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脉 推动文化繁荣
“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温州举办
全国八个试点城市现场分享经验
![]() |
![]() |
![]() |
![]() |
![]() |
![]() |
![]() |
![]() |
![]() |
传承非遗文脉 推动文化繁荣
“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温州举办
全国八个试点城市现场分享经验
◎ 记者 林献雄
8月3至5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温州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全国“非遗在社区”八个试点城市所在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人员参会,共同交流探讨“非遗在社区”工作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难点,进一步探索“非遗在社区”的模式和路径。
8月5日上午,“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温州人民大会堂四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交流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胡雁副司长主持,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分别致辞,温州市副市长陈应许与会;浙江省温州市、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东营市、湖北省荆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非遗在社区”八个试点城市代表交流发言;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线上)两位专家代表发言;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王晨阳司长最后在线讲话;其他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工作有关领导线上参会。
王军秘书长致辞时表示,温州文脉绵长,积淀深厚。此次活动在温州举办,既是对温州非遗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温州文旅事业发展的鼓励鞭策。温州将以此为开端,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一是传承好非遗文脉,坚持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共建共享共富有”为导向,扎实推进“非遗在社区”向在“景区、在街区、在园区、在社区、在侨区”纵深发展。二是展现好古城形象,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输工程,全景展现千年古城风貌和格局。三是履行好时代使命,围绕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目标,深化全域旅游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战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认可。
叶菁副厅长致辞说,浙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非遗资源丰厚。温州市被列入“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以来,在非遗司的关心指导下,扎实推进示范区创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创新创造具有温州特色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模式,为试点工作探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当前,浙江正全面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打造新时代非遗保护高地,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浙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增进与各试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着力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积极为全国试点探索提供典型示范。
最后,王晨阳司长在线讲话时说,八个“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相互之间进行了交流,相信大家都会有启发,有收获。接下来,推进“非遗在社区”将继续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非遗在社区”工作总结。通过工作交流总结,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还要支持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究,为开展“非遗在社区”提供学术支撑。二是遴选一批“非遗在社区”优秀案例。近两年的试点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相关街道、社区的调研、了解,遴选出本地的优秀案例,并组织媒体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报道。三是公布一批“非遗在社区”示范点。研究梳理“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工作,制定相关标准规范,非遗司将适时启动全国“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四是继续扩大试点区域和范围。各地要积极学习借鉴各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加强与试点城市交流研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启动“非遗在社区”工作,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推广。
温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百工之乡”“戏曲故里”等美誉。目前,全市共有人类非遗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国家级传承人3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传承人230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9项、市级传承人933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丰富,全国罕见。近年来,温州非遗保护工作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共建共享共富有”为导向,积极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保护。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在做试点城市经验交流时说,为增强非遗传承活力,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工作,培育非遗在城市中传承发展的土壤,促进非遗在城市社区中广泛传承传播。2017年温州市在鹿城区率先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2020年10月,温州市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全国八个“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之一。至今,大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非遗在社区”工作让温州非遗落地生根,呈现勃勃生机。自2017年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以来,温州市本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评估连续5年位列浙江第一。
下一步,温州市文旅部门还将继续在文化和旅游部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利用今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之机,继续深化“非遗在社区”工作,实现“非遗在社区”向在景区、在街区、在园区、在校区、在侨区全面传承传播;打响“瓯越非遗百家坊”主品牌,实现公共文化空间新突破;大力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以非遗点亮乡村,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在本次“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中,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分别到温州的南戏博物馆、华盖词场、非遗百家坊、鹿城区新田园社区、永嘉县瓯窑小镇等地对不同类型的“非遗在社区”实践案例进行了考察调研,进一步了解温州“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情况。
▲交流活动现场
▲叶菁副厅长致辞
▲王军秘书长致辞
▲朱云华局长介绍温州“非遗在社区”工作经验
▲王晨阳司长线上讲话
▲考察”叶萌春艺术馆“(黄杨木雕)
▲参观鹿城区“华盖词场”
▲调研“非遗在社区”示范点——新田园社区
▲参观南塘“瓯越非遗百家坊”