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南宋—佚名—洛神赋图美析:《洛神赋图》卷是宋代人根据晋代顾恺之原作临摹的,其题材来自三国魏曹植所写《洛神赋》的故事。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此图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山石树木钩填无皴,树木就像伸出的臂指,系初唐以前画风。这种树木重复的符号正是切合了构成的美感。顾恺之,字长康。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他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是开创中国人物画的鼻祖,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影响深远。画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