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趣之美
天趣之美
中国画美育专栏(二十八)
张国樟(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余所论画以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是也。”天趣是艺术作品中能激起欣赏者美感的一种属性。是看了中国画令人心生愉悦曲意盎然的一种美感。
清代诗人袁枚有说:世人难得者趣也。天趣是古代论画的词语,也是绘画中一个常用的美学概念。天趣应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画家把客观对象最生动、最自然、最有趣的形态神韵,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如构图的别致、构思的巧妙、设色的自然、意境的神奇、细节的精彩等等,通过这些艺术技巧,把描绘对象的天然情趣表现出来。高明的画家非常注意追求和表现天然的情趣。天趣似乎来源于客观对象,但它又是艺术家精心观察、反复推敲、长期思考的结果。更是中国画家内心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的结果。清代扬州八怪高凤翰、华喦等画家的作品独具天趣风华,其中华喦的花鸟画天趣味最负盛名,他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和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善于捕捉自然生物中的天趣,和人们真切细腻的体验,将花鸟的动人姿态,及感受中丰富而健康的情趣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多姿的艺术形象
中国画一直讲究画意笔意中天趣的追求,强调中国画要出之天然,不可造作。讲究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笔好墨偶然得”,这是一种顿悟和灵感的突发。天道功成的画作是上等的作品。那些笔笔用劲的画作只能算是中品。当然反过来,求笔的天趣,固然与画家的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时的学识、修养和长期的苦功。
近代画家齐白石的画作充满天趣味道。这是大家公认的。齐白石所画的一切,包含花、鸟、虫、鱼、人、兽,甚至山水,人物,都如可对语,是活泼泼地生命。它们分别表现了生命的三个层面,生命特征、生命情趣和生命境界。这与他常年在农村生活分不开,更与他的真性情分不开。您看他的山水画构图极简,出奇出新,无常法而又合法,貌似平淡的笔调,大气磅礴、纯净明丽。没有古人那些“平铺细抹死工夫”。齐白石于1919年在《老萍诗草》中说:“山水画要无人所想得到处,故章法位置总要灵气往来,非前清名人苦心造作。山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趣。” 其章法、笔致、构成的妙趣,体现了他所说的“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的艺术追求。
他的花鸟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更加充满天然之趣。他多写农村常见之物,如瓜果蔬菜、农耕农具、蜜蜂蜻蜓青蛙、鸡鸭家禽等。在白石老人的画中,每一笔似乎都含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每一根线条似乎都凝结着大自然的露珠,清新而华滋、深厚而通俗。 他的人物画也是生动趣味。他画的不倒翁,画的挖耳朵的老者等作品形象,与题款相结合,令人趣笑又包含寓意,幽默诙谐,蕴含思想,令人深思。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他的性格与“天趣”密切,这种天趣是他生命的表现,生命的欢乐方式,表现出他是个富于爱心、敏于生命欢乐,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天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