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地“宁波样板”
到2025年建成50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
![]() |
![]() |
![]() |
![]() |
![]() |
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地“宁波样板”
到2025年建成50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
◎ 记者 陈 冲 通讯员 纪庆磊
近日,宁波市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动员大会在宁波余姚市梁弄镇举行,该大会旨在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宁波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部署要求,全面打造共富效应突出、文旅产业优化、服务功能完善、示范引领效果显著的乡村旅游共同富裕地“宁波样板”。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明力表示,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宁波全市累计建成50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10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扩中”“提低”帮扶村民2000户以上,直接或间接带动乡村就业10万人以上,农村居民旅游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13%,全面建成生态底色美、乡愁古韵浓、产业集聚度高、富民效应强的品牌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全面形成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
出台浙江首个乡村旅游
助力共富建设标准
为保证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的成色,宁波市还发布了全省首创的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四大建设标准,包括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指南、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认定条件、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服务评价规范以及民宿产业集聚区认定条件,力争通过“1+ 4”体系,为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全面支撑。
会上,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李华敏围绕“一计划四标准”进行了现场解读。
《指南》明确提出,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以村(含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创建单位,富民增收效果明显、就业创业成效显著,文明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带动方面,有序推进文旅产业项目投资。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年过夜游客5000人次以上。民宿经营户10户以上。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有参与体验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串接民宿、旅游景点、农家乐等的旅游线路。
该《指南》还提出了宁波市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服务评价规范,乡村旅游运营团队以乡村旅游目的地各类经营户和游客为服务对象,以提供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所需要的顶层设计、市场运营、品质提升、支撑服务等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保障乡村旅游目的地运行、达到良好运行效果为目标,有组织、有市场、有品质、有宣传、有业绩、有信誉的各类独立法人机构。
乡长镇长齐聚
共谋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
会上,宁波29个重点旅游乡镇围绕下步推进全市“1+4”乡村旅游促共富工作,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海曙区龙观乡乡长翟羽佳说,我们围绕全乡共同富裕山区样板乡创建目标,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丰富多样业态,打造品牌效应,提升服务运营质量,整合资源,优化融合,探索全域旅游特色发展路线,走“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如开展旅游+研学,因地制宜制定研学游戏,大力开发研学旅游。
江北区慈城镇镇长杨志丰表示,2019年至2021年,慈城镇共接待游客892.28万人次,旅游收入4.94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慈孝文化、耕读文化、药商文化、建筑文化等“四大文化”建设,运用“旅游+”思维,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启旅游融合发展之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多触角、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镇海区九龙湖镇镇长徐露说,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其中秦山村草坪以及珞桐露营基地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已成为近郊游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下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要求,结合翠屏山中央公园东门户打造及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管理,丰富产品供给,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北仑区春晓街道办事处主任郑建伟表示,我们注重文旅资源集聚,不断提升辖区港口博物馆、冰雪大世界、梅山湾沙滩公园和万博鱼度假区等标志性景区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梅山湾、春晓“一湾二岙”特色旅游线路配套设施;积极培育3A级景区村庄建设,助推冰雪大世界和万博鱼游艇会创建3A景区;策划创新探索春晓土豆文化节和金桔非遗节庆,做好第三届春晓旅游嘉年华。
鄞州区东吴镇镇长葛立邦说,深入挖掘宋韵文化,重点打造天童老街宋韵特色街区,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着重引进培育一批文创、文旅产业,依托乡贤馆、非遗馆、运动公园、露营基地等近20个新业态项目,联动小白塔、海丝公园等精品节点,着力形成三产融合、繁荣兴旺的宋韵文化走廊,彰显东吴旅游“慢生活、闲生活、精生活”的品质和魅力。
奉化区大堰镇镇长周唯说,大堰镇将升级农旅融合新品牌,丰富旅游业态新IP。以乡村旅游首开一期项目为依托,启动建设云上会客厅、云朵里酒店、尚书家宴、云吧、堰夜艳3D秀等旅游项目,全面更新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感官体验,同时打造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全省首批低(零)碳示范乡镇,做好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文章。
余姚市梁弄镇镇长李明说,我们对景区村庄进行差异化打造。对照未来乡村建设标准,编制完成横坎头片区、横岙片区及雅贤片区的未来乡村建设方案,扎实推进横路村、横坎头村、汪巷村、甘宣村等未来乡村建设,构建“一村一幅画”的美丽乡村山居图,深入挖掘和串联域内各村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同心共富农文旅联盟、红锋共富客栈联盟等平台效益,深化打造五彩研学路线,促进农旅、文旅、学旅、体旅等多旅融合。
慈溪市龙上镇镇长沈科群说,近年来,龙山镇先后打造“千年古村方家河头”“乡贤山下民国风情”两大特色街区。推进“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支持有能力的农民利用自有资产发展民宿、休闲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挖掘乡村美食文化,传统手工制作等“乡愁”产业,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今年计划完成80户农户的“扩中”和“提低”目标,促进乡村旅游富民增收。
宁海县强蛟镇镇长王明辉说,今年7月,强蛟镇“‘金苹果’模式力促全域村庄组团共富”,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案例。下步,我们将从“村庄美”“业态兴”“百姓富”持续推进工作,全力培育本土乡建艺术家,建设一批大师工作室,推进艺术乡建全域覆盖,串联打造艺术湾,实现村村有特色,村村好风光,引进培育工业研学、自然教育、乡村夜市等乡村旅游新业态,让乡村更好玩、更有趣。
象山县茅洋乡乡长韩天山说,我们以“全域旅游+共同富裕”为基地,着力推进白岩下村建设发展。继续深化“集体经济+村民众筹”发展路径,明确突出“宋风雅韵、山海和谐”村域特色,全力保障玉米迷宫、色彩水稻、宋风长廊等项目落地建成。同时,以“民宿集聚+村貌提升”为核心,大力推进花墙村跨越发展。进一步找准花墙定位,发挥整村民宿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优势,优化完善吃住游行一体化项目套餐,在薄利多销中实现整村共赢。
全面培育建设一批
共富示范村共富示范区
会上,还举行了宁波市首批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民宿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宁波全市7家首批乡村旅游运营星级团队和34家民宿产业集聚区新鲜亮相。
近年来,宁波按照共创、共融、共享的运营理念,引入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先后入驻鄞州城杨村、宁海葛家村、象山黄公岙村等10个重点旅游乡村,实施整村运营,赋能村民家庭创业、整合多户业态资源、构建乡村品牌集群,疫情期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实现了10%的年均增幅。
2016年以来,宁波坚持用全域发展的思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全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达到29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十三五”时期,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突破62亿元,同比增幅34.3%;带动农村就业人员8万人,占宁波全市农村一产从业人员的21%。
周明力在会上表示,共富示范区和示范村是共富工作的最重要的成果体现。我们将以建设指南和标准为指引,按照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命名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全面开展培育建设。初步计划10月底前完成评审,评审将采取听取汇报、专家提问、现场验收的形式实施,未达到命名标准的,将同步储备一批培育单位。各地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切实找准找对共富跑道,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工作推进强度,勠力同心、步调一致,在宁波全市乃至浙江全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中闯出宁波经验和模式。
▲余姚鹿亭乡中村景区 吴维春/摄
▲象山茅洋乡玻璃栈道 吴维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