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海旅居,
他的冲浪板上有着无尽之夏
![]() |
![]() |
![]() |
![]() |
![]() |
随海旅居
他的冲浪板上有着无尽之夏
一部前年的“老”综艺《夏日冲浪店》,当年热播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人们在冲浪这项运动中似乎找到了新的旅行兴奋点,也让一批隐居在海南万宁的“自由浪人”进入大众视野。他们大多逐浪而行,与网络和社会人群若即若离,可谓是旅居一族里的隐士。
而这两年的特殊情况之下,原本在世界各地度假的人们来到海南,在冲浪圣地万宁寻到了新乐趣,安心做一名热带岛民。抱着对海洋的热爱与尊重,夏天在他们的冲浪板上,无限延长。
2019年,田乐来到万宁神州半岛旅居,并创建了自己的冲浪俱乐部。与日渐热闹的万宁日月湾不同,这里是海南岛东海岸线上目前仍属小众的优质浪点,平缓的沙床和温柔的海浪也为冲浪新手提供了绝佳的教学环境。
从2010年开始接触冲浪,田乐是冲浪圈里极具号召力的元老级浪人。也许只有冲过浪的人才懂,许多浪人将自己在海浪上成功起乘的经历形容为飞行,身体轻盈而自由,像是与自然达成某种契约,与风和海浪并肩前行。田乐描述海边旅居生活的动人瞬间时,也提到相似的感受。通常来说,日出和日落时更容易遇上好浪,浪人时常会在五六点起床赶早浪,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浪人们已经沿着浪壁滑行了。再想起时,回忆里叠加着成百上千次日出美景,海南生活的绚烂会翻倍。
浪人们在浪里来去自如的潇洒画面,更多时候只是荧屏里的氛围制造机。且不说这样的天然好浪在全国都难找,单从技巧看,想要实现上述境界,意味着极大的付出和耐心。首先要练就足够的体力,靠双臂划离近岸海域,奋力迎击不断翻涌砸来的浪花;还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在海浪中学会顺从而非抵抗,耐住性子长时间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道浪;更要学习解读大海,在关键时刻果断迅速地出击。终于,可以从板上站起,成功地在浪壁上走板、交叉步转弯、利落回切,像是掀起海洋一角。
对浪人来说,一旦将冲浪视作生活必需品,就注定要过上逐浪而居的生活。谈起自己如何挑选旅居地时,田乐的标准很简单,跟着浪走。与一般人综合考虑本土气候、生活成本、宜居度等因素不同,在浪人的世界里,去哪里住全由大海定。田乐说:“因为海浪是不确定的,不像其他运动项目固定在那里等你征服。”每一次冲浪体验都不一样,是不会重演的专属自己的回忆。而这种不确定,让田乐对冲浪越发着迷,他的旅居地开始跟随浪点一路变换。
海南的浪点基本集中在东海岸线上,三亚正是东线的端点,也是田乐浪人生活的起点。冲浪12年,他的旅居地从三亚后海换到陵水、香水湾,最终来到如今的万宁神州半岛。每当一个地方人多了,田乐就会换到下一个目的地。
这样的逐浪生活,一如冲浪纪录片《无尽之夏》里,两名加州冲浪青年环游世界寻找心中完美海浪的故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一心滑浪的青年已寻遍夏威夷、西非、澳大利亚、南非……夏天的热情和快乐也变得没有止境。对于浪人,他们乘上的海浪就是全世界,于是烦恼尽失,叫旁人心生向往。
田乐表示,如果不是为了冲浪,在万宁的海边的确无事可做。不论日月湾还是神州半岛,热闹的区域就这么大,几张照片就能囊括所有。真实的浪人生活不光鲜不便捷,但简单快乐,这是到此一游的游客无法体会到的。
