量感与线条美,这种“范儿”又被赋予了浪漫的内涵。

  目前,老宣杭铁路的去留问题,各方面有不同意见。宣杭铁路,陪伴着无数余杭人成长,也见证了过去40多年杭州的发展变迁,凝结余杭几代人的记忆。一段铁路,去留恩怨总归情……

  记忆中的老铁路

  老宣杭铁路建成于1972年,1991年铁路延伸至安徽宣城,改称宣杭铁路。宣杭老线是宣杭铁路在新建复线之前德清西站与杭州站之间的线路,中间的车站有上柏镇站,石濑站,仓前站,勾庄站等。这座老火车站,曾经是杭州前往湖州、长兴乃至通往合肥、郑州、西安等地的必经之地,见证过辉煌,也经历了落寞。

  随着杭州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推进,如今这里已完全换了模样,未来科技城从湿地田园中拔地而起,成为了杭州新的科创高地和经济引擎。铁皮厂房不远处,绿色铁栅栏围外,杭州西站枢纽建设工地如火如荼。不久之后,这里将成为杭州西部集高铁、地铁、机场快线和公交、长途大巴为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

  老宣杭铁路在杭州境内横跨云城、未来科技城、三墩北、良渚、瓶窑、勾庄及径山,几乎贯穿了整个城市西部和北部,毫无疑问宣杭铁路是几十年前杭城西部交通网络最重要的补充。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它也是城西交通大枢纽与余杭大径山之间资源链接与转化的重要通道。除了宣杭老铁路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价值外,沿途仓前至石濑、勾庄段的生态观光旅游以及创客百姓适度通勤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连点成面”

  织就巨大“交通网”

  “要致富,先修路”。长期以来,交通瓶颈成为制约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恢复宣杭铁路后,打破边界限制,带动杭州西部与余杭大径山的深度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杭州西部经济发展输血大动脉。

  宣杭绿皮火车项目,让“两山理论”在大径山转化赋能,激活沿途区域存量资产,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生态经济新引擎”,为余杭奋力争先展示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排头兵贡献力量。采访中,闲置铁轨的命运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一些市民表示,虽然这些锈迹斑斑的铁轨已荒废多年,但它们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保留部分不影响居民生活、具有时代背景和城市特点的铁轨,让后人可以了解这段历史。

  “宣杭铁路虽然称不上文物,但很有历史价值。”今年80多岁的老企业退休职工王大爷表示,老铁路过去为杭州西部发展作出不小贡献,同时记载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方向的调整。除了一些确有必要拆除的铁轨外,在不影响交通、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让宣杭铁路专用线作为城市发展的遗存保留下来,进行二次利用。

  不忘本来,方能开创未来。

  宣杭老线不仅搭载着余杭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装载着半个世纪铁路发展历史底蕴,更链接着仓前与云城的历史与未来。因此,见证了城市历史变化的老铁路、老车站不应被忘却。

  铁路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段铁路,承载深厚历史文化记忆和贯连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既是重要的工业遗产,又可作为城市中开放的展示空间,连接过去与当前的纽带,延续城市的文脉,让我们挖掘遗产价值,重构文化场景!

  正如资深规划师廖晓琴所说,一段老铁路面临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拆”或“留”的问题。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尝试以老铁路焕发新生命提升城市功能;被铁路所割裂的城区空间,如何借助老铁路重新“缝合”,焕然新生?如何实现从铁路廊道向生态通风、休闲游憩、文化艺术、创新活力廊道的转变?这才是对一段具有历史价值老铁路最好的“复活”方式!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重温,都是走好未来奋进之路的智慧源泉与底气所在。保留宣杭铁路,在铁轨节点处恢复部分标志性的场景,用于铁路文化的展示或植入新的功能,服务于周边城市发展,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方式感知历史的沧桑,让铁路遗产重现生机和活力。


江南游报 热点 00012 宣杭老铁路,焕发新生的“活博物馆” 2022-06-30 江南游报2022-06-3000006;江南游报2022-06-3000007;江南游报2022-06-3000009;江南游报2022-06-3000008;江南游报2022-06-3000012;江南游报2022-06-3000014;江南游报2022-06-3000011;江南游报2022-06-3000013;江南游报2022-06-3000010 2 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