说起旅居的缘由,田乐的经历是多数浪人故事的缩影。他曾在杭州头部互联网公司任职销售,每天花两三个小时见客户,再以同样的时间无功而返。田乐对这样的生活产生质疑,最终说服家人,去海南重新开始。在万宁旅居的人大多如此,当他们开始厌倦生活中无意义的饭局、拥堵的交通、无止境的工作后,便来这里冲浪,意外地爱上冲浪生活并留下。这种旅居方式可能不长久,短暂的停留也很不错。
生活在岛上,你的物欲会变低,身体和心态发生变化,皮肤黝黑、作息规律、饮食健康。浪人们顶着冲浪板,大方地穿着沙滩裤或比基尼走过海滩、咖啡馆、便利店,遇到同伴就随意招呼一声“海里见”,直奔海浪而去。无论是以浪为生的职业浪人、暂别都市的白领和学生、自负盈亏的自由职业者,还是衣着光鲜的艺人模特,只要你选择伴海而居,曾经的事业抱负和野心都被海浪打散,生活简单到只为追寻下一道好浪。
一旦开始加入海滩旅居大军,很快会发现,这里不仅没有身份高低,也不存在陌生人之别。住进渔村的第二天,几乎所有长住者都会在你前往海滩的路上热情地向你问好,有人还能不假思索地叫出你的名字。人们活跃在海滩上迅速打成一片,真诚地交换着各自神奇的经历。而在这些多元文化背后,大家又因为冲浪共享着一致的主题和生活态度。比如沙滩上大小招牌就是浪人文化的昭示:Shaka源于夏威夷浪人相互打招呼的手势——握拳,然后隔空比“6”。
读浪是浪人的必修课,这背后意味着丰富的海洋和气象知识。他们用海上漂来的木头制成风铃,每当古朴的铃声响起,浪人便要评估风和浪的方向力度以及海浪坡度。此时,任何现代化的预报APP只能是辅助。此外,浪人还要学习自由潜水——永远不要正面迎击大浪,潜入海中耐心等待风浪离去才是保命的关键。
挑战能力之外的浪是冲浪者的大忌,经验丰富如田乐也有栽跟头的时候。那是多年前的台风天,像所有浪人一样向往着台风浪的田乐,鲁莽地跟着前辈一起挑战陌生海域。海浪看起来不高,可白浪花一扣,轻敌的他便被砸向大海深处,在水里拼命挣扎,先后4次尝试探出水面的他,又被另一道大浪盖下。最终,在熬过四五道风浪后,海面重回平静,田乐借着冲浪板用最后一丝力气划至岸边。他回味着说道:“人啊,一定要经历一些让你害怕的事情,才会对海浪有敬畏心。”
冲浪也为这群冲浪者竖起一座巴别塔,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是他们共同的语言。浪人似乎永远不安分,除了冲浪,他们还会四处寻找新鲜隐秘的去处。比如隐藏在巨石背后的瀑布和热带雨林的澄澈湖泊,就是天然的水上乐园。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可以带领你找到视野绝佳的山顶嘹望石,让人沐浴在温柔瑰丽的夕阳里。这一法则放之四海皆准,在巴厘岛、澳洲等冲浪胜地,他们凭着这些特征辨认同好者。田乐道:“但凡一个浪人在海边住满一个月,肯定会结交一堆朋友,并对当地优质的浪点和户外隐蔽的探险地了然于心。”
“我时常会和俱乐部的伙伴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希望给别人提供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不同于早期随性而为的冲浪生活,现在的田乐显然有了新的束缚,冲浪店的生意没有太多盈利,尤其在早期。但他明白这样的忙碌不为车子房子,以前是努力守住自己认定的生活,现在则是守护一群坚持冲浪的旅居者的生活。
意义可能就是学习克服内心的恐惧,就像学习冲浪一样。田乐说:“当海浪形成坡度,人开始向下俯冲,最安全的方式是重心在前,但凡有害怕就会后脚发力,想要刹车,那就很容易摔倒。”
在海中,下一个浪是什么形状?自己是否能把握住?一切都是未知的,生活亦如是,而这正是其迷人之处。
◎ 记者 刘 青 图片 田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